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政前方|青岛养老地图上线,智慧养老新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1-11-25 20:5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165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姚绍毅

养老服务正在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享受信息化的便利,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周边养老服务设施的信息情况,11月19日,青岛养老地图上线。

青岛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目前,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4万,老龄化率达到20.3%;8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8.8万,占全市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14.1%。

近年来,青岛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青岛养老地图上线,将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内容全面、信息权威、便捷实用的老年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技术赋能智慧养老新模式,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养老机构线上可预约

如今,依托互联网平台,在线咨询、预约挂号,以及为老年人提供家政、关怀陪伴等养老互助服务层出不穷;为老年人设计的健康手环、健康腕表等可穿戴监护设备也日渐流行……智慧养老提上日程。

青岛市民政局从今年6月份开始,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摸底,借助青岛市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将全市286家养老机构、197处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地理位置、门牌号、内部设施照片、星级评定结果、收费标准等信息整合展示在青岛养老地图上。

青岛养老地图采用微信小程序开发,用户直接在微信小程序界面搜索“青岛养老地图”,即可打开使用,不需要另行下载APP,不占用手机内存。

用户打开青岛养老地图小程序界面后,在最上方搜索框中直接输入想要入住的养老机构名称,即可查看想要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地理位置、类别性质、备案床位数、等级评定结果、详情介绍等。在搜索框下方,可以看到全市养老机构和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分布方位图,用户可以在地图上点击养老服务机构,并可用手机自带的地图软件进行导航。

在青岛养老地图中,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养老机构和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相关信息,还可以直接预约入住养老机构床位或签约家庭养老床位。预约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具体流程与预约入住养老机构类似,老年人选择预约家庭养老床位,填报相关信息后,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与老年人及家属联系,上门办理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各项手续。

记者在“青岛养老地图”微信小程序中看到,除了获取养老机构和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关信息、预约入住养老机构和签约家庭养老床位以外,用户还可以在青岛养老地图中获取最新的养老服务政策和资讯,包含青岛市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健康养生知识、急救常识、心理调节、运动保健、护理技能等内容,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生活娱乐需求。

智慧养老新模式

尊老、敬老、爱老、孝老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早在2017年,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印发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就提出,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整合信息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青岛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海春介绍,通过建立青岛养老地图,一方面让老年人能够准确快速地寻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水平适宜、价格适中、安全可靠、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另一方面,通过对青岛养老地图上呈现的服务信息的分析研判,能为民政部门优化全市养老服务政策设计提供有力支撑,有效化解部分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实现养老服务机构由“建得多”向“建得准”转变。还能促进养老机构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营造公开、公平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显示,从老年人使用的微信功能中,除了最常使用的语音或文字聊天之外,超过半数的老人会使用视频聊天、微信群、朋友圈、发红包等功能。

可以说,青岛推动养老服务的智能化,顺应了老年人群体拥抱移动互联网的趋势。

据了解,未来青岛将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为中心,进一步完善青岛养老地图功能,推动版本优化和服务升级,注重造就愉悦的用户体验,建立高效快捷的养老服务资源双向反馈机制,打造形成线上快速响应、线下良性互动、全程留痕监管的智慧养老新模式。

青岛应对人口老龄化

青岛是一座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

按照民政部门的调查,青岛的人口老龄化有三个特点:一是基数比较大,青岛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住人口有204万;二是进展比较快,每年有5万多人口进入老龄化;三是程度高,青岛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9万人,将近30万人。

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是青岛面临的重要课题。

今年年初,青岛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了《青岛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基本建成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构建起完善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健康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老年友好型社会总体建成。

近几年来青岛市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基本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9月发布的《青岛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提出 “构建普惠型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的任务,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到“十四五”末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数的比例不低于70%。健全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智慧养老平台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十四五”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家庭养老床位达到2万张。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哲介绍,未来五年,青岛将对照指标任务,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工作上水平,有效的满足全市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健全完善各类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包括对养老院的补贴、护理员的补贴等等,对养老服务方面的补贴制度,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公共服务。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实现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全市养老总床位数的比例达到70%以上。健全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养老综合信息平台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逐步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护向健康促进、康复护理、心理服务、法律服务、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各方面的延伸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分级规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青岛提出一个目标,老旧和新建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在全市每个镇、街道建成一个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建服务中心的服务站,延伸到家庭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每一个人都期盼的美好愿景。通过技术赋能,智慧养老,构建普惠型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青岛打造老龄友好城市,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有尊严有质量的养老生活,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