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折翼天使长出隐形翅膀!全市约4000名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子女将获教育救助

2022-06-01 19:4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116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6月1日上午,受第十七届青岛城阳红岛蛤蜊节组委会邀请,同沐阳光20余个孤独症少年在志愿者团队的陪同下,挖蛤蜊,画风车,野营……记者从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了解到,4月份以来,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青岛海天云上艺术观光厅等七大景区,推出关心关爱孤独症家庭新举措,面向孤独症儿童及家庭实行免费入园优惠政策。六一期间,根据残疾儿童的不同特点,岛城爱心企业、助残公益组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助残公益活动,让残疾儿童走出家门,感受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孩子们的生存能力、劳动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折翼天使更需要温暖的阳光,只有尽早提供适宜的康复、保教和干预服务,他们才能共享阳光和快乐的童年。近年来,青岛市积极探索残疾儿童培养规律,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开展活动,扎实推动了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救助工作实现新突破。其中,加大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教育救助力度,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上限提高至18周岁。对进入定点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困难家庭,按照相应残疾类别和训练方式救助标准给予补助,其他家庭残疾儿童按照困难家庭救助标准的60%给予补助。积极开展重度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救助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筛查一例、实施一例、救助一例”的目标。截至目前,累计实施重度聋儿电子耳蜗植入救助520余例,已有450余名儿童顺利进入普小就读。

探索“医康教”发展模式,广泛开展残疾儿童“医康教”融合发展创新试点工作,实施优惠政策和准入标准,推进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化提升建设。目前,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61家,其中具有教育、医疗资质的机构27家。全面落实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提升措施,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双核驱动”、全程评估与个性施训“双向支撑”,模式探索与品牌打造“双线并联”,有效推动康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打造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树立“身心康复并重”理念,对残疾儿童实施肢体康复训练和功能补偿的同时,引入心理康复内容,着力解决好残疾儿童及其亲属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生活自信,更好地回归社会。依托专业机构成立残疾人心理健康关爱基地和精神康复中心,在社区延伸成立残疾人心理康复室,为残疾儿童提供专业化的心理体验、测试和疏导服务。积极探索“医、教、康、劳、娱”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和“残疾儿童(家属)与专业心理关爱师签约”实施机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达8000余人次。

此外,完善残疾儿童全纳受教制度和评估标准,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残疾学生在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全部实施免费教育,同时对困难家庭的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实施救助。积极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落实各项助学政策,让残疾人获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2022年度,预计全市将实现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子女教育救助约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