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宜庆新作《山大的故人们》青岛首发

2022-01-16 21:3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7878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实习生  杨怡婧

2016年秋,山大青岛校区招生启用。山东大学在青岛,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呼应。1930年至1937年,1946年至1958年,这19年的时光,是山东大学的黄金时代,同样是青岛文化繁盛的黄金时代。回望当年在青岛的山大教授,他们的身影伫立在苍茫水云间。尚风骨、重情义、尊学术……风从海上来,带来山大教授的青岛往事。1月15日下午,岛城文史学者、作家刘宜庆携新作《山大的故人们》在青岛良友书坊·塔楼1901举行了题为“到处为家不是家”的新书首发分享。刘宜庆及高建刚、赵夫青等受邀嘉宾与岛城众多书友分享了山大教授的故事:一座大学,一群文人,一些往事,一段辉煌。

《山大的故人们》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带领读者回望当年在青岛的山大教授们:杨振声风流倜傥,赵太侔沉默寡言,闻一多热情如火,梁实秋冲淡温雅,老舍风趣幽默……还原了大师们在青岛的时光,以详实的史料,温润的文笔,勾勒出大师群像与神采。尚风骨,重情义,尊学术……风从海上来,带来山大教授的青岛往事。

世事多变迁,疑是故人来。著名文艺评论家、原《青岛文学》编审、青岛市现代文化学会会长、《青岛大百科全书》总编纂赵夫青谈及《山大的故人们》是“青岛文脉”系列的第二部,正与其编撰的《青岛四十年代诗选》一脉相承,在他编撰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山大的传统对四十年代诗人的影响。赵夫青回顾了青岛经历的两次文化高峰都是山大留下来的,分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1930年至1937年、五十年代中文系“四大金刚”历史系“八马同槽”,这期间因社会变动、外族入侵,经历了第一次断崖式变化,七七事变后大学南迁,直至抗战胜利后的复校;此后1958年山大搬回济南,彻底斩断了山大与青岛的联系,这是第二次断崖。赵夫青表示,这本书是刘宜庆的怀人之书,刘宜庆多年来对青岛知识分子有所关注,对西南联大的研究更多,此次“在创作时结合历史,并调动文学文笔,很亲切自然,叙述娓娓道来,故事引人入胜”。

山东大学留在青岛的文化年轮,至今仍镌刻在城市的基因中。而那些流过历史的似水年华,又映出了哪些匆匆的身影?虽说“到处为家不是家”,但总有些抹不去的记忆,成为彼此的念念不忘。首发式现场,刘宜庆生动讲述自身创作经历的同时,也带书友们回忆了山东大学的历史起点,分享了他所搜集到的宝贵史料和部分山大教授、学者们的逸闻趣事,其中有从未发布的非常珍贵的照片资料。

作为媒体人,怀揣“打捞历史”的责任感,刘宜庆致力于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研究人文青岛。平时他注意积累素材,把相关学者的日记、书信全收集起来,利用工作闲暇读日记、书信、年谱、传记,边读边记笔记,积累了大量素材,笔耕不辍,他著有西南联大三部曲、百年中国三部曲、《青岛风物》《青岛文化地图(续篇)》等16部。从西南联大相关书籍的出版,再到山大故人们的往事追忆,刘宜庆追溯着学者们的历史目光,也不断发现着新的历史痕迹,并从中寻找到自己的文学切入点,重构一段历史风云。

山东大学留在青岛的文化年轮,至今仍镌刻在城市的基因中。青岛市作协主席、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院长、《青岛文学》主编高建刚表示,青岛的文史研究走在全国前列,是相关部门、众多文史学者、作家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刘宜庆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通过对各种资料、思想的挖掘,从人物及文学事件的联系,使之立体地串联起来,是这本书的特点。刘宜庆通过占有资料,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东西,很难得。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杨洪勋教授讲述了山大与青岛、与海大的渊源,认为书中的山大故人们都指向鱼山路五号,这成为青岛文化的“富矿”。山大是文学重镇,依靠山大,青岛与中国文学大圈子产生了丝丝缕缕的关系。刘宜庆写作本书既有史学家的扎实功底,又有文学家生花的妙笔,兼具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

良友书坊文化机构创办人、青岛文学馆馆长臧杰介绍说,在青岛关于文脉、山大的研究是显学,目前有四本书待出版。

《青岛文学》副主编、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副院长、青岛市作协秘书长张彤表示,一直关注刘宜庆的创作,很佩服刘宜庆二十多年对西南联大学人的持续关注,他资料积累很多,形成了自己判断的依据。张彤谈到刘宜庆书中的山大故人童书业,是自己浙大中文系的女班主任童教英的父亲,从班主任的教导中他深刻体会到——做学问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吸引我们的是知识那种逻辑。

新书分享签售会及讲座历时三个多小时结束,众多书友表示受益匪浅,他们手捧书香,一览山大故人们的风采。这份袅袅书香也将温暖着青岛这座城市,使城市更具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