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 李沧区沧口下街区域地下通道变身“时光列车” 沉默桥洞“诉说”老沧口文化情怀

2021-12-10 16:3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07831) 扫描到手机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伟

进入地下通道,如同走进了“时光隧道”,火车车厢一般的通道两侧,挂着一幅幅老沧口的照片,给人时空对话的感觉……这就是青岛李沧区沧口下街区域焕新开放的下街地下通道。12月10日,记者现场探访了解到,今年,李沧区进一步加强城市更新理念落地,通过工程小、耗资少、细节美的“有机更新”,不断提升市民生活环境品质。

地下通道变身“时光列车”

“我有一种预感,这里会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10日上午,在李沧区沧口下街区域的下街地下通道入口处,几名年轻人掏出手机给焕新开放的地下通道拍照,紧接着轮流站在通道前合影。这个地下通道的外形修建成了火车车厢的样子,除了绿色的底色外,车厢上还醒目地写着这列“火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梦想—远方。

顺着台阶走进通道,顶部仿照火车车厢顶部的装饰,微微向上凸起,白色的节能灯发出的光线亮度十足而又柔和。通道两侧的装饰也十分巧妙,一张张沧口老照片加上车窗一样的造型,好像是火车在缓缓前行,沧口火车站、国棉六厂、橡胶二厂……这趟“时光列车”从老沧口一个个熟悉而又久远的地标建筑物、生活场景前驶过,却勾起了沧口居民尘封的记忆。

“看着这些老照片,心里非常感慨,我打小就生活在下街,对这里的一屋一瓦都非常熟悉,七十多年过去了,再看到这些老照片,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小时候,很有情怀。”75岁的居民贾永盛感慨地说,这个地下通道巧妙地用火车车厢的形式串起了沧口过去和现在,也承载了老沧口下街文化元素和风情。

贾永盛老人告诉记者,这个地下通道是连通老沧口“上街”和“下街”的重要人行通道,通道的地上是胶济铁路线,空中是金水路高架桥,附近还有沧台路市场,每天有大量人流沿着地下通道穿梭。以前这个地下通道又脏又暗,下雨积水,通行的体验感差,如今微更新后,成了居民纷纷点赞的样板。“政府为老百姓做了件暖心的实事。”贾永盛伸着大拇指说。

沉默的桥洞“诉说”老沧口文化情怀

而在70岁的老沧口居民周桂清看来,如今的下街地下通道成了展示老沧口文化一个很好的窗口,她告诉记者,老沧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工业时代的一个缩影,下街和沧口火车站是老沧口人对城市生活最直接的理解,“在这里,火车是生活的一部分,晨曦中轰鸣而来,夜幕中轰隆远去,记录了年复一年的岁月故事,把沧口的记忆从一个区间带到另一个区间,从一个历史阶段推送到另一个历史阶段。”周桂清老人说,时至今日,沧口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段文化、一段时光。

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下街地下通道的设计从居民需求出发,充分结合民意,将破旧老化的设施替换更新,对裸露绿化进行提升,昏暗潮湿的地下通道改造提升。设计以“梦想—远方”为主题,桥洞出入口及通道内部提炼了老沧口的百年时光,东侧入口布设胶济线老站台的照片,西侧入口布设过去沧口的街景照片,行人从不同方向通行,仿佛正“穿越”沧口的过去和未来,沉默的桥洞开始了诉说,阴凉的桥洞开始有了温度。

不仅如此,为了让市民出行更方便,平日生活有更多的休闲空间,本次改造将外部空间对场地铺装进行重新划分,区分种植与活动区,通行周边的所经之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改造,台阶修复,并在土壤裸露的区域栽植了乔木、灌木等植物景观,在高架桥下进行了木格栅的铺设和座椅安放,提供居民休闲活动。通过引入城市微更新方式为其“大变样”,从根本上改善通行环境,来打造具有历史内涵、实用功能、情感温度和艺术美学观感的城市品质空间。

改造前桥洞内阴暗潮湿

城市“有机更新”,提升生活环境品质

工作人员介绍,类似下街地下通道这样的微更新改造,李沧区不只一处。“结合着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分别在君峰路西山二路三角地和永安路50号公共空间也进行了微更新,通过巧妙设计,打造了集合功能、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小区活动空间,提升小区品质和居住舒适度。”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耿翠萍说。

改造前西侧桥洞入口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市民生活环境品质,进一步加强城市更新理念落地,今年,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根据青岛市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作战方案内容,在品质较差的城市边角空间区域,通过合理的艺术化设计,融入地域特色,活化城市剩余空间,完善功能设施配置,营造极具创意的空间。利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绣花针”进行改善提升,通过工程小、耗资少、细节美的“有机更新”以及政府、设计师、居民等多方参与的形式,让品质化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胞,让市民看得见、用得着,不断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

改造前东侧桥洞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