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磨一剑!全国首家国家级刺参良种场落户青岛

2022-01-28 22:16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74544)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李红梅

  1月2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批准3家单位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其中,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刺参良种场”,成为全国首家国家级刺参良种场。

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刺参良种场

  海洋是青岛的特色所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高地。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刺参良种场获批后,将在加强我国刺参良种选育和品系培育、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动青岛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擦亮刺参产业“芯片”

  刺参作为我国第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的代表性品种,已经形成以山东、辽宁、河北沿海为主产区,以南北接力形式延伸到闽浙沿海的刺参增养殖产业群,年产值近600亿元。其中,青岛市刺参养殖面积6万多亩,年产量近3万吨,苗种产量约4亿头,养殖业年产值近50亿元,为青岛市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刺参养殖产业面临病害频发、夏季高温、优质苗种供应不足等问题。“种质是养殖产业的芯片,规模化培育抗逆良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廖梅杰透露,目前我国共审定6个刺参新品种,良种规模化制种能力不足,良种覆盖率不到55%。

  为推动刺参产业健康发展,国家新批建了3家国家级刺参原种场,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保存原种种质资源,培育原种亲本。

  申报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有10个“一票否决”项,其中,申报对象为经国家认可推广并取得经营权的品种、持有《不动产权证书》、场区面积50亩以上等至关重要,卡住了不少单位。

  自2006年起,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为技术依托,通过“产学研”合作,打造出现代完备的良种选育平台,于2018年培育出我国首个抗病刺参新品种“参优1号”。 该新品种具有抗病、耐高温特性,苗种价格比其他同类产品高出近30%,仍供不应求。目前,“参优1号”在国内的耳状幼体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2021年,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获批50亩土地,用于规划建设高值化水产品育种和生态养殖创新示范基地,该项目将采取“学校引导、校企合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化运作”的建设模式,预计项目研发成果产业化转化后,年可形成鲜活海参苗种百万斤生产规模。

  “我们历时12年培育出‘参优1号’新品种,困扰多年的土地问题也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解决了。获批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刺参良种场,是16年磨一剑,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青岛瑞滋集团总经理范瑞用感慨道。

范瑞用展示刺参亲本

  据了解,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刺参良种场获批后,将重点开展保存和选育种用遗传材料和亲本、为水产苗种繁育单位提供良种亲本等工作,可与国家级原种场互为补充,在加强我国刺参良种选育和品系培育、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动青岛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种业里的“专精特新”

  作为一家集刺参良种研发、培育、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企业,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西海岸新区琅琊镇陈家贡湾畔,是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之一。该公司总投资2.6亿元,占地面积2062亩,育苗水体9.6万方,养殖面积1500亩,确权海域面积4816亩,年供应优质刺参苗种40万公斤、鲜活刺参20万公斤,核心亲本保种规模达到6万头。

  近年来,青岛瑞滋集团聚焦刺参种业,围绕种质保存、创新与利用,通过产学研合作着力打造国内海参种业旗舰企业。公司先后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课题等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相关成果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先后荣获“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中科院海参规范化养殖示范基地”“青岛市海参苗种选育及健康养殖基地”“青岛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青岛市海参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青岛市刺参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等荣誉称号,并顺利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刺参“参优1号”新品种的规模化扩繁,不仅提高海参养殖产业的良种覆盖率,也为提高山东刺参苗种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获批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刺参良种场是一个新起点,我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砥砺前行,为海参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范瑞用表示,青岛瑞滋集团将围绕提高良种单产、保障市场供应,完善海洋水产种业创新中心功能,规划建设高值化水产品育种和生态养殖创新示范基地及海上保种基地。

范瑞用在苗种选育车间展示刺参亲本

  目前, 青岛瑞滋集团与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培育的出皮率高的“琅琊青1号”和多刺抗病的“参优2号”新品系进展顺利,有望在未来3-5年继续获批国审水产新品种1-2个。

       建设“蓝色种都”

  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青岛是中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拥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近30个国内一流海洋科研教学机构,占全国1/3以上。全市有海洋科技人员5000多名,占全国海洋科技人员的30%以上,涉海两院院士20余位,占全国总数近70%,在水产苗种创新培育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范瑞用(右)和廖梅杰在刺参苗种扩繁车间

  近年来,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水产种业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渔业产业基础强及海洋科研力量突出的优势,大力推动水产种业振兴。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在青岛建成运营,全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工作推进会在青召开,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种业分会、牡蛎分会,全国三倍体牡蛎产业联盟先后在青岛成立,竭力打造全国海洋渔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平台,推动青岛市水产种业“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先后累计培育国家认定的水产新品种60个,占全国总数1/4以上,三倍体牡蛎、墨瑞鳕在全国苗种市场占有率超过70%,“白玉参”、“黄海系列”中国对虾、“海大系列”长牡蛎等品种受到业内高度认可;出台《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大力培植创新型、领军型水产种业龙头企业,为青岛市水产种业链条式、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目前,青岛市创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2处、省级原良种场21处,成为全国重要的水产种苗研发和生产基地。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海洋渔业处副处长王亚楠表示,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立足海洋强国战略、水产种业振兴等国家使命,把握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机遇,继续发挥青岛市在蓝色种业的科研优势,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大力开展水产良种研发创制,围绕刺参、牡蛎、凡纳滨对虾、大西洋鲑等重点养殖品种,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核心应用技术、战略前瞻技术等重大技术攻关,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资金支持,推动高端人才聚集、前沿技术突破、优质项目转化、核心企业壮大,支撑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和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立足青岛、瞄准全国、面向全球建设“蓝色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