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大检查|应急抢救物品过期两年!崂山一水产企业被揪出5项问题,全部当场整改

2022-06-15 16:5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933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用于液氨泄漏抢救的药品过期两年,液氨储罐液位计没有最高、最低警示标志……6月9日,结合“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安排,记者跟随青岛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安全专家检查崂山区一家水产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中,执法人员和安全专家共发现5项问题,全部当场整改。

穿戴防护装备,现场对员工“考试”

近日,青岛市安委会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除隐患、打非法、治顽疾”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通过明查暗访、举报曝光、纪委监委责任落实专项督查、跟踪问效、责任追究、定期调度等方式,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同时,青岛市应急管理局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锤炼作风、提升能力、勇毅前行,创建“值得托付”党建品牌,联合半岛都市报开设“除隐患、打非法、治顽疾”安全生产大检查新闻报道专栏,对相关情况进行跟踪报道。

执法人员、安全专家对企业作业人员现场穿戴防护装备“考试” 

6月9日,青岛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崂山区政府对位于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南姜码头的一家水产企业进行安全大检查。该企业是一家集冷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要经营各种海产品。执法人员、安全专家一行来到该企业后,首先进行了执法启动会,随后便一头扎进了工厂一线车间。

在厂区的控制室内,执法人员、安全专家仔细检查了可燃气体报警器等重要仪器设施,一旁桌子上摆放的几个箱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企业工作人员介绍,箱子里装的物品是用于液氨事故应急处置的装备,包括防火防毒服、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安全专家孙宗刚介绍,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会用到液氨,一旦发生液氨事故,第一时间救援处置尤为重要。为检验企业液氨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执法人员、安全专家对企业应急处置人员现场进行了“考试”,用读秒器现场记录穿戴防护装备的时间。

执法人员、安全专家对企业作业人员现场穿戴防护装备“考试”

随着一声“开始”,企业应急处置人员熟练打开箱子,在工友的辅助下依次佩戴好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火防毒服,整个穿戴过程中,安全专家孙宗刚目不转睛地盯着穿戴的各个细节。等企业人员完成穿戴后,读秒器的时间显示为2分04秒。在常人看来,用时2分钟就穿戴好厚重的防护装备已经很迅速了,但孙宗刚对这个成绩并不十分满意,他认为,企业人员还需要加强训练,时间应再压缩一些。“整体上来说,作业人员穿戴防护装备的过程还是比较熟练的,但我们发现,现场辅助人员没有佩戴任何防护装备,这是有风险的。”孙宗刚介绍,在发生液氨泄漏时,辅助人员也应佩戴防毒面具起到保护作用,而对于穿戴防护装备的时间,他直言则是越快越好,因为一旦发生事故,每一分每一秒都尤为宝贵。

应急抢救物品已经过期两年

来到液氨机房,安全专家刚踏入房门就注意到了旁边的一个药物橱柜,里面摆放着包括纱布、碘伏、生理盐水、硼酸洗液等多种应急药品。安全专家孙宗刚打开柜子,对每一种药品都仔细检查,发现其中一瓶生理盐水的有效保质期截止到2020年6月,已经过期两年时间,企业工作人员随即将过期的生理盐水拿走,并找来新的药物替换。

孙宗刚介绍,液氨机房需要配备的应急药品主要是有生理盐水、硼酸洗液以及用于日常受伤救治的各类药物等,这些药品在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后,对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十分重要。“一旦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液氨气体容易进入眼部,吸入口腔、鼻腔等,轻者会对作业人员这些部位产生灼伤、刺激,造成损伤腔道黏膜、损害视力,重者造成中毒休克事故等,这些药品可以用来清洗眼部、咽喉、鼻腔,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孙宗刚说,除了要配备这些应急药物外,他还建议为作业人员准备一些酸性饮料,关键时候可以用来漱口、清洗、中和液氨的侵蚀,减轻液氨造成的身体损伤。

沿着液氨机房的过道往里走,一股清凉的风吹来,眼前有些潮湿的空间就是企业的液氨储罐区,里面有低压液氨循环桶和液氨储罐。记者看到,两台大型的低压液氨循环桶上,几处管道连接处结了厚厚的冰团,一旁的刻度表上也被冰覆盖。执法人员和安全专家仔细查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低压液氨循环桶、液氨储罐的液位计,都没有标识最高和最低的液位标记,这样不方便作业人员观察罐体内液氨储量状况,按照氨制冷企业安全规范要求,这两个相关设备都应标识清楚最高、最低液位标识。”安全专家孙宗刚称,如果低压液氨循环桶和液氨储罐内的液氨储量超过了最高限,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液氨吸入压缩机,造成安全事故;如果液氨储量低于了最低限,说明系统氨量不足,压缩机排气温度会升高,制冷效率降低,增加企业的成本。

发现5项问题隐患,全部当场整改

崂山区应急管理局安监大队执法人员刘健宏介绍,通过当天的执法检查,他们共发现各类问题隐患5项,包括机房外事故风机店员线线路敷设低于1.8米未套管防护,机房配备的生理盐水应急抢救物品过期,机房内低压循环桶、液氨储罐液位计缺少最高、最低警示标示,车间内停用设备未挂牌警示,机房内液氨管道法兰等静电跨接线松动等。对于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该企业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整改,当天完成了5项问题整改。该企业负责人王女士称,今后他们将举一反三,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根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事故隐患排查职责,及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消除苗头隐患。”崂山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介绍,对于在本次执法中发现的问题隐患,他们要求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排查责任、整改要求,并将有关情况在涉氨制冷行业进行通报,对后续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压实压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