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水清沟,走过小村庄——探访地铁1号线水清沟站和小村庄站,听当地老居民和文史研究者讲述它们的故事

2022-01-02 17:1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6208)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跨过水清沟,走过小村庄——探访地铁1号线水清沟站和小村庄站,寻找地名背后的故事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沿着地铁1号线继续前行,老四方今天的市北区,有几处标志性的站点值得一书。水清沟、北岭和小村庄。在“青山旧事”系列中,我们曾经回顾过北岭的前世今生,就不再赘述。本期重点关注水清沟和小村庄,听当地老居民和文史研究者讲述它们的故事。

1.

往事追溯:

水清沟里的状元后代

探访水清沟站时,地铁1号线南线尚未开通,站点正在做最后的整修。一位老人带着孙子走过来,问地铁还没开通吗?显然,他们想快点体验家门口乘坐地铁的感觉。

于是,再次乘坐时光列车,探寻水清沟站点的历史过往。

水清沟,顾名思义,应该是个有山有水,树木葱茏,清水潺潺的地方。

在采访中,半岛全媒体记者曾经了解到,在这一代,有一条曾发源于大山、北岭山之间的小河,流经水清沟村,然后越过北大河,奔流入海。

此处,我们着重要叙述的是大水清沟村,该村位于四流南路中段东侧,东接小水清沟村,南依北岭、大山村,北连盐滩村、沙岭庄,西至孤山村。建于明朝万历初年,因村南大槐树下有一泉眼,水清而畅流,近处有几条水沟,故名大水清沟村。

大水清沟村的立村人是一位名人的后代。

凡是当年在村里居住的赵姓人,都会给来访者讲述一个这样的来历:赵姓人大都是明代青州状元赵秉忠的后代,明朝万历年间,山东益都郑母庄出了一个叫赵秉忠的人士,他在京城做官,官至礼部尚书。一次他返家修建家宅花园,没想遭朝庭内奸臣暗算,向皇帝谗言诬陷赵秉忠欲造反:“南京到北京,都是赵家兵,推倒万历主,扶起赵秉忠。”皇帝于是下旨传赵秉忠返京,他又迟归,最后朝庭差人将其杀死。他生有两个儿子,一起隐名改姓逃到崂山。两年后,一个儿子去了莱阳,另一个儿子来到了一处山青水秀、风光优美的地方落了户,这个地方便是现在的水清沟村。其人名曰赵尚礼,从此他在这儿扎根安家繁衍后代,至今在水清沟村已繁衍22代子孙。

赵秉忠现在为众人熟知,是因为青州博物馆里馆藏着他殿试时的试卷,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1573年出生于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郑母庄,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赵僖官至礼部右侍郎。赵秉忠十五岁补府学生。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25岁的赵秉忠中了状元,即是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

1983年,在赵秉忠的家乡郑母村,发现了他中状元时的殿试卷,为历史仅存的状元卷,系国家一级文物。这份状元卷为19折册页,长度达268厘米,高度达47.6厘米,其封面和封底由绸缎装裱,在试卷的开头顶格有皇帝撰写的“第一甲第一名”字样,在题字下有皇帝大印。在每一折中都各有六行文字,字体长宽高皆约1厘米,为蝇头小楷,字数约2600余字。

在青州市博物馆,半岛全媒体记者见到了状元卷原件,并在馆内看到大量状元卷的原创。赵秉忠文章的内容核心是陈述如何治理国家、改善民生和吏治的对策,他主张应当“实心先立”、“实证继举”才能使国家太平安乐。在文章的最后列举有赵秉忠的个人简历和祖上三代的简要介绍,再往后写有当时的阅卷考官等诸位大臣的职位与姓名。

据史书记载,中国的科举制度时间长达近1300年,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770余人,但能让后人目睹状元答卷其风采的,唯有赵秉忠这一份。作为国家的重要机密,这份卷子是怎样从宫廷传到民间的?这被视为未解之谜。

除了赵姓,大水清沟村还有魏、郑、王四大姓。卜振文先生说,旧时,诸姓都建有祠堂,世代和睦相处。村内赵、魏、郑等大户人家为抵御外侮,曾聘请青岛武术名家吴风亭在祠堂前教村民习武。村内习武练拳之风异常活跃。村民郑方庭、魏学连二人曾是村内的武术高手。郑方庭还曾在本市与各地武林高手打过擂台。

大水清沟村大街两边有王家胡同、赵家胡同、魏家胡同、郑家胡同等,随地势而建。其中最出名的魏家胡同,叫七道弯胡同,曲曲折折,如进迷宫。陌生人进去,以为进了死胡同,谁知七弯八拐后,竟然柳暗花明。这条胡同最窄处不足1米宽,要侧身才能过去。在狭小的空间中,创造出了紧凑而又多样的建筑环境,反映了建造者的聪明才智。

大水清沟村北是有名的青岛老路——大沙路,即由大水清沟村至沙岭庄火车站的马路。全长1775米,始建于1940年代,当时往沙岭庄火车站的运输全靠人力,这条马路上,小推车、地排车络绎不绝。附近大沙路以南、四流南路以西都是赵家的菜地,后来建起了纺织器材厂,如今已经被高层居民楼取代了。

水清沟的发展是伴随着城市的扩建进行的,随着纺织等工业进程的发展,水清沟也渐渐旧貌换新颜。当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时,水清沟也就慢慢告别了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生活现状。

2

童年记忆:

工人俱乐部里的电影梦

水清沟在青岛之所以大名鼎鼎,还有一个活动场地,那就是水清沟工人俱乐部。

相对于德式建筑林立的市区,水清沟周边地区的娱乐活动相对匮乏。随着周边工厂的集中,包括纺织机械厂、国棉四厂、国棉五厂、化工厂、自来水厂的修建,月了越多的工人定居于此地。工人们工作之余,需要一处娱乐活动场地,于是水清沟工人俱乐部应运而生。

水清沟工人俱乐部位于四流南路、开平路路口,也叫“二宫”,是青岛工人文化宫第二文化宫。建成于1954年7月1日,苏式设计,3层楼,倚山而建,在当时非常显眼。活动场地面积占据了2000平方米,可容纳780人的影剧场,原名纺织工人俱乐部,主要是纺织工人的休闲场所,更是职工们发挥各自才能的场地。另外还有各种棋类、乒乓球等活动。后来还会举行一些报告会、文艺美术学习班等,极大地丰富了工人们的业余生活。

1967年改名为水清沟工人俱乐部。

青岛文史学者宋立嘉说,“二宫”的南边是甲级电影院,冬有暖气,夏有风扇,这在当时是非常奢华的。碰上学生电影专场,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轮流出发成群接队,走很远的路看电影,马路上走着快乐的少年。到电影院后,到处响着孩子翻动椅子的响声和高兴的笑声。“座是带弹簧的牛皮座,一屁股坐下去,会发出噗噗的声音,隔音效果很好的影院也对孩子们的恶作剧束手无策。电影票是最紧俏的礼品,通常由工会主席掌握。那年月娱乐活动少,看场电影实属不易,谁因工作不好,免去一张电影票,不亚于现在扣了一月奖金”。

由于有良好的文艺基础,所以在1979年以后,这里还建立了职工业余文艺演出队和老年人业余京剧演唱队。美术辅导和文艺创作成绩较为突出,有作品参加山东省、青岛市美展和会(调)演。扩建的灯光球场,可容纳1400多名观众,开设了电视录像室增加了立体电影放映设备。

“上世纪80年代初,‘二宫’的职工学校办得红红火火,每到高考结束后,考上大学的红榜贴得铺天盖地,看榜的人把马路挤得水泄不通,碰到这种情况,过路司机也善解人意地停车等候。青岛的许多人慕名到这里补习文化功课,参加考前辅导,三班倒的上课方式,满足了人们学习的要求。后来学校继续办,上学的变成了承载了几代人希望的小孩子,学画、学琴、学外语,和工人文化宫的名称越来越远。果然,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影院变成证券市场。直到后来拆除”,宋立嘉说。

3

历史钩沉:

小水清沟里的全国大案

一个地名,如果足够出名,那么就会有上下、大小之分。比如青岛村,分为上青岛村、下青岛村,再比如水清沟,分为水清沟和小水清沟。

小水清沟位于水清沟的东面,两地相距不远,1.5公里的距离,因为当年村庄比水清沟小,故名为小水清沟。

小水清沟村位于重庆路中段西侧。回溯建村历史,那是明朝永乐年间,董氏从云南迁此,见这儿的地貌风景绝佳,便决定定居于此。明末清初,郑氏又从大水清沟迁来,“两姓为了防止日后耕种混杂会引起争端,采用了一种很原始的圈地方法,董氏村民用一个葫芦在里面装上灶内烧过的草木灰,拖着葫芦行走,洒下草灰线路的一侧便为自家的地界”,卜振文先生说。

后来,又有王、曲、于姓相继来村,组成了多姓家族村, 郑姓占村民70%。

当时,村西山丘流出一小溪,原来小水清沟村以小溪为界分为东西两村,西为黄家营村,东为小水清沟村。小水清沟与水清沟村同族同根,有着密切的渊源。在小水清沟的文献记载中,最为著名的一段历史是村子附近葬着一位壮怀激烈、从容赴死的义士:黄培。

在“青山旧事”系列的北岭山中,我们曾经讲述过黄培的故事,在这里就简要概括一下。黄培(1604年~1669年),字孟坚,号岳封,黄嘉善之长房嫡孙,幼年丧父,由叔父黄宗昌抚养成人,黄宗昌原为明朝御史,黄培16岁时荫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在崇祯朝中做官十七年,他刚正有志节,清兵攻陷北京,他几度要为大明殉国,但因其母病逝都城,只得扶柩回籍安葬。黄培是很有才华的诗人,隐居乡间,借诗明志,抒发胸襟。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黄培把27年来所作280余首诗编作《含章馆诗集》,刊刻传世,赠与亲友,以笔为刀,抒发心中怨愤。后因黄家老仆之孙姜元衡诬告被抓,经过四年审讯,“黄培诗案”终于结案。此案虽涉及217人,但最终只有黄培一人被判处了死刑(康熙御批)。黄培死后,其子黄贞明将他的灵枢由济南运回即墨,葬于即墨城南八十里之水清沟,即小水清沟村西之黄家茔。黄培的副室刘氏(邑人刘晴岚之女)料理完黄培丧事后,在墓旁自缢以殉。

清朝时期,小水清沟村曾出了一名郑姓大学士,读书风气自此日盛,多年来出过不少栋梁之才。

如今的小水清沟也已经融入城市当中,它的名字和水清沟合二为一,成为历史记忆的一个标记了。

4

村落南山:

小村庄里的神话传说

小村庄地铁站位于重庆南路与人民路交叉口。由于地处商圈,所以人车较多。探访小村庄站时,适逢开通前的最后时刻,洒水车正在清洗站台,水花过后,绿色的车站愈加青翠。

小村庄的地名在老四方同样颇有名气。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即墨县志》中,与四方村、海泊村、吴家村等一起标注为“七乡村庄图”。据史料记载,自明代初期,四方村和小村庄就有人居住。当时,有几户人家聚居在今嘉定山南麓,称小村庄。由此可见,小村庄不仅是四方最早的一批村落,也是青岛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域之一。

“明朝永乐元年(公元一四零三年),有赵姓人氏从云南迁至山东城阳苇苫村,又由苇苫村迁入本地西洼。继后有徐、黄、辛三姓相继迁入东洼、东北洼。以农、渔为生,聚居通婚,人丁繁衍,渐形成小的村庄,故取名小村庄村,沿用至今。”这是小村庄志碑上关于该地的记载。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村庄的人丁逐渐兴旺,以后又有杨、朱、刘、严、张等姓氏迁入,村庄也逐渐扩大。人口的增加必然使得村庄扩容。小村庄逐渐变成了大村庄,居民也迁到了小村庄河南岸区域,部分黄、辛姓人氏也在河南沿建房居住,与河北原小村庄浑然成为一体,通称小村庄。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进程推进,村庄之间的边界也逐渐消融。

让小村庄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当地的民俗外,莫过于去爬南山了。南山距嘉定山不远,也就是几百米,曾经被村民称为凤凰山。居住在附近的文史研究者刘锦女士说,南山边有一条大沟,在水流转弯处有一块大石崮兀立沟边,于是传说的故事中就出现了一只凤凰,它看中了小村庄这块风水宝地,不忍离去,竟然幻化成了石头,石崮为头,山脉为身体,凤凰山便由此得名。清朝年间,小村庄赵氏出了个秀才,赵秀才希望自己能够考取功名,就把“凤凰山”改称为“红顶子山”,以保佑他能够官运亨通,戴上红顶子。不过,这两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南山之所以出名,还因为当年名噪一时的神话洞。神话洞位于鞍山二路41号,坐落在南山公园地下,可同时容纳2000人参观。神话洞1991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当时人称“一山(崂山)、一海(前海一线)、一洞(神话洞)”,因此神话洞建成初期曾是青岛的一张名片。后来因为经营的原因,2009年11月,神话洞地面建筑被拆除,门口的盘古浮雕被移往南山公园。神话洞至今还会不时被人提起。

沿着地铁站前行,其实也是回顾青岛的老地名,四方已经消失在地图中,水清沟、小村庄留了下来,为老人津津乐道,如今它们变身为站点,潜移默化地,让年轻人记住了它们。就像半岛全媒体记者在水清沟站看到的一老一孙一样,老人怀念的是旧日的岁月,孩童记住的是童年的新奇。

传承,如奔驰的地铁,正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