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前方 | “蓝谷1号”C位出海!科研“民营队”聚汇蓝谷 成青岛海洋产业发展新引擎

2021-11-09 06:5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918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姚绍毅 高书华

“这里有最真实的海洋环境,测试仪器获取的数据自然就很真实。很多水下仪器宣称能应对1.5米每秒的海洋流速,但真放到海里,一下就被冲跑了。原因就是它们是在室内模拟的环境里试验的,和真实的海洋环境相差太多。”11月4日,在“蓝谷1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上,青岛蓝谷海上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毛秀学向记者介绍说。

这个平台距鳌山港码头9公里,却能打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平台用四根粗大的钢柱固定在海里,周围有380公顷的确权海域,核心功能包括海洋装备测试、海上科学实验、近海大数据以及海洋科普研学服务等,能满足绝大多数海上测试和试验任务需求。

毛秀学整理缆绳,准备停靠平台

这对海洋要素聚集的蓝谷来说,是个大利好。蓝谷正在全力推动建设国家海洋科学城核心区,大量涉海科技成果急需转化,而真实的测试环境比较难找,“蓝谷1号”测试平台的建设,填补了这个空白。

毛秀学介绍,测试平台项目从立项到顺利落地,离不开蓝谷管理局和即墨自然资源局、青岛海洋发展局的全力推进,这样他们坚定了扎根蓝谷、投身海洋的信心。

科研也可以很“诗意”

11月4日一早,记者一行几人从青岛蓝谷鳌山港码头坐快船,向着蔚蓝色的大海进发,从小管岛和兔子岛中间海域穿过,再一抬眼就能看到老远有一处“空中楼阁”,在海雾中若隐若现,这可不是海市蜃楼,而是真实存在于大海中的科研利器——蓝谷1号近海测试平台。陪同的毛秀学介绍说,天气晴好的条件下,在蓝谷的办公室一眼就能看到它。

快船仍在劈波斩浪,“楼阁”的身影在人们眼中逐渐清晰起来。四根巨柱托住一个方正的三层平台,平台底部离海面有七八米,一侧是四层回转楼梯,供上下使用。毛秀学熟练地拽住揽绳,让船尽量停稳靠近上下的楼梯口。

测试平台环境舒适

他边操作边指着平台前后的海域说,沿着这条线往东,380公顷的海域都是他们公司的海洋牧场。当然,海上可以做科学实验,前段时间,他们刚刚在这里完成了海洋拖船实验,取得了第一手的数据。

从码头出发快船驶到平台的楼梯前,共用了15分钟。一行人沿着楼梯抬级而上,走到顶部便看到一个足足有两个篮球场大的开阔场地,场地两侧各有一排房间,一侧房间是一层,上面是可供休息瞭望的大平台,另一侧房间两层,上面是成排的电阳能电池板。

长期居住在平台上的冯仙军说,前几天刚住过一批科研团队,科研人员都很兴奋,称赞条件太好了,随时可以把仪器放进海里,不必像以前那样担心风浪太大出不了海。因为全天都在做实验,科研人员一直很忙,记录和分析数据,但闲暇时间,坐在遮阳伞下,看碧海蓝天,倒有一番惬意。

平台上有专供科研人员居住的房间,布置得和酒店标间一样,这里手机信号和宽带都有。平台配置一套手机信号中继放大系统,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少室内、走廊、舱室的手机信号盲区,方便平台上的人员使用手机与岸上、平台内部间进行通讯。还配备有1套网络WIFI系统,覆盖平台上生活区域及室外甲板区域,即使身在海上,科研人员也能和外界联络,感觉不到孤独沉闷。

从空中俯瞰测试平台

地处茫茫大海中,如果不配备智能设备,测试平台就名不符实。为了方便科研人员,平台上配备了一系列智能设备和保障系统。

设备方面,有用于观察水下生物的水下摄像系统,用于海流监测的剖面海流计,用于机器人供电及通信的接驳盒,用于平台上人员精确位置定位的人员安防定位系统等等。

毛秀学说,作为国内稀缺的真实环境测试平台,他们的目标是做成水下声呐、水下机器人等方面的数据标准制定者,以他们的数据标准来进行测试,无需自己携带设备,用平台的设备就能高质量地完成科学实验,同时取得的成果又令人信服。目前,他们正在为此努力。

从被选中到站C位

“蓝谷1号”平台离小管岛只有4公里的直线距离。回程的时候,途经小管岛,山上被大片的管竹覆盖。虽然已是近深秋,竹子还是绿意盎然。

登岛码头的山上,清晰四个字“海上花园”,老远就能从海上看到。

小管岛地处蓝谷核心区,海岛岸线2.75公里。该岛呈南北走向,长0.95公里,宽0.3公里,距离大陆最近点3.5公里。海岛周边海域水质优良、生态环境良好、海产资源丰富,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禀赋丰裕。

测试平台配备了很多科研装备

向海而兴,驶入深蓝。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海洋强省发展战略,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山东省海洋局成立山东省小管岛保护利用推进工作专班,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特色美丽海岛建设紧密结合。“修复和保护”,再次坚定了小管岛开发的方向。自此,小管岛海域陆海岛一体化规划提上日程。小管岛周围拆除海参鲍鱼池,恢复暗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确权三块海洋牧场海域,界于大、小管岛和崂山之间,总面积约380公顷,近6000亩,陆海岛统筹发展的框架拉开。

“规划出来之后,感觉海上还是缺东西,” 谈起做近海测试科研平台的初衷,青岛蓝谷海上测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鹏鹏说,海洋牧场以养殖为主,设备都在水下,缺少标志物。海洋牧场最初构想建设20米×20米的看护平台,但由于后期增加了一些功能,最后改为现在的30米×30米的科研测试平台。

“蓝谷有很多科研院所,很多海洋方面的专家,有科研试验的需求,所以,有专家就建议,能不能打造一个海上试验平台,为科研企业服务,还能产生效益”。青岛蓝谷管理局就当起了“红娘”,牵线搭桥,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海上测试平台建设。冯鹏鹏介绍,测试平台项目从立项到顺利落地,离不开蓝谷管理局的全力推进,和企业一起解决遇到的难题,如办理海域确权、相关手续和补助政策等,这样他们坚定了扎根蓝谷、投身海洋的信心。

“蓝谷1号”其实就是这样被选中。而一经问世,就站上了c位。它是青岛市第一个市场化运营的海上测试平台,集产学研用为一体,打造全国沿岸测试网络,推动海洋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平台可以为涉海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海洋测试服务和数据产品,协助创新海洋装备解决由样机到产品最后一公里测试能不足的问题,” 青岛蓝谷海上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世水说,在测试平台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未来他们还要布局小型科考船,“动起来,做一些远端的试验,围绕平台,动静结合。”

王世水介绍小管岛整体规划

海上测试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从单一的空间服务,向制定行业标准迈进;从解决装配产品的测试“最后一公里”到实现试验仪器、方法、流程的标准化,冲击高新技术企业转变。比如海洋传感器类、水声设备,可以通过试验数据,建立产品的测试标准,为企业产品提供测试资质。“产品海上测试的工艺工装标准,制定过程复杂,实现的难度大,需要我们慢慢积累和努力。”王世水说。

激活市场 搞活生态

时间往前追溯,两个月前,“蓝谷1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启用,与其同时启动的还有青岛蓝谷海洋仪器共享平台。

青岛蓝谷海洋仪器共享平台汇聚十多家科研院所、企业的400多台套高端仪器设备,将嫁接各方资源,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研发提供解决方案。

这是蓝谷在不断实践推动创新要素间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平台、激活市场、做专服务构建一个创新发展的共同体的又一次大胆突破。

功能区改革以来,蓝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通过激活市场力量,持续搞活创新生态环境。“蓝谷1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就是市场化思维结下的硕果。作为共享平台中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队”成员,完全由社会化力量建设,投资3000万元,是青岛市目前唯一一个市场化运营的海上科研测试平台。

“蓝谷1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的投入使用,将有效满足创新装备成果样机到产品整条研发链试验需求,是对青岛现有测试平台的有益补充,对蓝谷乃至青岛海洋技术装备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对此,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副院长雷波说:“西北工业大学之所以选择落户青岛,就是看中了青岛的海洋资源条件,近海测试科研平台对研究院推动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对于蓝谷来讲,“蓝谷1号”近海测试科研平台的投入使用只是起点,未来引入更多市场主体配套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涉海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配套公共服务平台,坚持让市场做主角,蓝谷不断完善各类科技服务要素,推动科技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一个活力十足、富有成效的创新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

抬眼远望,海天之阔充盈于膺,让人意驰神摇。海子说,我想有一间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这处平台,就“长”在了海上。在涛声中入眠,听着海浪撞击声醒来,科研人员面对着时而蔚蓝时而青碧的汪洋大海,心中又该有多少诗情画意?在“蓝谷1号”上做海试的科研人员心中,这或许有他们的诗和远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