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革命后代寻根之② | 刘云明寻亲60年:1999年大众日报牵线,将军曾鼎力相助!

2022-07-13 23:1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22624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特派首席记者 王永端 通讯员 何彤彤

与于致荣不同,刘云明已经没有了胶东口音。74岁的她,这些年里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淄博度过。

“我16岁前,生活在胶东育儿所和乳山的养父母家。”在淄博市张店区的家中,刘云明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1953年育儿所合影,前排左五为当时的刘云明

她拿出1999年报道过她寻找亲生父母的大众日报说,60多年里,她和丈夫从没有间断过为她寻亲和寻根。当年大众日报牵线,将军还助力她寻亲。如今,她年事已高,儿子已经拿过寻根的“接力棒”。

胶东育儿所里长大

25岁前,尽管名字是“刘云明”,但刘云明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是“于云明”。

两鬓斑白的刘云明老人,精神矍铄。在淄博市张店区的家中,她锁紧眉头,使劲瞅着到来为她寻根的乳山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

“我姓于。”她说,“现在的‘刘’是养父母给的姓。”

1999年的大众日报刊登了刘云明寻根的报道

她并不知道何时被身为八路军的父母送到了胶东育儿所。在刘云明的记忆里,和众多育儿所的小朋友一样,白天和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认字、爬滑梯、丢手绢、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育儿所附近还有一个小河,阿姨们有时候带着我们去小河,光着小脚丫抓小鱼小虾。”刘云明说,“那时很快乐,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拍水花,咯咯地笑,我们都没有父母的概念。”

对于胶东育儿所的孩子们,绝大多数经历都相同。陆陆续续间,有小朋友被抗战归来的父母接走,也有小朋友被抗美援朝回国的父母接走,但刘云明并不幸运。

“看着小朋友一个个被爸爸妈妈接走,那时候我才知道,孩子们可以有爸爸妈妈。”刘云明说,“我期盼着我的爸爸妈妈也来接我,想象着爸爸妈妈的样子。”

最终,育儿所里有9个孩子,其父母没有来接。此时,对于刘云明而言,她尽管期待,但仍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到底来不来。

幼时的刘云明

胶东育儿所旧址

“最终,来接我的两个人来了。”刘云明说,有一天她正在课堂上,突然有个育儿所的留守阿姨把她带了过去,当时她眼前的这两个人是一对中年夫妇。

“云明,你的爸爸妈妈来接你了。”此时的阿姨突然对刘云明说。

面对突然到来的“爸爸妈妈”,刘云明心中愉悦起来,她盯着眼前的“爸爸妈妈”不知如何是好。

“当时的‘爸爸妈妈’分别坐在小马扎上,他们的身边还放着一堆小零食。”刘云明说,爸爸妈妈看到她到来了,对她笑了。旁边阿姨让她喊“爸爸妈妈”。

在育儿所期间,育儿所的叔叔阿姨们一直喊她“云明”,期间她没有“姓”。

当年大众日报登载的寻人启事显示,前往养父母家前,刘云明真正的名字是于云明

工作人员为刘云明采集相关信息

就这样,到了爸爸妈妈家,云明有了一个“刘”姓,,“跟着爸爸姓”,她的名字叫“刘云明”。

刘云明“爸爸妈妈”的家境很好,爸爸在当时的县政府任职。

这些从育儿所被领走的孩子们似乎都有着共性:几乎都是在不经意间从邻居的话语中获知自己身世的。

“邻居不小心的一句话,让我知道,”刘云明说,“这个家庭里,我的‘爸爸妈妈’不是我的亲生父母。”

档案馆找到了父母名字

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幼小的刘云明一直在思考“自己的父母到底是谁”?

“全国都解放了,亲生父母为什么不回来接我?”刘云明说,“这些沉重的思考发生在上小学和初中之后。”

见不到亲生父母,并没有影响到上初中的刘云明的努力。初中毕业,刘云明从乳山养父母家考到了当时的淄博市建材工业学校。这也是她记事起,第一次离开乳山。

尽管在淄博上学,但她仍时刻感念着乳山。每个假期,她都要回到养父母身边。

多年来,刘云明寻根的见证

刘云明和养母在一起

三年中专毕业,她被分配到了四川的一家大型国企。之后,她在四川结婚。

刘云明说,作为养女,她因上学和工作离开了养父母,但养父母时时都惦念着自己。当她生下第一个儿子,为了抚慰养父母的思女之情,她把儿子专门放在了养父母身边。

“乳山的山水养育了我,也养育了我的大儿子。”刘云明说,“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乳山人的血液,与乳山的情感不敢相忘。”

上世纪70年代,刘云明和丈夫从四川调回了位于山东淄博的齐鲁石化工作。

“那时候,回了山东,感觉回家了,小儿子也出生了,”刘云明说,“但心中有一个放不下的心结:亲生父母在哪里,根在哪里,为何这些年一点消息都没有?”

年轻的刘云明想念父母,有时夜半醒来,想到亲生父母泪湿枕巾。这些身世在心底,丈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以来,丈夫支撑着他的情感世界也极力支持她找到亲生父母。

和其他寻找父母的乳儿一样,刘云明曾认为,自己的父母可能已经双双牺牲在了战场上,如果真就牺牲在战场上,哪怕知道父母的家在哪里,根在哪里,此生也就不遗憾了。

“当时的交通非常不方便,我一个女人,出门不方便,况且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刘云明说,“此时丈夫带着我的一些身世信息,上路去为我寻找父母的下落。”

显然,完全解密妻子的身世,绕不开养她的胶东育儿所,离不开万万千千乳山等胶东地区的乡亲。刘云明的丈夫乘坐了汽车,从淄博市赶到了乳山。

工作人员认真记录刘云明在乳山育儿所时的相关情况

“在乳山找到了一些信息。”刘云明说,“有人告诉他,关于9个乳儿父母的身世,以及为乳儿寻亲的启事,最早刊登在1955年的大众日报上。”

获知这一消息后,刘云明的丈夫又通过种种途径了解到,若是查找离当时20多年前的大众日报,在乳山很难实现,有人建议他去烟台档案馆查找。在那个交通非常不便的时代,丈夫又赶到了烟台档案馆。在烟台档案馆,丈夫惊讶地查到了大众日报上刊登的消息。

看到这一消息后,丈夫发现上面有个“于云明”的孩子。对于云明的记载是:女 七(岁) 父 于同德 母 吕波 (父母原在机关)不明 (入所年月)一九四九(年)、八(月)

丈夫将这些消息带回了淄博后,刘云明大吃一惊。

“直到那时,我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叫于同德,母亲叫吕波。”刘云明说,“获知这些消息后,自己仿佛看到了曙光,这是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了父母最直接的信息。”

大众日报牵线,将军曾助力寻亲

刘云明看来,只要找到了于同德和吕波两个名字的下落,离找到亲生父母的距离将越来越近。

“当时觉得父母牺牲在战场上的可能性大。”刘云明说,“如果不是牺牲在战场上,父母不可能撇下我不管。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父母还活着。”

只要有一丝希望,刘云明和丈夫就不可能放弃。之后的多年里,刘云明和丈夫开始围绕“于同德和吕波”这对革命夫妇的姓名寻找。

1999年的大众日报刊登了刘云明寻根的报道

围绕名字寻找,在当时异常艰难,找名字需要从警方着手。于是,刘云明找到了自己所在单位的组织部门,通过组织开始给江苏省徐州市民政局、公安局写信,查询当地有没有“于同德和吕波”两个人的名字。

为何给徐州市写信?刘云明说,以往的寻根过程中,他们找了大量人员,包括胶东育儿所的众多阿姨和叔叔,叔叔阿姨曾向她反映她的父母将她送到育儿所时,讲的是徐州一带的口音。

徐州民政和公安部门都给刘云明回了信,并没有查到“于同德 吕波”。

1999年,刘云明开始向解放军总政治部求助,当时总政干部部档案室回信称:来函收悉,信函中要查找的你父亲于同德、母亲吕波,经仔细查找我部保管的档案,查无此人。由于你能提供的情况所限,我们也无法转往其他部门查找。

面对这些情况,刘云明仍没有放弃寻找。

1999年,刘云明接到了一个来自济南的电话,电话是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打来的,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在电话里称,大众日报记者要帮她寻亲。

“听到大众日报要给我们登报寻亲,心中无比激动和感动。”刘云明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1999年9月22日的大众日报在头版报道称:50年前,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一对夫妻随军南下时将幼女送进胶东育儿所,此后骨肉分离。44年前,本报曾刊登过为这个女孩寻找双亲的启事;国庆50周年前夕,本报再次刊发她寻亲的报道,让我们共同帮助她去圆50年的寻亲梦。

1999年的大众日报刊登了刘云明寻根的报道

该篇报道中还称:与父母分离已经50年了,我至今仍不知父母下落。五十年生死相隔,五十年亲情相牵,爸爸妈妈,你们现在到底在哪里呢?

该报道发出后的10月9日,大众日报头版以《本报寻亲报道牵动众人心》为题再次报道称,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女干部刘云明(于云明)寻找失散近50年的双亲的报道。十几天来,本报和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的寻亲热线电话响个不停,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刘云明寻找亲人。

省及济南市卫生系统的老同志在本系统展开了协查,帮助刘云明寻亲;在福建厦门,军休所干部林拓与原部队的老同志召开座谈会,帮助协查;在北京,曾参加过济南战役的中央军事学院副院长王济生将军也加入到了寻亲行列。

从“寻亲”到“寻根”

大众日报的上述报道,在当时引发各地震动。

报道中称,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有位热心读者提供线索,称该镇某村有人名叫于同德,是南下干部,在胶东入伍。记者还接到了蓬莱方面电话,称蓬莱市村里集镇有一个人叫于同德,其妻可能叫吕波。

对于上述线索,记者分别赶往临淄和蓬莱,发现情况不相符。

还有电话表示,文登市有一人叫于同德,1947年6月入伍,针对这一情况,(1999年)大众日报10月13日再在头版以《寻访文登于同德》为题刊发报道称,文登于同德已在当时的10年前去世,尽管于同德当时“随军南下胜利后就返乡了”,但“这一切,都与刘云明(于云明)的身世沾不上边。线索又断了……”

尽管一个个线索断了,但刘云明仍没有放弃。

1999年的大众日报刊登了刘云明寻根的报道

“有一丝希望,就顺着丝线寻找。”刘云明说,“没有丝线,也得去找。”

“当时叫寻亲。”刘云明老人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为何叫寻亲,因为当时按照年岁来看,如果父母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就有可能还活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云明把“寻亲”改为“寻根”。就此她分析认为,父母极可能已经在战场双双牺牲,哪怕活着,也已是近百岁老人……

当刘云明的两个儿子都有了成就、家境殷实起来,“寻根”也就成为刘云明老人终生最大的心事。

“知道家在哪里,根在哪里,终生也就无憾了。”刘云明说。

随着母亲年龄越来越大,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儿子王蜀峰也开始联系各地的各级部门,为母亲寻根。

“甚至有外省人寄来了血样,希望通过DNA验血认亲。”王蜀峰说,“但遗憾的是,妈妈的亲人至今没有找到。”

“外公于同德和外婆吕波,应该是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了。”说这话时,王蜀峰心情沉重,“母亲年事已高,作为儿子,应该懂得这些压在她心底大半辈子的心结,晚年让她享受美好日子。”

“如果能找到母亲的家乡,是最好不过了。”王蜀峰说,这么多年,党、国家、山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及乳山市,没有忘记这些革命的后代,不管找不找到亲人,我们当深表感谢。

如果您身边有相关信息,也可联系本报热线:0532-96663,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作为此次历史见证的唯一媒体,本报记者将与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赶赴烟台的乳儿李丽惠家,听他讲述峥嵘岁月和半个多世纪来的寻根历程,并为她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