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生还是不生:是,也不是女性的选择

2022-03-17 10:52 光明网阅读 (155493) 扫描到手机

光明网评论员

日前,江苏省统计局公布的一项统计信息显示,当地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在对出生人口数连年下降的归因中,将“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列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另外两个因素也与女性相关。该报告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质疑如此归因避重就轻、简单粗暴。事后,尽管江苏省统计局作出回应称“数据没问题,结论说法不妥”,但由此引发的争论仍在发酵中。

生还是不生?确实是女性的选择。毕竟,无论生育还是养育,女性都是主要甚至唯一的承担者。她们的生育意愿、动机以及对生育成本的预估等,直接决定她们的生育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受益于过去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女性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并实现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更充分的劳动参与意味着更大的经济自主权和生活选择权,这其中当然包括生育自主权。

客观地说,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确实会导致少生或者不生。但在条件输入和结果输出之间,并不是一键推导的关系,而是有着一套复杂的发生机制。而恰恰是在报告中被省略掉的这一整套发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女性的家庭职业动机,包括生育决定。比如,职场中的性别歧视、不支持育儿的工作制度、传统的家务劳动性别分工等等。由此说,生还是不生,是家庭的选择、社会的选择。

职业发展与家庭照料的冲突,确是影响女性生育决策的关键因素,但冲突缘何产生并激化到抑制女性生育意愿,似乎才是在低生育率持续的背景下,更应关注的问题。忽视家庭、社会、文化层面的诸多因素及复杂影响机制,而将“生还是不生”的问题过度简化为女性“家庭or事业”的二选一,有失偏颇。若此,就不能解释近些年来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与低生育率长期并存的现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将继续提高,甚至与男性齐头并进,这是必然趋势。因此,必须摒弃将女性受更多教育与实现更充分就业视作生育率回升障碍的观念。与其过度解释生育决策中的女性动机,不妨更多解码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难题,引入性别平等和发展的视角,出台一系列家庭友好的公共政策,切实缓解女性平衡职业与家庭的压力,释放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其生育意愿。近年来,不少省份出台延长女性育儿假、发放育儿现金补贴等措施鼓励生育,初衷良好,但这些举措在多大程度上能让女性真正受益,减轻其自身的育儿负担与成本,值得再评估。

在这场公共讨论中,人们更多聚焦的是女性的“妈妈”身份,但作为“能顶半边天”的女性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意味着更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以及更大劳动潜能的发挥,这对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女性的双重身份同等重要,如果职业与家庭间的平衡处理得当还可以实现良性互动。我们在看到女性“母亲”身份的同时,她们的另一重身份也值得且必须被“看到”,她们在物质生产这个场域中所创造的成就同样值得被认可和尊重。在类似的公共讨论中,或需重新审视潜意识中“厚此薄彼”的观念。

一份报告缘何引发如此大面积的讨论?戳中的社会情绪不久或将平复,但情绪背后传递的诉求和信号,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