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 | 恋爱盲盒 “开”出惊喜?

2021-12-15 07:24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阅读 (58332)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恋爱盲盒,“开”出惊喜?

随着盲盒经济的兴起,“万物皆可盲盒”渗透至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玩具盲盒、文创盲盒、机票盲盒、彩妆盲盒等层出不穷,无一不让这曾经仅属于少数群体的消费模式日益被大众接受。

与此同时,盲盒的触角投射进了恋爱市场。今年8月,长沙一名大学生突发奇想,在街边开设“月老办事处”售卖脱单盲盒(也称恋爱盲盒),称花费一元钱就可以找到“有缘人”,迅速走红网络。此后,一元恋爱盲盒以燎原之势在全国多地陆续出现,从线下流动小摊扩大至网络小程序、APP,吸引单身者跃跃欲试。

虽然,恋爱与盲盒的“不确定性情感消费”有异曲同工之处,爱情的本质的确是一场未知旅途的冒险,需要智慧与勇气经营。只不过,仅靠这样的脱单盲盒真的就能“开”出一个心仪的对象吗?

“睁眼都不一定能挑着,

盲盒又如何?”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中国超2亿人单身”的话题被网友热议,多少透出当下年轻人的无奈。

“你想脱单吗?一元留一个,一元拿一个,里面都是QQ、微信号。”一块用于介绍的LED灯牌、一蓝一粉两个盒子,分别写着“帅哥”和“美女”,一叠便利贴和若干支笔,这便是线下“抽”恋爱盲盒所需要用到的全部工具。参与者花一元钱,可以获得一张写有一个陌生人联系方式的纸条,或者将自己的社交账号写在便利贴上投入盒中,以此等待“千里姻缘一线牵”。

在步行街、夜市或者高校周围的精致小店,这样的“月老办事处”尤为常见。从心理学角度看,盲盒采用的是随机概率机制,引发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赌徒心态。具体到恋爱盲盒,消费者“花一元钱”在今天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如果真的能遇到一位“有缘人”,那便是“赚到”了,损失也不大,顺便交个朋友、扩大社交圈。商家采取低成本策略的同时,瞄准了年轻人喜爱抽盲盒那种未知神秘感和不确定性产生的情感满足,精准踩中市场需求。

一元恋爱盲盒走红后,有摊主透露:摆摊一个月后,平均每晚进账400元,女顾客居多,也有男顾客一口气抽取了十张纸条。其实,就商家而言,这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一张桌子几个纸盒几张纸,开店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消费者“买卖不成”皆可赚。恋爱盲盒溢出的商业价值吸引了更多入局者,模式升级、功能拓展、战地转移……社交市场泛起层层涟漪。

毫不意外,脱单便利店应运而生,花样百出。成都某脱单便利店中,单身者花费29.9元将身高、年龄、星座、对理想伴侣要求等信息存入塑料胶囊瓶,同时还能拆一个别人留下的胶囊瓶。如果希望提高盲盒中的“对象质量”,则需办理店里几十元到1299元不等的会员卡。货架上陈列的胶囊瓶信息中,年龄最小的仅17岁。

在淘宝、闲鱼等APP搜索“一元脱单”,就会出现购置恋爱盲盒的链接。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部分网店,花费35元竟能购买店主的微信号。不仅如此,有商家将恋爱盲盒做成小程序,包装成创业项目,连源代码都可标价售卖,开发、推广、加盟,各个环节都能开发出盈利空间。一番操作下来,盲盒瞬间变了质。

大学生陈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不会相信类似的脱单盲盒,“其实很不放心也不靠谱,谁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借用网络上的一句热门评论,现实中睁着眼都不一定能挑着的对象,盲盒又如何?”

泄露了个人信息

“开”出一堆惊吓

在一项调查中,超过20万人将单身的原因归结于“社交圈小”“忙于工作”“经济条件”。如何脱单成为一项广泛的社会议题,与注重门当户对的相亲相比,脱单盲盒增加了一层浪漫的奇幻色彩,“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花钱抽完盲盒后,真实的体验到底怎样?在淘宝一家销量1000+的“月老办事处”店铺中,记者看到,消费者给出的评价并不高。

“不建议买,店家拿同一个微信让几千人加,连有对象的店员也来当托儿凑数。”

“买微信号都是打包购买,加我的都是一次性买几十个微信号的人,比现实中还不靠谱。”

“买完之后就上当,加到了微商和机器人,找店主退款反被嘲笑:一元钱也好意思退?”

……

为了验证真实性,记者在某脱单盲盒小程序上支付了2元“闪存纸条”,填写个人信息登记。随后,又支付了2元“抽取纸条”,随即匹配出一名女性微信号,但当记者准备添加时,发现该号码根本不存在。

与事前的推测完全相同,记者花费4元后,不仅没有等来“有缘人”,还亲手将个人真实信息泄露,直接“开”出了一堆惊吓——几天内就收到了十几条短信,大多涉及商业推广,不乏借款、色情服务等违法内容。

现实往往千疮百孔,恋爱盲盒营造的浪漫邂逅,背后隐藏了诸多风险。恋爱盲盒没有任何准入门槛,随时随地可以加入“赛道”,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反之,靠着“拆盲盒遇见有缘人”的噱头,商家以极低廉的价格获得了大批量的个人隐私信息。特别是在网络平台,个人信息如果被不法商家泄露、挪用,消费者容易被人利用,甚至被骗财骗色、掉入诈骗陷阱,危害不容小觑。

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恋爱盲盒背后的商家,实际上都含有处理个人信息的性质。尽管是在消费者自愿的情况下收集个人信息,但个人信息处理不仅包括收集,还包括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

在今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没有文化基因的盲盒,

更像是割韭菜”

细究起来,盲盒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承载的文化产品消费,二者的结合能够展现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如曲高和寡的文物,通过考古盲盒实现文化传承的创新。年轻人体验了考古工作者的艰辛与惊喜,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身对考古文博领域的兴趣,传递出厚重的文化价值,这样的盲盒“开”得很值。

从同样的层面上看,恋爱盲盒没有任何文化基因,只是在互换联系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盒”的外壳。本质上,它是一种社交方式,简单粗暴的玩法,在短时间内满足了个人娱乐消费需求。“盒子”作为中介,让大量的个人信息实现了快速流通,付费即可获得陌生男女的联系方式,为大众精心打造了一个“窥探与被窥探”的世界。

另一方面,消费者从恋爱盲盒中获得的正向消费体验微乎其微,多数被商家割了韭菜。学者范尔特认为:“消费既不是消耗与使用物品的过程,也不是经济活动循环的终点,而是一个产生体验与想象的过程。”抽取恋爱盲盒之前,消费者往往会有“转角遇到爱”的期待,即便他们没有对恋爱盲盒抱太大期望,仅仅是出于好奇心或者单身群体的焦虑。

但现实中恋爱盲盒体验却是一地鸡毛,“一人加多个好友碰瓷”“微商机器人”“付钱匹配了假的微信号”等情况层出不穷。满满套路不仅让“开”盲盒的新鲜感荡然无存,消费者还极有可能陷入一段危险关系中。最后,受伤的只有消费者,对商家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恋爱盲盒产生的风险远远大于“找到有缘人”的概率。爱情没有捷径,没有几个人能通过一元小纸条收获爱情。仅凭一个联系方式就能“窥探”他人生活、寻求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类似的故事既不真实也不可靠。

如此看来,“万物皆可盲盒”何尝不是一种悖论?盲盒作为一种新的消费体验和销售模式,无疑具有市场合理性,像IP手办、考古盲盒、图书盲盒等具有文化创意的产品形式有益于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但随着盲盒内容的延伸,许多泥沙污秽也掺杂而来,恋爱盲盒只是一个微小侧面。它的野蛮生长给市场提了个醒:盲盒文化应该鼓励正向的功能,挖掘文化和情感价值,不能为任何群体的利欲熏心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