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拼搏,中国冬奥首金背后还有哪些秘密?

2022-02-07 14:4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8446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特派记者 杜金城

2月5日晚,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斩落了北京冬奥中国首金。精彩的表现不仅令人拍案叫绝更是提振了国人士气。武大靖冲过终点的霸气挥拳,范可新的泪洒赛场。这些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过,回看中国队夺冠的过程绝非一帆风顺,甚至称得上是波折不断。很多人甚至在冷静下来后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在半决赛和决赛间连续调整阵容?他们又是如何顶住压力拿到首金?这些问号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重压之下夺冠靠的是勇气

短道速滑队拿到的这枚混合接力金牌对于中国体育代表团有多重要?或许要到本届冬奥会结束那一刻才能体现出来。但能够顶住巨大压力拿下首金,短道速滑队的勇气与决心可见一斑。难怪网友对他们的评价是: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

短道速滑混合接力是北京冬奥会新设的比赛项目,也是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项目的首枚金牌,更是首个比赛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的冲金点。可以说,几亿人的目光在这个夜晚都聚焦在首都体育馆,聚焦在冬奥短道速滑的赛场。武大靖和他的队友们肩头的压力可想而知。

中国队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半决赛未能进入前两名。他们在比赛中被对手阻挡,比赛结束后,全场一片寂静,现场很多记者已经奔向混合采访区,准备等待失利出局的中国队。但中国队教练组与队员都没有放弃。他们和现场观众一起紧张地等待裁判的最后判决。队员紧紧站在一起互相鼓励着。当裁判最终判定美国队和俄罗斯奥委会队犯规,中国队跻身决赛的判罚时,全场迸发出一声欢呼。中国队队员们激动地相拥庆祝。

决赛中,匈牙利队和加拿大队因摔倒双双退出冠军争夺,一度大幅领先的中国队在最后两圈险些被意大利队追赶上。最后关头,平昌冬奥会冠军武大靖奋力守住领先位置,以“刀尖优势”取胜。,这就是勇气与实力的体现。

关键时刻变阵靠的是智慧

中国短道速滑队能够在北京冬奥为中国代表团打响“头炮”,背后很多人付出巨大努力。而来自韩国的两位教练金善台、安贤洙绝对功不可没。尤其是曾经的短道速滑传奇巨星安贤洙,他曾和武大靖同场竞技,如今作为中国队的技术教练,他对于队伍的帮助可是非常大。

索契冬奥会上,武大靖曾和安贤洙在500米和1000米等比赛中同场较量。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男子500米决赛,武大靖最后时刻被对手反超,安贤洙最终夺冠,武大靖遗憾地获得银牌。如今两人兜兜转转成了师徒,不仅训练中,两人经常交流,生活中也成了好朋友。更难能可贵的是,安贤洙在训练的时候会不时地脱下外套,和队员们一起滑。他的能力与经验足以帮助中国队迅速成长。

半决赛时,中国队调换出场阵容,这是主教练金善台与教练组成员商议结果。范可新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的状态不算特别好,并且作为老将,她的体能不足以支撑高密度比赛。所以金善台在半决赛中果断作出调整,用张雨婷替下了范可新。而决赛中,老将范可新不仅重新回归而且发挥出色,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这一变阵也被看作中国队夺取冠军的关键一招。

中国队教练组的智慧还体现在对老将曲春雨的使用上。作为曾经参加过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老将,曲春雨最近几年在个人项目上的表现不算特别突出。在本赛季四站世界杯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曲春雨也没怎么获得出场机会。但是,在5日晚的比赛中,曲春雨是中国队女选手中发挥最稳定的一位。教练组始终对她报以最大的信任,而这位老将也用稳定的发挥给予教练组回报。

坚持走出困境靠的是团结

中国短道速滑拿到的这块金牌绝不仅仅是短道速滑队的胜利,也是中国冬奥代表团的“开门红”。武大靖夺冠后激动地说:“从平昌到北京,虽然金牌都一样,但意义不一样。在平昌我只是激动,但在北京,不仅是激动,更具有意义!这是我们‘开头炮’,打响了,让我们更加期待后面的比赛,中国健儿们再传捷报。”

赛后,老将范可新哭了、武大靖几度哽咽。“团队力量”成为最多被短道速滑队队员提起的词,大伙不约而同地将夺冠的关键归于“团队的力量”。“我等这块金牌等了太长时间,我永远都相信团队,从我进国家队那天开始,我就永远相信队友。我觉得团队的力量最伟大,我们今天上午还在磨合,还在训练,还在研究怎么能更好,能够夺冠要感谢的人太多了!”老将范可新几度哽咽。

作为团队的主力,在赛后采访中,武大靖开口第一句话就哽咽了:“等了四年。”武大靖表示,这四年自己经历了很多,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感谢团队没有放弃,感谢家人鼓励支持,也感谢自己从未放弃自己。

短道速滑一直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冬奥会中的优势项目,自从杨扬2002年在盐湖城冬奥会上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首枚冬奥会金牌后,短道速滑一直就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主要夺金点。在中国冬奥代表团已经获得的13枚金牌中,有10枚金牌是来自短道速滑。这次,他们四年磨一剑厚积薄发,为中国队再次取得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期待这个团队在后面有更加出色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