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 | “小巷总理”,芳华二十六

2022-04-29 21:0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976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芳 实习生 辛巧 张津硕

“去年之前,我还是青岛最年轻的居委会主任,今年被‘赶超’了,崂山区有居委会主任比我还年轻。”岳晓露,1996年10月出生在青岛西镇,她喜欢扎一个马尾,卷翘的睫毛下忽闪一双会说话的眼睛。2018年,22岁的她当选为居委会主任,工作的地方是青岛的老城区——八大峡街道西藏路社区,0.152平方公里的辖区,166座单元楼,5311户,11666名居民。

帮居民解答问题

防疫常态化的社区管理,城市更新攻坚战中的旧楼改造…每一项工作都像不断升级通关的“游戏难关”,且看芳华二十六岁的“小当家”如何应对。

二十多天的“谈判”

4月27日下午,身穿牛仔服的岳晓露急匆匆赶回办公室,她和一位同事刚刚送一位老人打完疫苗。

老人户口在西藏路社区,现居住西海岸,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一直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电话沟通时,老人告诉岳晓露想回西藏路接种疫苗,因为在西海岸住的地方不熟悉,儿女们又要上班,没人陪她去打疫苗。岳晓露爽快答应,在约定的时间,她和同事在隧道口等着老人的孩子上班路上把老人捎过来,带老人打完疫苗后,又跟老人的孩子联系,把老人送回约定地点。

这位没接种过疫苗的居民,是岳晓露所在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打了几百个、几千个电话排查出来的。

岳晓露刚回到办公室,还没等喝口水,一位楼长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她办公桌后面的沙发上。

“岳主任,二楼、三楼不接电话呢,怎么办?”

“这事都拖了20多天了…”说出这话后,两人短暂都沉默了。

电脑上的笑脸贴,工作的解压

岳晓露和楼长讨论的楼座是一座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老楼,下水管生锈经常堵塞,一楼污水横流,一投下水就要停水好几天,楼上楼下居民意见很大。

小小一根上下水管道的更换,本来是出于便民考虑,可没成想竟然协调了一个月。

先是在确定用哪家施工队的问题上,楼上有一个做工程的大叔比较专业,岳晓露和楼长前后找了好几个施工队,直到严谨的大叔敲定了其中一家。工队确定了,岳晓露和楼长又跑房管局查当初的工程图,确认管道的走向,发现这个楼建在花岗岩上,如果一旦打开地面,发现没法施工的话,施工队就要撤走了,那水管没有修成,费用也就没人出,打开的路面就没法回填了。

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样吧,”协调现场,岳晓露脑子一转,提了一个方案:“这个楼正好属于今年城市更新老旧楼座改造的范围内,如果打开地面发现真的不能修,到时候协调改造的施工队帮忙给回填一下。”

好了,眼看一个个问题都解决了,动工时间也定在4月30日,曙光就在眼前,谁知又出麻烦了:施工队提前做了一下更换上下水管的预算,每户大约千余元左右。几户房子是租户在这住,房东拒不缴费。

“一楼堵了跟我们家有什么关系…”房东态度强硬。

“水是自上往下流的…”还没等岳晓露说完,对方就挂了电话。

“租户说,如果房东实在不交,他们就先交上,毕竟一停水谁都不方便。”为了协调几方意见,楼长也是跑断了腿。

“定了30号开工不是,那不等了,开工吧。”岳晓露果断地回道。

鼠标垫上写着“保持开心”

琐事一箩筐

送走楼长后,岳晓露的办公室里不断有人进进出出,有大爷要找派出所咨询事情,岳晓露接过他的材料一看,需要去其他辖区的派出所解决,耐心地为他复印好几份材料,告诉他前往的地点怎么走。

坐在大厅里剪核酸贴的同事喊她:晓璐,给我拿个袋子,我这剪得贴太多了,要溢出来了。

办公室里电话铃不断,四部电话都响起来的时候,简直有点像菜市场的呱噪声,“请问是居委会吗?我想订份报。”“岳主任,我门上这个锁不好用了…”“我订的牛奶今天没送,怎么办?”

岳晓露接着一个又一个电话,耐心地为他们查找相关的联系电话,在她的电脑上,有一张自制的社区服务电话表格,上面的服务内容似乎和她的工作没有太大“关系”:修锁师傅、家政、五金店、送奶负责人、水电师傅、热水器师傅、饮水机师傅、防盗门经理等等。

小电动车,走街串巷的好帮手

自制的服务电话表格:送奶、开锁、热水器修理等电话信息

西藏路社区住的多是老年人,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事,不知道怎么查询电话,经常一个电话就打到居委会了,“这里是114,又是万能服务台。”岳晓露笑着说。久而久之,她将这些信息整理成一个自用表格,每次都帮叔叔阿姨们查询到位。

“大爷,是7152,不是715…”

“大爷,您先别挂,先别挂!” 电话那头的大爷耳朵有点背,岳晓露扯着嗓子喊,“号码记得不对,最后一位是2,是7152,7152…”岳晓露将“7152”这几个数字喊了十几遍后,电话里的大爷依然自顾自地重复道“715”。

一个简单的查号电话,打了足足十五分钟,直到确认老人记对了电话号码,岳晓露才松了一口气。“你住几号楼,大爷?”岳晓露拿出办公桌旁边的小本子,掀开空白一页,写道:“×号楼×单元,大爷,耳朵听不清,要办保险…”

这个小本子上记录的信息密密麻麻:××大姨,×号楼×单元,偏瘫,丈夫和本人都退休;×号楼×单元,本人糖尿病,丈夫去世,家庭困难;×号楼×单元,儿子低保,老伴去世,癌症自费每月1万多元;×号楼×单元,两口子都是老党员,大爷是市级模范,两人都有大病…

2018年2月,岳晓露22岁,这个扎马尾辫的居委会主任刚上任就活力满满。她拿着小本子,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去拜访,0.152平方公里,166座单元楼,5311户,11666名居民,她用脚步去了解。

西藏路社区是个地道的老城区,几乎全是七八十年代的老旧楼院,没有物业,而且残疾人多,低保户多,老年人多,老龄化非常严重。

经过一遍摸排,哪户老人什么情况,她基本上有了了解,于是便有了记录在本子上的那些文字。时间长了,走动得多了,这些居民的情况就记在了心里,小本子只用做辅助工具了。

社区里有一位孤寡老人,一辈子无儿无女,今年89岁了。老人性格比较孤僻,基本不出门,和邻居们几乎都不来往。逢年过节社区发放物资时,岳晓露都亲自给他送去。“刚开始只能站在门外,后来可以到屋里站一会,最后可以坐在屋里了,待遇在一点一点提升。”岳晓露开玩笑地说。

老人手机存的电话号码不过四五个,岳晓露的算一个。“大爷有一天送我到门口,神情沮丧地说:你要记得接我电话啊,如果哪天我发生意外了,第一个会打给你。” 那一刻,岳晓露眼泪差点掉出来,面对这个在孤独中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她愿做一道被信任的微光。

岳晓露随身携带两部电话,一部电话是自己的,一部电话是社区配的,“光自己的那一部电话,都不够接的。”岳晓露把手机上拴上挂绳,走哪儿都挂在身上,寸步不离,“不带别的可以,不带手机可是万万不行。”

人情和事理

4月28日凌晨4点半,闹铃刺破安静的凌晨。

岳晓露从床上一骨碌爬起身,今天7点开始社区要进行第十轮的核酸检测,她需要在5点半到达单位,搬运物资、搭帐篷。

早上7点,核酸检测点的工作准时运转。

在核酸检测点整理物资

“亲爱的邻居,我们第十轮核算检测开始了,还没有做核酸上快快下楼吧,我们的小贴贴上有小风筝,让它陪你一起过五一吧。”

“快来咨询我把,60岁以上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叔叔阿姨,今天接种第一针,我们车接车送,还有爱心企业赠的大礼包…”

核酸检测点上,两个小喇叭发出甜美的嗓音,它们一个被放在车顶,对着对面的小区“喊话”,一个被绑在搬运物资的手推车上,对着排队的人群不断重复着。

小喇叭的广播是社区工作者提前录好的,虽然是一些相对硬性的规定,但是加上了“小贴贴”之类俏皮的话语,使得现场氛围一下子轻松起来。

岳晓露身穿蓝色的二级防护服,站在安全线外维持秩序,不断有大爷大妈上来和她打招呼。

“岳主任,你看我这个健康码,怎么显示只做了7次核酸,我明明做了9次啊。”一位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大爷询问,手机上的信息他有些看不懂。

老人看不懂手机上的健康码信息,岳晓露帮解答

岳晓露接过大爷的手机仔细查看,大爷说的数字7出现在核酸检测信息查询这一栏旁边,“大爷,这个7代表7天内有核酸检测记录,如果是黄色,就说明7天内没有进行核酸检测。”原来是一场乌龙,大爷心满意足地转身走了。旁边的大妈对着岳晓露竖起大拇指,“比我家孩子耐心多了。”

“熊孩子,过来!”岳晓露正在屋里搬运物资,一位阿姨站在安全线外,向她朝朝手。

“什么事啊,阿姨。”岳晓露笑着问。

“悄悄地问你一下,我楼顶那个违建,可以不拆吗?”阿姨趴在岳晓露身边低声问道。

“那不行!”岳晓露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

“我不喜欢你了。”阿姨撅起嘴,佯作生气状。

“真的不行,全市都在推进城市更新呢,咱社区第一批有22座楼都在老楼改造范围内,加保温材料,粉刷外墙、楼道,油漆生锈的扶梯把手,这是好事啊,阿姨。”

“我知道,但是我楼顶那个小房可好了,冬暖夏凉,拆了我心疼。”

“阿姨,那是违建,8楼顶呢,时间久了加固不牢,大风一吹,倒了,砸着人怎么办?”

西藏路社区内很多老楼年久失修,有的楼座1至7楼有厨房,8楼上没有厨房,居民都在楼顶加盖出一间房出来,有的用作厨房,有的堆放杂物,有的当做小卧室。今年西藏路社区第一批有22座老楼划入更新改造范围,涉及居民1555户,面临被拆违,天天有人到居委会“说人情”,协调工作并不容易。

小电动车,走街串巷的好帮手

岳晓露办公桌旁边贴的一张社区地图,图为办公室同事手绘

“孩子,过来咱俩商量一下。”又有大姨趁着排队的功夫,把岳晓露叫到跟前。

“什么事,大姨。”

“我们院里种的那块地可以保留吗?那些土都是我从崂山上背回来的,可沉了。”社区的老楼都是开放式楼院,老年人习惯把一楼的公共用地圈成自己自留地,种菜园子,种花。改造过程中,施工队会对楼院的公共空间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

“种菜不行,种花的话,我跟城管中队商量一下,看看他们规划的时候能不能做为公共绿化保留。”社区工作的难点就在于,很多居民以为居委会“权利”很大,但其实它只是个协调环节,搭一个桥梁上传下达,在百姓诉求和相关部门监管之间找一个切合点。

法理是硬线条,它像自我规则的容器,盛放人情和事理,人情可以温暖,甚至可以色彩斑斓,因为它本质上是这世间不可缺少的温度。

岳晓露站在安全线外,不断有老人过来找她聊天:“×号楼的老头,尿毒症前几天刚走了。”

岳晓露点点头,表示听说这件事了:“自己住在家里的老人,我们会让楼长多去看看。”

“嗯,我们楼上有两个老人自己住,我每天都去敲敲门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不。”面前经过的老人们唠的嗑都是谁家漏雨、谁家生病之类的话题,岳晓露站在他们中间,参与他们的话题,时不时插一句话,有提醒,有关心,竟毫不违和感。

他们的故事

临近中午,突然想起有紧急文件还处理,岳晓露骑上电动车往办公室走。

路过居民楼,有在窗边浇花的大姨,隔着玻璃朝岳晓露热情地打招呼。过马路时,一位路过的大爷隔着老远,朝她喊话:“闺女,慢点骑”。

“小当家”“小主任”“熊孩子”“小嫚”——社区里的老人对岳晓露的称呼不一,但都透着一股“亲”:把她当孩子一样的亲近。

2017年岳晓露从上海一所大学毕业,她曾经有一份短暂的工作——做设计,那份工作简单到每天只需面对电脑。后来她回到青岛,在西藏路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

2018年2月份,西藏路社区换届选举,岳晓露当选居委会,成为当时全青岛最年轻的居委会主任,这个“最年轻”纪录一直保持到去年。

“刚上任的一个月,每天回家8点就睡了,累得实在不行了。” 社区工作是数不清的鸡毛蒜皮琐事,接待各种各样的人,岳晓露刚开始真有点应接不暇。光人口普查一项工作,一天要打上百个电话。老楼年久失修,太阳能漏水、水管爆了…这样的纠纷天天都有,老房子多出租,房东、租户又增加了沟通环节,入户协调会不开个五六次,解决不了问题。

核酸检测前一天,岳晓露和同事们在剪核酸贴

办公室养的小花

岳晓露还记得自己刚上任的第二个月,马上就过年了,社区有些钉子户专找过节的时候来闹事,岳晓露不同意他的要求,居民发脾气把办公室里四张办公室上的东西全推到了地上。

“我的同学在公司上班,每做一件事情都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设计,但是社区工作不同,每天都无法预知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很多同龄人都很佩服她怎么能做社区工作,甚至“修炼”出如此的好脾气和耐心:“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只是你自己没发现。”

岳晓露上任后,让这个位居老城的社区焕发出了新活力和时尚感,带着社区里的居民们一起学插花、搞油画培训、举办微信使用培训讲座等,“搞活动时老有干劲了,海报都是自己设计的。”2020年,青岛市民政局选树的6名“青年岗位建功标兵”,岳晓露就是其中之一。

总结自己工作的诀窍,岳晓露有四字感悟:没有私心。

小本子上写满社区居住的有需要帮助的老人的情况

她的真心换来了真心。老城区虽然没有先进的基础设施,但是居民淳朴。“创建文明城市期间,社区里人手不够,我就给社区里的这些志愿者打电话,让他们帮忙一起清扫卫生,这些志愿者们大多是叔叔阿姨辈的人,他们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一大早不用召集,直接上岗,从早上6点干到下午5点,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路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岳晓露的办公室不足20个平方,四张桌子摆下,走路的地方所剩无几,靠窗的地方有张沙发,沙发后面的窗台上,摆着岳晓露和同事们养的各种植物,高高矮矮欣欣向荣。她的办公电脑上站着一排“恐龙”,是她拆出来的盲盒玩具,恐龙下面贴了一排笑脸,古灵精怪。电脑桌上的鼠标垫写着“保持开心”,手机壳是一个米妮大圆耳朵图案,粉红色的蝴蝶结可可爱爱。这些小细节在某一个瞬间提醒着你:这个工作在老城区,“混迹”在老年群体中间的居委会主任,还是个95后的小姑娘。

如果说,社会治理是一个庞大体系,基层社区治理就是这个庞大体系的神经末梢;神经末梢灵敏,整个体系才能强健有力。

岳晓露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很多是80后90后的年纪,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参与到基层工作中来,他们满怀热忱与真诚,年轻人总能以活泼轻松的方式,让冗繁而枯燥的工作,充满生机。他们就像春日垣墙上吐露芳华的蓓蕊,奏响新生代代奋发的蓬勃旋律,回荡在烟火漫卷的街头小巷…

手机套上的米妮图案,可可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