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好种也好:每5粒种子就有一粒来自这 胶州大白菜种子“种”遍全国

2022-06-29 16:18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53939)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王贝贝  实习生 郑策

  进入6月,位于胶州市胶莱街道南王疃村的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地头里,夏白菜长势良好。作为官方认证的“胶州大白菜”生产基地,绿村合作社胶州大白菜种植以秋季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夏季白菜,形成了春夏搭配的多季种植结构布局,实现了胶州大白菜的周年生产供应。

  白菜丰产,种子功不可没。胶州大白菜名声在外,殊不知,胶州白菜种子产业也在全国颇具竞争力。截至目前,胶州已“孕育”出276种大白菜,自主选育并通过国家登记的大白菜品种居全国之首,种子年销量占全国大白菜种子市场份额20%左右。

  西蓝花、茄子、洋葱、辣椒、胡萝卜、菠菜等蔬菜,无论是种植规模、产量还是出口量,中国都是全球第一,但是这些蔬菜却“没有根儿”——进口种子占比普遍达到了80%以上甚至更高。为何大白菜不存在“卡脖子”问题?尤其是青岛大白菜种业在全国首屈一指,这是如何做到的?

       好种育好菜:一颗胶白卖40元

  “客户已经将这些白菜都预定了。”胶州大白菜协会张居波告诉记者,在胶州,胶州大白菜销路一直都不用担心,“胶州大白菜品牌效应很关键,同样的一亩地,比其地方的白菜至少能多卖一两千块钱。近两年来,胶州大白菜基本都供不应求的,客户直接都找到地头来收白菜,一般按照一亩地6000元~7000元钱价格在地头转账,不用农民动手,采摘、装运客户自己搞定。”

  “以前胶州大白菜是一个传统地方特产,有名无价,有价无市。现在,胶州所有认证基地的6000亩精品胶州大白菜,每棵大白菜的售价达到40元。”张居波说。

张居波

  作为青岛市的“当家菜”,胶州大白菜的品牌溢价离不开其种业的发达。大白菜种子是青岛市的优势种业,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品种特性,让其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声大噪。

  据了解,我国第一个大白菜杂交品种诞生在青岛。近年来,为满足消费者对白菜品质、口感等多样化需求,本地选育的品种和类型正在不断变化,从过去培育单一类型品种,向大、中、小球多元发展,并逐渐出现了小型白菜、娃娃菜、⻩心红心白菜等多种类型产品。其中,大白菜品种秋季王、87—114、改良⻘杂3号、义和秋等多年来是畅销品种,年销售量在100万公斤以上,一直是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湖北等地区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千万亩。

  截至目前,全市大白菜种企超20家,⻘岛和丰种业有限公司、⻘岛胶研种苗有限公司、胶州市东茂蔬菜研究所、⻘岛申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家种企2020年销售的大白菜种子占⻘岛大白菜种子销售总量的75%左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力。

  以⻘岛和丰种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培育的“义和四号”品种,在东北、河北等地都卖,抗性好、产量高,一棵能达20斤,亩产2万~3万斤在东北是比较正常的;“金皇后”在山东、河南、东北、⻄北地区都有卖,该品种在⻩心白菜里算是棵大、抗病性稍好的品种;“小义和秋”是该公司内部主打产品,在全国从3-10月都有种植,堪称拳头产品。

       埋头育种20年,种子几乎卖遍全国

  在⻘岛,胶州东茂蔬菜研究所是胶州大白菜种子销售最大的企业之一。

  “老百姓,能赚到钱,我就特别有成就感。”⻘岛胶州东茂蔬菜研究所所⻓王奕洪是本市蔬菜生产技术研究的带头人,他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们的白菜育种已经往三系不育上转。“三系杂交的,它的一致性好,我们已经做了2年了,要快的话,后年能出新品种。”王奕洪说。

王奕洪

  早在2000年,王奕洪创立了胶州市东茂蔬菜研究所,主要从事大白菜、不结球白菜、萝卜等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王奕洪回忆,成熟品种“胶蔬秋季王”1999年培育,2004年的时候,该品种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此,胶州东茂蔬菜研究所拥有了“胶蔬秋季王”的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审定的第二年,这个品种便创下了年产销种子4万公斤的记录。2006年“胶蔬秋季王”被胶州大白菜协会指定为胶州大白菜专用品种。

  “现在快20年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良。现在,除了海南省,全国各地都有人在用我的‘胶蔬秋季王’胶州大白菜种子。”王奕洪自豪地告诉记者。

  除了“胶蔬秋季王”,王奕洪培育出的“胶蔬夏五号”、“靓根CR1”两个大白菜新品种,也均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

  “品种不一样,各家势均力敌,各有千秋,面向的都是全国市场。”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锋杰向记者介绍,10年前,胶州大白菜品种各家种企品种非常类似,但是这几年,随着选育的方向不一样,每家企业的品种开始出现了分化。“它们祖辈的基因是一样的,但随着后边不断组培,不断的调整,每家的品种开始有了差异。”彭锋杰说。

  “每个搞育种的人,思维不一样,有的喜欢在田间观察,我就喜欢上全国的各大菜市场,看哪个品种比较适应市场,老百姓用这个品种好卖,能赚到钱,回来我就照着这个东西去做。”王奕洪说,市场观察是了解需求最好的手段,逛各地的农贸市场是他几十年养成的习惯。

       不被“卡脖子”,做强白菜种业“芯片”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除了小麦和水稻我们基本实现了自主育种外,在全国范围来说,好多“准主粮”、蔬菜种子都面临卡脖子问题。玉米和马铃薯仍严重依赖进口,蔬菜情况就更糟,番茄、洋葱、茄子、胡萝卜、辣椒、西蓝花等等这些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品类,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

  以西兰花为例,日本的西兰花种子,一包种子价格高达18000元,有的种子甚至按粒卖。这类种子全都是雄性杂交一代株,种了之后不会结种子,这就保证了我们每次种植都需要再次购买,日本种企以此垄断中国西兰花种子市场。

  种子作为商品,堪称农业的芯片。为何白菜种子不会被“卡脖子”?

  王奕洪认为,白菜是中国的原产菜,早在南北朝时期,白菜就成为了中国南方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而近年来,几代育种工作者一茬接一茬努力,不断改良出新的品种,为大白菜“后继有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胶州东茂蔬菜研究所的蔬菜实验棚里,种着近300颗大白菜,这意味着,大白菜的亲本材料就上千个。“一颗白菜我们进行测交试验,有的甚至能测到10个,光组合一年就有一两千。到秋天鉴定时,有可能筛选出3至5个品种,运气好的话,能出8至10个品种,将选育出的品种明年再一轮选育……现在培育一个好的品种,一般没有3年至5年时间很难。”王奕洪介绍。

  王奕洪坦言,白菜新品种的研发并不容易,选育工序十分繁琐。每个成功品种的背后都经历过一次次的失败,经过一系列组培杂交、田间对比试验、大田繁种、小面积试种等尝试,才最终完成。而育种成功,并不意味着商业的成功。比如,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你辛辛苦苦育出来的,别人非法销售或者非法冒牌,打着该品种的名号卖给农民种植假种子,给种植户带来损失,也严重打击了育种企业的积极性。”

  今年3月1日,最新修改的《中华人⺠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本次修改进一步强化了对于种业原始创新、种质资源的保护,为我国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促进种业自主创新,推动实现种业高质量发展,最终牢牢掌握粮⻝安全和农业现代化主动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选育出的新品种应该在第一时间申请新品种权的保护,这是今后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作为育种人,现实倒逼着我进步,要是固步自封的话,我们很有可能以后没有种子可卖了。”王奕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