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蜜蜂长啥样?青岛小朋友化身小蜂农 开启一场近距离探“蜜”之旅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耀光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昆虫界鼎鼎有名的劳模——蜜蜂是如何采蜜的吗?采蜜后又怎样做成我们吃到的蜂蜜呢?小蜜蜂在蜜蜂家族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它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生存故事呢?”5月29日,青岛自然博物教育组织了一场沉浸式自然研学活动,20多名小朋友走进青岛动物园春蜂来蜜蜂生态花园,听蜜蜂专家娓娓道来。
当天上午,主讲这次科普活动的青岛春蜂来蜜蜂生态花园负责人王富强早早准备好了各种防护道具,小朋友们有序穿戴好之后,一副可爱的小蜂农样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都很兴奋。
“叔叔,听说蜜蜂蜇人后它会死掉,这是为什么呀?”来自青岛南京路小学五年级的赵端青小朋友问道,王老师看着他那双大大的充满好奇的眼睛说:“蜜蜂呀,一般是不会轻易蜇人的,因为它的毒针连接着身体里的内脏和毒腺。蜜蜂的毒针是由三根倒刺针组成的,一个是背倒刺,两个是腹倒刺,而腹倒刺的前面还有几个锯齿状的小倒钩,所以只要扎入皮肤,蜜蜂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拉扯出来的。但是蜜蜂在蜇完人之后,一定会马上飞走的,这样用力一拉,整个内脏就会被拉出来,于是它就会死掉。”此外,王富强还介绍了解蜜蜂的种类、习性、分工等知识。
当进行到最惊险的“开箱取蜜”这一环节,小朋友们也都稍微紧张了起来。王富强引导孩子们实地观察蜜蜂的住所——蜂箱,记者也冒着被蜇的“风险”凑近观察,当蜂箱盖掀开后,只见蜂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蜜区储蜜,下层为子区产子。“在流蜜期,养蜂人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检查蜂箱,人工干预控制分蜂、除王台,通俗地说,就是及时清除未来的新蜂王,防止蜜蜂分家。这和蜜蜂的习性有关,一旦王台筑好了,蜂王在里面下了卵,幼蜂王在里面成长,成长到一定天数,比如还有五天就要出巢了,这时候老蜂王就会带着一部分的蜜蜂出走,找新地方安家,第一站通常是附近的树上,这样我们的损失就大了。”王富强告诉记者,在每年三四月份到七八月份的流蜜期,控制分蜂、除王台是蜂群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目的是让蜂势保持稳定,这样在流蜜期可以多采蜜。
王富强生动又活泼的讲解和演示,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没有蜜蜂,就没有高效的授粉,就没有目前丰富的植物生态,就没有足够动物生存的食物,久而久之就没有人类。” 这句话成了王富强的座右铭。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王富强多次在蜜蜂科普活动中为孩子们讲述蜜蜂的知识,“蜜蜂是我们认为最合适的媒介之一,因为蜜蜂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生态环境。我们通过让大家接触蜜蜂,真正地认识蜜蜂,来唤醒大家,保护这个目前已经很脆弱的昆虫群体,延续这个星球生物的多样性。”王富强说,同时,他借用当天活动中家长的一句话——要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一颗种子,希望更多的孩子知道蜜蜂的可贵之处。
活动现场,青岛自然博物教育工作人员聂珊说:“让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 ,这是青岛自然博物教育发起的初心。通过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在探究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