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退休!“理工男”的浪漫自始而终

2022-03-13 08:57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78056)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李红梅

  3月12日下午,周厚健在海信大厦参加了一个简短的“信印”标志揭幕活动,表达海信对“诚信”至高无上的尊崇,随后在海信集团每月例行的经营工作讲评会召开之前,宣布自己已辞去集团董事长职务,正式退休,董事会已选举原副董事长林澜接任董事长。然后,他与参会同事告别,离开海信。

  没有鲜花没有红毯,没有标语横幅与隆重的大会,只有依依惜别的同事情谊和长时间的致敬掌声。一个企业家退休,总是留给后人评说。在周厚健身上,有一种理工男的浪漫:对技术的偏执,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对退休的“不纠结”,对“人退股退”的不贪恋……

“技术立企”的理工男

  公开资料显示,周厚健1957年8月13日出生于烟台牟平,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子系。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周厚健被分配到青岛电视机厂,此后便一直在“电视”领域摸爬滚打。

  周厚健在车间干过技术员,在工艺科干过研发、副科长、科长,1987年晋升为青岛电视机厂厂长助理,1992年升任青岛电视机厂厂长,拥有了在电视机领域施展拳脚的机会。

  1994年8月,37岁的周厚健升任青岛海信电器公司总经理。同年8月29日,青岛电视机厂变成了青岛海信集团,周厚健“以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资本与市场”的观念,正成为企业界时髦的话语。

  上世纪90年代,海信确立了“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战略。周厚健意识到,如果没有核心技术,海信就只能是一个加工企业。他前后一共赴日考察100多次,学习先进技术。此后,海信对于技术的追求、品质的坚持,从未改变。

  “产品质量就是人品。”周厚健在海信内部曾多次说过,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因为质量过硬,海信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量颇佳,在国外市场也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声名远扬的青岛制造业“五朵金花”之一。

  2000年3月,随着海信集团实行决策层与经营层分离的措施,周厚健成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真正开始掌舵这家“黑电”领域的头部企业。当时,周厚健4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阶段,他不再将生产电视机作为海信唯一发展方向,开始在多个领域全面出击。

  2000年,海信进入芯片研发领域,从零开始,忍受了4年多只有投入、没有成果的寂寞。2005年6月,海信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结束了我国年产7000万台彩电却无“中国芯”的历史。

  2015年,周厚健又在业内创新性地提出打造从家庭到社区到城市的全场景智慧新生活,让海信在“新基建”与“物联网”的大潮中抢占了先机。

  2021年海信完成混改后,周厚健出任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周厚健获评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被记一等功奖励。

“我最多不会干过65岁”

  企业家终归要面临退休的问题,对此,周厚健“看得很清楚”,也很“坦然”。

  早在2015年,周厚健便表示:“我今年58了,还有两年退休,我已经想好了到点就退。”“新陈代谢是必然的,得承认年龄是变革的障碍,年轻人上来,变革的力度肯定比我们更大。”

  周厚健坦言,一般来说,恋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自知之明,另一种则是能力很强,其他人都不行。“对于海信和我来说,离了我,即使我突然因为什么问题或原因离开了,海信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波动,因为海信的重大决策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决策。”

  对于接班人选择,周厚健曾透露,海信选拨人才的标准有四项,即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凝聚力和专业能力,专业可以弱一些,前三项不能弱。一个没有学习能力的人在当今时代很难获得知识上的支持;管理能力方面,海信更强调管理是一个民主决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拍板,而是要能吸取大多数人的意见,能够与更多的人合作;凝聚力则更多表现为亲和力,没有亲和力的人,是无法带领团队成员实现目标的。

  2016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延长周厚健退休年龄,退休时间不定,主要看身体状况。理由是“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和财富的延续,也有利于海信的持续发展”。

  “按照青岛市国资委对管理干部的要求,65岁是退休年龄。我最多不会干过65岁,我不会拖时间。”周厚健曾表示,退了之后不会再管这管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

  如今,即将年满65岁的周厚健如愿退休。

接任者一直主管海外业务

  接任者林澜,出生于1958年,经历了西门子咨询公司、科龙电器副总裁等职后,因海信集团收购科龙电器,成为海信集团副总裁,并一直主管海信集团海外业务。

  2009年8月,海信国际营销单月收入首次突破1亿美元,当时主管国际营销业务的海信集团副总裁林澜激动地给全体国际营销将士写了一封感谢信。

  在2021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上,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澜表示,这些年来,海信在海外从寂寂无名到成为海外消费者最熟悉的中国品牌,从统计表中的“others”到电视全球第四,在中国、日本、澳洲市场占有率第一。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中,海信成长为一家不折不扣的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了54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11个研发机构、18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从市场国际化、到制造当地化、到研发本土化,一直在接连收购外国企业且连续成功,已经完成了从出口到并购、从输出产品到输出管理的国际扩张升级之路。

  2021年,面对经济下行、家电市场萎缩叠加海内外疫情的多重因素挑战,海信集团继续保持两位数的稳健增长,营业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历史新高。其中,海外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33%;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42%,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爆发力;海外自主品牌收入占比突破80%,充分体现出国际化成绩单的含金量。

  海信“大头在海外”的战略,正在逐步成为现实。2022年, B2B产业出海成为海信更加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