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看山东·央媒一周图片撷英|济宁大安机场建设忙

2022-07-05 08:06 大众日报阅读 (58032) 扫描到手机

6月27日至7月3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央媒,用镜头聚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点工程、“三农”发展、工业生产、技能比武、环境保护、旅游休闲、科普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

图片是凝固时光的艺术。从外眼看山东·央媒一周图片撷英,既可以发现山东之真、山东之善、山东之美,以及山东之精采、山东之活力,又可以看到亿万齐鲁儿女奋力前行的铿锵脚步!

一、主打图片

本期主题:重点工程

济宁大安机场建设忙

7月1日拍摄的建设中的山东济宁大安机场(无人机照片)。

济宁大安机场各参建单位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推进项目建设。目前,航站楼主体工程、飞行区跑道、站坪、玻璃幕墙等已完工,公共区域装修已完成80%。济宁大安机场建成后,将有效改善鲁南地区交通出行条件。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潍烟高铁施工现场,架梁机进行箱梁架设作业

6月30日,在山东烟台市蓬莱区潍烟高铁4标吕家村黄水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架梁机进行箱梁架设作业(无人机照片)。

当日,潍烟高铁蓬莱至龙口段第249孔箱梁架设完成,标志着潍烟高铁4标箱梁架设过半。该标段承建方中铁一局统筹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提前完成阶段性生产目标,为铁路如期开通奠定基础。

潍烟高铁建成后,对推动胶东半岛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临清:持续抓好项目建设

近年来,临清市持续抓好项目建设,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重点项目、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图为临清市达瑞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新能源双节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在加紧施工。何新华摄(人民日报7月1日9版)

二、微观山东

济宁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

本报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近日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称号,我国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武汉、盐城7个城市入选。2018年,我国6个城市入选首批名单。截至目前,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我国占13个,数量位居第一。

      图为近日拍摄的山东省济宁市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侯琳良 刘显保摄影报道(人民日报6月28日1版)

莱西市城区洙河沿岸风光

近年来,莱西市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先后实施老旧小区环境提升工程、旧城旧村改造等六大方面170余项工程,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同步跃升,让旧城换新颜、新城见形象、群众得实惠。

图为晨曦下莱西市城区洙河沿岸风光。商景豪摄(人民日报6月28日11版)

放归黑尾鸥

6月26日,在青岛市城阳区白沙河入海口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带领小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为一名小学生准备放归被救助的黑尾鸥。王海滨摄(光明日报6月27日4版)

岗位建功心向党

6月22日,枣庄市文化路小学举行“同心庆‘七一’ 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活动。师生们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达对党的热爱和美好祝福。吉 喆摄(经济日报7月2日8版)

枣庄市市中区法院组织执行干警开展集中执行活动

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执行质效,近日,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组织执行干警开展集中执行活动,重点对涉民生案件、标的额10万元以下的小额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消极执行、拖延执行案件进行集中攻坚。图为6月29日,法院执行干警依法查扣被执行人物品现场。 本报通讯员 陈灿 孙杨摄(法治日报7月1日3版)

郯城:黑糯玉米俏销

“今年黑玉米相当俏,商贩自己下地来收,一个棒子卖2元钱。”近日,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杨庄村村民丁启芳在地里一边收获玉米,一边高兴地说。

丁启芳种的是黑糯301鲜食玉米,这个品种的玉米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软糯可口,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杨庄村支部书记徐凤伦介绍,去年村里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发展特色种植,共有5户村民率先种植黑糯301,当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今年,部分村民跟进,总种植面积增加到10亩。一亩可产3500个玉米棒子,按1.5元的平均价格计算,一亩可收入5250元,除去种子、人工等费用,每亩至少可赚4000元。

“今年我家只种了2亩,明年再多种几亩。”丁启芳说。高军摄(中国妇女报7月1日6版)

阳谷:电商平台带动农民和村集体增收

日前,阳谷县侨润街道国庙村党支部领办的果菜种植合作社,“瓜果帮”电商网络销售团队正在为种植户促销有机西红柿。近年来,当地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有机果蔬种植,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带动农民和村集体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宋延安摄(经济日报6月28日12版)

日照:以茶为媒助推乡村振兴

6月30日,在日照市岚山区浏园生态茶园,茶农们在采茶。

近年来,日照市岚山区将茶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用资金、政策、项目、技术等多种方式支持茶产业发展。如今,茶产业已成为岚山区主要农业特色产业,全区茶园总面积达16.2万亩,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8.8亿元,成为百姓富、产业兴的一张靓丽名片。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摄

东昌府区:农民在月季园管理嫁接的月季树

6月29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农民在月季园里管理嫁接的月季树。

眼下正值盛夏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进行农事活动,为秋季农业丰收打下基础。新华社发(张振祥摄)

青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良种“芯片”

畜禽种质资源作为畜牧业的“芯片”,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日,青岛市明确具体畜禽保护品种,出台相应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和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围绕保护利用畜禽遗传资源,聚焦保、育、测、繁、推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打出一套畜禽种业振兴“组合拳”,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良种“芯片”。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水生(中)指导技术员使用B超仪测定种鸭活体指标。(农民日报6月29日6版)

山东建筑工人大比武

6月29日,参赛选手在比赛中。

当日,2022年山东省“技能兴鲁”建筑架子工职业技能比赛在中建三局济宁京杭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举行,来自山东省内24支代表队、近百名技术能手参赛。比赛由理论考试、理论抢答和实际操作三部分组成,旨在提升建筑架子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隐患风险识别能力,营造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新华社记者 朱峥摄

打造钢铁产业集群助发展

6月30日,山东日照一家新材料公司工人将钢卷装车外运。

近年来,日照钢铁产业加速向精品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发展,形成以钢铁生产企业为引领,钢材加工、装备制造、零部件制造等配套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新格局。2021年,日照市钢铁产业产值突破1900亿元。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摄

山东举办文创旅游商品展

这是在“山东手造 济宁好礼”文创旅游商品展上展出的一件荷包工艺品(6月27日摄)。

当天,“山东手造 济宁好礼”文创旅游商品展在山东省曲阜市举行,来自山东省16个地市的100余类2000余件文创旅游商品在展览上展出。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摄

劳模工匠研制新品鲁菜

6月27日,有近40年一线从业经历、屡次斩获国家级烹饪大奖的“齐鲁工匠”郑海滨(左一)与工作室成员在研制新品鲁菜。

近年来,山东省财贸金融工会联合省旅游饭店协会、省烹饪协会,多举措扶持餐饮行业影响力大、示范作用强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工作室为载体,搭建互学互鉴交流平台,推动传统鲁菜推陈出新,增强当地餐饮企业职工投身鲁菜烹饪研发的积极性。本报记者 田国垒 本报通讯员 续端摄(工人日报6月30日2版)

滕州:水上公园觅清凉

7月2日,市民在滕州市一处水上公园游玩。

炎炎夏日,人们以各种方式解暑避暑,“清凉一夏”。新华社发(李志军摄)

即墨:走进科普课堂 探索生物奥秘

7月1日,中国农科院青岛特种作物研究中心试验基地田园昆虫科普馆的工作人员为小学生讲解生物知识。

当日,青岛市即墨区龙泉街道莲花山小学组织学生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特种作物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学生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了视野,激发了对生物科普的学习兴趣。新华社发(梁孝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