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这样干|青岛市北着力推动“七个创新突破” 全面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

2022-02-17 14:2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788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2月1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青岛市市北区第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市北区委书记高健代表中国共产党青岛市市北区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中重点部署了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将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老城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为主线,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勇于创新实践,聚力实干担当,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开放引领、城区管理、文化传承、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七个创新突破”,全面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奋力谱写市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产业转型

(一)聚力产业腾笼换金鸟,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实现创新突破

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构建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引领,航运贸易、商务商贸、现代金融、都市工业、医养健康、文化创意为重点的“2+6”特色产业体系。做强总部经济集聚高地,培育升级本土总部企业,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国企、优质民企等区域性总部。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加速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航运贸易产业,以B2B对外贸易为主攻方向,引育航运服务、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交易等,实现贸易总额五年翻一番。商务商贸产业,做强信息服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传统商贸提档升级、新零售创新发展,批发和零售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20%左右。现代金融产业,重点发力供应链金融、创新保险等领域,打造青岛新金融中心,5年内新增金融企业100家以上。都市工业,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为重点,推动工业“回城”、制造“上楼”,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医养健康产业,围绕医药贸易、医疗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催化提升新医养产业,打造智产结合的国际化大健康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壮大邮轮文旅、服装设计等特色产业,做强MCN、短视频等新媒体产业,打造国家级文化创新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新动能蓄势崛起。

建设创新创业高地。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各要素加速流动、融合发展,5年内新引育“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0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持续扩大研发投入。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激励创新创造。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培土、产业梯队人才培育、青年潜力人才集聚三项工程,5年内引进各类人才13万人,全力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人才友好型城区。

加快项目招引和本土企业培育。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顶格推进、咨询评估、考核激励等一揽子机制,强化土地、资金等全要素保障。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协会作用,专业化招商引资。充实加强招商力量,建立招商指挥部,与招商机构开展合作,提高招商质效。坚持内培外引并重,鲜明支持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二次创业,营造本土企业蓬勃发展、招引企业竞相入驻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城市更新

(二)聚力构建“两带三区”发展布局,在城市有机更新上实现创新突破

做强胶州湾东岸滨海滨河产业带。坚持聚湾强心、内涵发展,打造港产城融合、陆海河联动的黄金岸线。邮轮港区加快更新改造,充分发挥枢纽辐射作用,集聚航运、贸易、金融、科创、文旅等高端要素,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港和高品质滨海休闲活力区,邮轮港区启动区基本建成。胶州湾东岸18公里海岸线、7公里李村河岸线深度融入青岛环湾都市区建设,形成联通邮轮港区与中车智汇港、欢乐滨海城、大健康、新材料、郑州路TOD等区域的产业发展轴带,带动全域产业战略转型。

规划山东路重庆南路商务商贸产业带。坚持协同南北、联动东西,打造“四新”荟萃、四方通达的商流主轴。汽车贸易大道加速转型升级、集约利用土地,以新能源、高端品牌销售和汽车后市场等贸易板块为主导,完善物流、金融、研发、高端商务等功能配套。串联大数据产业园、生物科技创新园等产业园区和沿线商务楼宇,集聚发展商务服务、高端商贸、科技创新业态,延伸融入香港中路山东路总部经济集聚区,打造加速转型发展、创新要素集聚的中部发展隆起带。

更新发展“三大片区”。历史城区,以保护、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导,持续推进6个历史街区保护利用,改造提升台东、啤酒街,重塑产业与空间关系,重聚历史城区人气,让老里院焕发新生机,打造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文化客厅”,成为全国历史城区更新典范。老四方工业区,以空间格局、产业重构、环境修复、民生改善为着力点,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带动低效用地再开发,依托产业基础推动都市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加快布局,建设工业焕新的“创新四方”。青岛中央商务区,以商务楼宇提质升级、地上地下一体开发、服务配套整体提升为重点,推动CBD、新都心、浮山后提升发展能级,打造高品质创新社区、特色人才街区,集聚高端商务业态、高层次人才,打造楼宇一流、产业一流、景观一流、服务一流的“商务中心”。“三大片区”坚持联动周边,实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整体提升。

关键词:开放引领

(三)聚力建设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创新突破

拓展开放广度,推动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依托中日、中韩海上快线,推动空海联运、保税物流等项目,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补。做大做强山东国际航交所、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做实做优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吸聚全国外贸企业,争创山东省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服务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展交通航运、涉海金融、船舶管理等重点产业。做优邮轮旅游特色品牌,打造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密切与沿黄流域城区交流合作,拓展腹地空间。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优势产能国际合作,带动技术、装备、劳务走出去。

深化改革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以高水平制度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更好匹配服务全区发展战略。推进土地、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赋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升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大力营造尊重、支持、保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设身处地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想问题、定政策、优服务,支持企业家发挥城市发展生力军作用。统筹推进就业、教育、健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彰显服务温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开展服务企业“温情行动”,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创业者和企业家办好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关键小事”。健全企业吹哨、专员报到、部门响应服务体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建成“一刻钟政务服务圈”。

关键词:城区管理

(四)聚力打造精美城区,在提升功能品质上实现创新突破

全面升级城区功能。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加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市政交通设施,服务地铁线路建设,新改扩建23条道路,新增停车位8000个以上,开放共享全区经营性停车场,实现道路更通畅、出行更便捷。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周边街区、线路管网、便民服务场所等综合提升,让品质在家门口升级。系统梳理、精准施策,基本解决城建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建强指挥体系,打赢征迁攻坚战,提高专班运行、资金保障、督导考核等制度效能,用活市场力量,打通机制堵点。

精细推进城区管理。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健全网格化、精细化、数字化综合执法平台,建强基层执法队伍。攻坚违建顽疾,依法拆违50万平方米,开展违建治理示范楼院创建,实现存量违建基本清零、新生违建动态清零。长效推进市容秩序“十乱”整治,系统提升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街道+平台公司+头部物管企业”模式,破解开放式小区物业管理难题。推进垃圾分类智慧化、常态化,实现生活垃圾100%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精心建设美丽城区。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改,能源企业全面完成“煤改气”,推动“双碳”目标落地。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一河一策”精准整治李村河等12条河流,土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严格落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善噪音、油烟等长效治理机制。大力开展公园绿地建设行动,高标准整治11座山头公园,高水平做好山体绿化、环山通道和配套建设。加快实施绿道沿线公共空间改造,精心打造景观亭、公厕等服务设施。用好边角零星地块见缝插绿,新建一批口袋公园。

关键词:文化传承

(五)聚力传承百年青岛文脉,在建设文化强区上实现创新突破

焕发红色文化光彩。传承好、发扬好市北作为青岛党支部旧址所在地、青岛党组织初心发源地的独特红色基因。活化利用青岛党史纪念馆及全区红色文化资源,面向党政机关、大中小学等开展参观、研学、培训,打造可观、可学、可感知、可参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情境教学基地。

涵养精神文明气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规范化、常态化用好区委讲师团、百姓宣讲团等宣讲骨干。扎实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市民、最美人物等评选活动。培育打造便民志愿服务、公益集市等志愿品牌。

激活百年文化资源。做强“十大百年历史文化IP”,推动“青岛海云庵庙会”申报国家级非遗,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德国文化周等品牌节会。加强博物馆建设,发展“城市博物馆群落”。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争创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高质量办好邻居节、群众文化艺术节、青年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给。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市北”。

关键词:民生保障

(六)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在走出共同富裕市北路径上实现创新突破

教育事业提质培优。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推进已规划未建学校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位9000个以上,实现学位供需总体平衡。扩大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深化衔接教育改革,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加强与知名高校合作,推进集团化办学,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强化教育督导,持续做好“双减”工作。

公共服务提档升级。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深化健康市北建设,公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加快构建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养老社区,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支持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发展银发经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5年内公益性健身设施达到1100处以上。

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前移救助关口,完善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制度。健全妇女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健全助残扶残服务体系,依法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筹建政策性住房1万套以上。

关键词:社会治理

(七)聚力推进现代化基层治理,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实现创新突破

构建“基层治理服务圈”。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老城特点的现代化治理新模式,争创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实行网格化管理“1+N+22”一网统筹工作机制。

打造数字赋能“城市云脑”。加快数字孪生市北建设,统筹集约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公安、城管、应急等重点领域应用上线,打造智慧城市的场景化感知体系。搬迁建设人工智能、5G赋能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推动服务“上云”,打造标准化、数字化、智慧化市民中心。强化数字为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建设智慧社区、街区、园区,打造数字化惠民服务体系。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充电设施等新基建项目,争创全国融合基础设施示范区。

筑牢安全稳定“一排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做好信访工作,切实为民解难。打造“温心市北”,强化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建设法治市北,建设平安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