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三民”活动 | 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曹彦平:乡村医生、退役军人纳入了制度保障范围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刘笑笑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制度,很大程度上给市民的安居起到了保障作用。今年,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扩大制度的覆盖群体方面做了不少努力。12月19日下午,在2021年度“三民”活动述职报告会中,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曹彦平进行公开云述职,并参加局长访谈。
曹彦平介绍,今年以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三个方面发力,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
第一个方面,把乡村医生纳入了制度的保障范围,他们与城镇职工享有了同等的缴存使用公积金的权益;
第二个方面,把退役军人这一群体也纳入了制度的保障范围。“这直接为退役军人带来三大利好。首先,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退役军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缴存公积金。其次,我们建立了部队的公积金与地方的公积金的转移接续通道。第三个利好就是允许退役军人在一年内补缴的公积金,视同连续缴存。”
第三个方面,则是针对灵活就业群体。曹彦平透露,前段时间青岛市召开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有关会议,会上审议通过了青岛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的初步方案,明年这项工作有望推开。
此外,对于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今年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办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推出商贷自助提取网上签约服务,实现商贷提取“全程网办”。同时,今年联合银保监局在扩大合作银行方面下大功夫,目前已与22家本地银行合作。异地商贷方面,目前已有10家银行签约,职工在这10家银行异地贷款都可以在青岛自助提取。
曹彦平表示,2022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着眼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在制度扩面上出实招,吸纳灵活就业人员等更多缴存新群体,在保障安居上办实事,推出更多支持“租购并举”新政策,在提升服务上求实效,提供数字赋能更多办事新体验,为把青岛建设的更加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做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 连续26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青岛市召开纪念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新闻发布会
- 54.91亿元!青岛市2022年第三批政府债券发行 财政部下达青岛的新增一般债券额度已全部发行完毕
- 青岛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推进会到莱西市龙水社区现场观摩
- 2.0版青岛市地方标准管理规定出台,创新开展胶东半岛、黄河流域协同制定区域标准
- 爱心传递!青岛市第13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赴中心医院捐献
- 青岛市司法局出台 《青岛市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办法(试行)》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 温馨提示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核酸采样点系统升级提示
- “发展托育服务—我们在行动” 青岛市计生协会“5.29会员日”宣传活动在城阳区举行
-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市南分局“用心筑基、用力破题、用情服务”,促进作风和能力“双提升”
- 5月24日0时至24时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