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场监管局:推行服务型执法 出台政策纾困惠企 促进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2022-05-24 11:1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246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

5月24日,市政府召开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宣布,青岛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善武表示,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市场主体发展工作,持续实施简政放权,精准科学有效抓监管,用心用情用力抓服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密集出台纾困惠企政策

推出抗疫情促发展“暖企行动”20条措施,从推动企业发展、优化注册服务、精准服务产业、知识产权帮扶、发挥消费拉动作用、服务型执法等六个方面服务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发展。

发布“赋能青年企业家创业发展”17项举措,联合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民营经济局、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问诊式”监管、打造“创业第一课”“青创先锋课”公益培训讲堂、组建青岛青年创业者联盟、搭建“创业一件事”服务平台、开展“政银携手 助商惠民”专项活动等,为青年企业家赋能助力。

优化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工具,牵头组织召开了2022年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部署开展“品质青岛”塑造工程,为市长质量奖获奖单位颁奖,向2021年度标准化资助项目发放奖励资金。制定出台《知识产权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实施规程》,对企业国外授权发明专利、授权国防专利、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组合、应对专利纠纷维权、专利权质押融资、专利奖、地理标志运用促进等,给予相应资助或奖励。组织开展“政银携手助小微”活动,邮储银行青岛分行为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7亿元。推出电商企业“优商加油计划”,组织政银企线上对接,协调相关银行为“优商库”中的21家电商企业提供普惠型、定制型融资服务。

推行包容审慎的服务型执法

转变市场监管执法理念,出台推行服务型执法的实施意见,指导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由监督性执法向服务型执法转变。服务型执法着力营造安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对危害公共利益、挑战道德底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违法行为,坚持果断“亮剑”,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对轻微、非主观故意、首次违法行为,坚持做企业健康发展的“守护者”,以“手术刀”式执法,“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相结合,对守法诚信企业减少检查次数,对违法失信企业实施重点监管。

搭建市场监管“法规通”服务平台,目前已经上线运行,主要是把1000多部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分类、分层次,通过大数据、标签化向企业精准推送,解决企业面对众多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无所适从的问题。同时,建立重点企业定期沟通制度,通报市场监管有关情况和新政策、新措施,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提升“放”的效能。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宽松的“容缺容错”外资登记办理,通过告知承诺、远程视频确认等举措,化解特殊时期外资企业登记的“难点”、“堵点”问题。截至目前,已为53家外资企业办理了特殊时期“容缺容错”登记业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助力外资企业早登记、早落地、早经营。

提升“管”的效能。持续抓好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清理,提升市场主体质量。积极争取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智能表单”“企业证照集成化办理”改革两项试点。引导个体工商户、企业驻青分支机构登记为法人企业,推进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微商、代购、带货主播、购物平台等办理市场主体登记,鼓励超过免于登记的“零星小额”农户办理电商营业执照,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提升“服”的效能。加强市场主体发展状况调研,开展“问需于企”行动,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加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实施全国首批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打造“暖企助企+信用修复”新模式。开展广告业“五送”活动。发挥职能优势,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审批全程跟进服务,推动全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