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推行康护与养老深度融合:里岔镇的养老新场景

2021-12-01 06:2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195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尚怡冰

近年来,青岛率先推出养老院和乡镇卫生院“两院合一”模式,整合民政、卫生、慈善、医保等资源,实行医养一体化服务中心,探索出了一条医疗康护与养老深度融合的健康养老之路,让农村老年人看病及时、养老安心。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里岔镇大草泊村的89岁韩淑芹老人是五保户,患有高血压和脊柱异常弯曲多年,平日里只能靠侄子照顾。随着年纪增大,老人行动越发困难,当地政府便安排老人住进了里岔镇医养中心。她的侄子说:“从前因为担心姑姑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机会,现在可以放心出去赚钱了!”

康护与养老深度融合

“孙大爷,该吃降压药了!”9月15日清晨,里岔镇医养结合中心护工付洪玉在病房没找到孙大爷,通过手环定位,发现孙大爷正在健康长廊晒太阳,便把药片和温水送到孙大爷手中。孙大爷服药后,付洪玉又拿出智能终端,为老人们一一拍照“打卡”,将采集的影像信息上传至青岛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在颐养楼,老人能获得生活起居和精神文化等服务,在医疗楼还能享受全面的医疗、康复。”里岔镇卫生院院长崔广伟介绍。

颐养楼前有一片中医百草园,种植了花椒、核桃、枸杞等中药材。77岁的孙敦容老人目前健康状况、精神面貌都挺好,行动、吃饭都能自己搞定,不需要特殊护理。中心便把除草、浇水等任务“外包”给孙大爷这样行动自如的老人,有任务时老人自愿报名,完成一次劳动可获得5元现金奖励。“不仅要让老人养得好,也得鼓励他们多活动活动筋骨。”崔广伟说。

今年,孙大爷委托妹妹用平时积攒的“劳务费”购置了一部智能手机,通过学习,现在孙大爷不需要帮忙就能熟练地“刷抖音”“视频聊天”。

崔广伟告诉记者,颐养楼实行分级护理制度,老人入院时,由专业评估师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评估护理级别,并建立个人信息电子档案。入院后,健康管理团队每天查房巡视,每周健康评估,定期组织体检,确保老人身心健康并更新档案内容。

除了像孙大爷这样行动自如的老人,这里还有一些失能老人和临终老人,结合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医养中心设立“安舒疗护中心”,为他们提供24小时护理服务和临终关怀。

遇到卫生院治不了的大病、急症咋办?里岔卫生院与青岛大学医学附属医院“结对”组成医联体,双方就双向转诊、技术指导、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内容开展密切协作,对卫生院转至青大附院的患者,优先提供科室选择、检查预约、住院安排等服务;青大附院则安排各科室的专家定期轮流到卫生院坐诊。

新冠疫情期间,颐养楼实行了全封闭式管理,老人们不能随便外出,每天早晚还得测量体温,这让平时喜欢串门、喝茶聊天的韩廷乾老人有点不适应。“针对住院老人的心理变化,我们及时开展心理慰藉,对需要到上级医院就诊的老年人设置独立的隔离观察房间并给予重点关怀,纾解老人们的焦虑恐惧情绪。”家庭签约医生马汝平说。

“我们要做健康达人”

“很多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健康技能掌握不够,比如明知道每天不超过5克盐,却不知该如何操作,满足于吃饱吃好,却不注重合理健康膳食。”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钟凤说。

2019年开始,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里岔镇卫生院合作开展“营养助健康”项目,为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骨密度检测、人体成分分析、营养不良风险筛查等专业营养评估,根据当地老年人饮食习惯,开展营养健康教育,降低老年人患病风险。

“早上送完孙子上学后,我紧接着参加培训,我学好后,再组织村里的老年人学习。”甘沟庄村的村民迟桂波老人告诉记者。9月9日在赶往里岔镇医养中心的路上,记者看到镇老年体协正在镇政府广场进行太极拳骨干学员培训。

据了解,镇政府连续组织老年人参加大众广场舞、健身秧歌、太极拳、太极剑等比赛项目,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又锻炼了身体。“我和老伴身体都挺硬朗,体力、精力也跟得上,除了接送孙子上下学,平时也闲不住,学健身、学养生,我们要争做健康达人。”迟桂波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