半岛政前方丨借高校科研之力扬民营经济发展之帆 青岛加速孵化“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

2021-11-08 11:0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263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书华

无论是独角兽、瞪羚还是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在没有“一朝成名天下知”之前,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尤其需要扶持和孵化。

11月3日,一场新技术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东晖大酒店举行。青岛海德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与中国海洋大学在壳寡糖类、海藻酸类、鱼蛋白氨基酸类等多个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定位开发新型肥料产品,助力发展绿色农业。

相比京东方落户西海岸时的倾城而动,这个签约仪式显得简单又高效。不过,合作促成方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对项目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希望双方合作结出丰硕成果。这也是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实施“借力扬帆”以来又一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

青岛的“借力扬帆”计划始于2019年,主要目的是与知名高校院所、专业机构和公司等搭建资源平台,加速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3年来共发布各类成熟度较高的技术成果2000余项,已达成多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当前,青岛正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小巨人”“瞪羚”、“独角兽”企业队伍,发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城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强引擎”。

签约仪式现场

借力扬帆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青岛市副市长张军近期在“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新闻发布会”也提到,民营企业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创新也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民营和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才能持续稳固发展。

为具体落实实施“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作战方案”,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于2019年7月10日正式启动了“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借力扬帆’行动计划”,主要目的是与知名高校院所、专业机构和公司等搭建资源平台,集聚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借助外部优质资源,加速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三年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先后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科院和机械研究院等市内外相关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技术成果对接活动十余场,共发布各类成熟度较高的技术成果2000余项,已达成多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其中,通过青岛市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先后发布了中国海洋大学各类重点项目155项,在共同举办的“海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技术需求及科技成果对接会”上,壳寡糖类等技术项目就受到了中小企业的广泛关注,青岛海德龙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就是将在这个领域开展产业化合作,是实施“借力扬帆”以来,又一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

11月3日,青岛海德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举办了新技术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将在壳寡糖类、海藻酸类、鱼蛋白氨基酸类等多个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定位开发新型肥料产品,助力发展绿色农业。

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副局长史凤隆表示,希望双方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下一步,会继续鼓励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会同相关涉企部门加快企业营商环境优化,汇聚更多优质资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和助力,共同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2021年第二季民营经济创意会

一路扶持

青岛要想形成民营企业“万马奔腾”之势,“借力扬帆”计划只是完成了高成长性项目落地的第一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之路,每一步都少不了相关政策的支持。在这方面,青岛早已政策先行。

青岛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推进民营企业创意创新工作实施方案》,鼓励企业根据产业发展和实际需求提出发展的创意和想法,采取“开门办会”的方式,由市委、市政府负责人牵头,相关区市和市直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办公,倾听企业创新创意发展方案,制定了“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的精准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已发布30个创意创新项目,创意项目总投资金额超300亿元,27个项目完成落地,落地率超过90%。

发挥海尔等大企业共创平台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速赋能,海尔所属的海创汇已成功孵化出3家上市公司和5家独角兽企业。青岛还成立了青深企业家联谊会和青沪企业家联谊会,搭建起与深圳、上海的合作交流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出台了更好发挥商协会作用的实施意见,组建了行业协会商会联盟。

近年来,青岛市持续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搭建民营和中小企业金字塔式成长梯队。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每年评选发布新经济高成长企业,举办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不断发掘和培育高成长性企业。

早在2016年,青岛就开始组织隐形冠军企业的培育与认定工作。2020年4月发布的《青岛市培育和奖励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组建青岛市优势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建立健全分层孵化体系,构建企业从专精特新到细分市场隐形冠军、从隐形冠军到“小巨人”,从瞪羚到独角兽的成长培育机制。

青岛对于被认定为青岛市隐形冠军、山东省瞪羚和山东省独角兽的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50万元和300万元;对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照省级补助标准给予奖补。

2020年,全市 “四新”经济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全省“四新”经济总量的1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2.6%。“四新”经济市场主体达到2.2万户,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99家、隐形冠军企业112家、省瞪羚企业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7家、独角兽企业达到13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独角兽第二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全市民营中小企业家的不懈努力下,青岛成功入选了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首批创建城市。

资本市场实战训练营

全国典型

10月21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新闻发布会,青岛介绍了经验。

青岛市在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立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专责机构——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政府组成部门,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因而作为全国典型被推广。

青岛早就认识到,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子,青岛要实现城市的崛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先要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青岛市在2019年的机构改革中,整合扩充全市服务民营经济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职责,在全国率先组建了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的民营经济发展局。

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来,以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开创了青岛市民营经济快速起势的新局面。通过出台《青岛市促进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办法》《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法规文件,不断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通过设立“青岛企业家日”、开展“企业家宣传周”、举办民营经济创意会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彰显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坚定决心。

通过建设青岛政策通平台,加速打造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式的惠企政策服务平台,目前这个平台三年上了三个台阶,当前正加速推进财政惠企资金兑现的全流程服务。通过设立“市委书记信箱”,为民营企业建立起了与市委、市政府顶格沟通的渠道。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今年1-8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3.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9%;民营企业进出口3660亿元,同比增长45%,占同期全青岛地区外贸总值的66.6%;民营经济实现税收902.8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62.5%;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22.3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的81.3%。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设立,充分调动了青岛市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也推动形成了青岛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今年的11月1日是第一个“青岛企业家日”,11月也是企业家服务月。青岛正在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升级跃迁,成为特定细分赛道里的行业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