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让红色档案“活”起来——专访致力于挖掘、修复、保护、传承的档案人,听他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2022-07-24 18:1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563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实施一年多以来,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得到广泛关注。“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为此,我们策划了红色传承系列,第一站,来到了青岛市档案馆,专访了多位档案人,听她们从红色档案挖掘、修复、保护、传承的角度,讲述自己与红色档案的故事。

挖掘

档案中寻英雄,电影中讲故事

《青岛市民政局关于三十二军革命烈士芳名册》,是复原的青岛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英勇的革命故事。而在这份名单中,有一位烈士的名字,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徐玉珠,一朵绽放在丹山的百合花。

微电影拍摄道具

故事发生在青岛解放前夕丹山战役中:

1949年5月31日(农历五月初四)早晨,解放军32军94师280团首攻丹山,遭遇国民党军队明碉暗堡的强大火力阻击,伤亡较大。师长邬兰亭命281团晚上再攻丹山,3营担任主攻。夜晚8点,400名战士借着夜色,由北向南悄悄行至丹山1公里处,在麦田里匍匐前行。当部队接近丹山岭下准备发起进攻的时候,踩响了地雷,爆炸声惊动了敌人,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发起冲锋,3营先后发起3次攻击,因国民党军队1个团前来增援,终未攻克丹山。6月1日清晨,天还未亮,281团预备队1营600多名战士再次发起冲锋,遭到国民党军队疯狂阻击,烽火硝烟弥漫了整个丹山。经过浴血奋战,281团于6月1日9时左右攻克丹山。

(图片来自网络)

一次次冲锋,一次次激战,枪林弹雨中,倒下了许许多多的战斗英雄。徐玉珠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且是丹山战役中的唯一一名女战士。她,是一名年仅17岁的女护士。据徐玉珠生前的战友们讲述,在战斗中,她的胳膊和膝盖都被山石磨破,鲜血淋淋,但她却始终战斗在炮火最猛烈的前线,经她本人从战场上抢救下的伤员多达50余人次……

17岁的花儿凋零在敌人的炮火中,却温暖了丹山人,当她的亲属准备将她的遗骨带回安徽家乡安葬时,时任丹山村妇女会会长的金玉敏眼含热泪,代表乡民请求亲属将烈士留下:“玉珠是在解放我们家乡的战斗中牺牲的,大家都已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请将玉珠烈士的遗骨埋葬在我们丹山……”就这样,徐玉珠留在了丹山,那朵洁白的百合花至今都绽放在丹山人的心里。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徐玉珠的真实身份未能得到确认,专家和热心人士多方打探未果,寻找女英雄成为青岛市档案馆重要的工作。

基于这样的背景,青岛市档案馆在微电影系列《蓝色三部曲》获得成功的背景下,决定从档案名单开始,拍摄徐玉珠的故事,定名《永远的丹山百合》,成为《红色三部曲》的开篇。

女英雄到底名为徐玉珠还是徐玉芝?围绕着这一问题,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踏上寻找之路,既是找人,也是寻找以坚持信仰为核心的“丹山精神”。

在馆领导的指导下,编研处四级调研员聂惠哲接下了微电影创作的重任。

从2017年策划,到2019年推出,历时两年多的时间。一部微电影的拍摄,需要的是艺术加工,而对于青岛市档案馆来说,艺术要基于权威的史实。“我们要以档案为素材,以历史为根基,以文化为魂魄,以红色为底色来撰写剧本”,聂惠哲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说,除了查阅本馆馆藏的红色档案,她还专程赴山东省档案馆,与中央档案馆取得联系,调取查阅相关的档案记载,力争让观众通过微电影不仅仅了解英雄故事,还可以了解更多的历史档案,以及档案工作者的精神面貌。

《永远的丹山百合》推出后,反响热烈,频频获奖。青岛市档案馆再次基于档案,相继推出了《碑心石的故事》《回声》等,组成《红色三部曲》,将红色文化档案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在青岛市民的面前。

后来两部微电影制作,出生于1995年的刘坤也加入进来。刚刚大学毕业,考入青岛市档案馆编研处,刘坤和聂惠哲一起加入了微电影的编剧。“在接触这两个故事前,我不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开采自浮山,而且经历了这么多波折;我也不知道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背后有这么多感人的故事”。

作为档案人,挖掘红色档案成为她们的使命,而将红色人物故事展现的过程,对她们来说也是一次洗礼。

“微电影拍摄的尝试,对我们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经历很多困难。而演员为了演好角色,也吃了不少苦,天气冷的时候冻得嘴唇发白;配音的时候,演员的嗓子都喊哑了;为了还原战争的场面,我到处请教专家,力争真实;为了了解邓恩铭的工作,我们沿着他每天走过的路行走,走了一半就走不动了……这些经历在英雄们当时遭遇的苦难面前,真的显得微不足道”,聂惠哲动情地说,后人永远无法想象英雄烈士们遇到的艰难困苦。

1923年秋,邓恩铭来到青岛开展拓荒型的革命运动,1925年发动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时,年仅24岁。接下《回声》剧本任务时,刘坤也是24岁。作为同龄人,邓恩铭给刘坤的触动非常大,她将邓恩铭的烈士专集读了4遍,邓恩铭的文集读了3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都会热泪盈眶。

在青岛,邓恩铭身着粗布短褂,深入工厂车间,奔走在铁路、纱厂这些汇集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地方,为他们开办夜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秘密组织工会;在济南纬八路刑场,邓恩铭身负镣铐,与其他21名共产党员一起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从容就义。在给父母的家书中,他曾说:“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故有负双亲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儿主张既定,绝不更改。”他的一生只走过了30个年头,却用生命践行了坚定信仰和铮铮誓言。

这些记载都洗涤着刘坤的心灵,她的心里,种下了红色文化的种子。

邓恩铭资料图片

《碑心石的故事》拍摄时,刘坤和演员们得以进入孟庄路火车站,亲手触摸到了工人们当年切割下来的石料,“抚摸这些石头,仿佛看到了工人们蹲下切割石头的场景,那是历史的温度”。

在采访中“精神的洗礼”是聂惠哲和刘坤挂在嘴边的词语,对她们来说,《红色三部曲》的拍摄让她们真正接近了英雄们,也真正认识到信仰的力量,“是他们用鲜血和努力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档案人,挖掘红色档案让她们感觉责任在肩。“档案历史文化题材微电影承担了两大基本任务,一是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民众的文化需要,讲好档案文化故事,这是由档案馆的社会职责决定的,也是该题材微电影的核心价值所在;二是服务于档案事业发展大局,讲好档案人的故事,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为档案工作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拍摄微电影使用档案,恰恰展现了档案人员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聂惠哲说。

保护

让档案获新生,抓保护不放松

特藏库的橱窗里,一份泛黄的档案引起了档案馆保管处四级调研员刘玮的注意。这份档案有老化和酥脆的趋势,需要赶紧修复,于是,按照管理流程,将它请进了办公室。

这是一份1927年2月形成的档案,名为《日本隆兴纱厂工人罢工条件》。

隆兴纱厂是日本九大纱厂之一。为改善工作条件、增加工资,1925年4月19日起,以大康纱厂工人罢工为开端,青岛日资纱厂1万余名工人相继罢工。日本资本家勾结中国当局进行武力镇压,制造了“青沪惨案”。青岛日商纱厂先后三次进行了同盟大罢工,罢工中提出了“承认工会”,喊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我们要自由”等反帝反封建口号,并与上海的工人运动遥相呼应,在青岛、山东和全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壮烈的一章。

隆兴纱厂的罢工档案是青岛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珍贵历史档案,刘玮说:“纱厂工人长期遭受压迫,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高,工时长,工资低,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四方机厂和日商纱厂大罢工胜利的鼓舞,隆兴纱厂工人为了改变现状改善劳动待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李俭德等工人代表提出了不准任意开除和打骂工人,要有休息的时间,增加工资等7项条款,若日本人不答应将于4月份开始罢工。”

时隔95年,这份斑驳的档案被刘玮轻轻地放在了操作台上。罢工条件是用毛笔书写的,长50厘米,宽30厘米,共11张。令刘玮感到棘手的是,纸张背面有4处修复过的痕迹,这无疑为修复工作增加了难度。

于是,刘玮立刻将该档案的修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配纸染色、揭背、修裱等修复方案,以增加修复纸张的强度,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

刘玮是国内档案修复名人,自2006年来到青岛市档案馆,先在文档中心工作了一段时间。因做档案修复工作的侯桂芬老师面临退休,需要培养接班人,刘玮自动请缨,加入到档案修复的队伍当中,一做就是12年。

“刚开始是跟着侯老师学习,后来单位还组织到外地培训,在正式修复前一直用废旧纸张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刘玮从简单档案开始修复,慢慢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就拿罢工条件这份档案来说,用水泡的时间就要掌握好,因为档案中是毛笔字,不能泡的时间太长,容易将纸张和字迹泡坏,也不能太短,没泡透也不行,这都需要足够的经验”。现在,她每年大约修复1000张档案。

偌大的办公间里,往往只有刘玮一个人在操作台前忙碌,看似非常安静,其实她的内心常常出现波动,“有时候档案要得急,我必须加班加点完成,又有的档案修复耗费心力,操作时特别考验细心和耐心,一份档案修复完后,我得平息好心情才能修复下一份”。

和刘玮工作性质类似却又有些不同的,是档案保管处副处长王晓华的工作。

她主要负责档案保管工作,常年行走在库房里。最近青岛多雨,就给档案的保管保护提出了挑战,“库房要保持恒温恒湿,控制在14到24摄氏度标准内,同时要保持湿度平衡”,库房内温湿度控制系统、除湿机正在加大力度运转着。

自1999年从部队转业到青岛市档案馆,先后在文档服务中心等部门工作,2005年从事档案保管工作,至今已经17年了。文档服务中心是对外提供档案利用的部门,库房则是档案保管重地,从与人打交道,到与厚重的馆藏档案默然相对,开始王晓华真不适应,“太安静了,一天说不了几句话”。

档案保管工作是档案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又是那样繁琐而平凡。“就像做家务一样,周而复始,没有终点。每天要对库房进行巡查,每周一小扫、每月一大扫;每天要根据文档利用信息,及时提供档案为人民群众查阅利用服务;每年要接收大量档案进馆,进行上架、清点、标注;每五年要完成一次馆藏全部档案的清点,详细记录档案的保存状况,等等”,这确实是一份长期的、默默无闻的工作,无限循环,不会结束,非常考验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王晓华干一行爱一行,埋头苦干、潜心研究,创建“王晓华档案库房管理工作法”,大大提升馆藏档案整理保管工作质量和效率,近年来还先后被山东省档案局、馆评为齐鲁最美档案人、全省档案保管保护领域专家,今年与刘玮同时被推荐为全国“档案工匠”。

“我们会定期检查档案的‘身体’,发现有破损情况就提交给刘玮修复,这是保护档案的健康安全”,王晓华说。目前青岛市档案馆馆藏有900余卷红色档案,它们正被像王晓华、刘玮等档案工匠们用心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代代传承下去……

宣讲

讲述烈士事迹,泪洒展馆内外

“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有价值的情报,敌人不分昼夜地对她进行审讯,施以酷刑,用鞭子混着粗盐,不断地戳她手腕和大腿上的伤口,碰到骨头后,又反复搅动伤口的创面,流出的鲜血浸湿了棉衣,赵一曼痛得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地痛斥日寇的暴行……”镜头前,热泪从脸颊滚下,青岛市档案馆讲解员焦璐哽咽了,强忍着哽咽,她一字一顿地继续讲述着:“……持续了9个月的酷刑折磨,带给赵一曼的是无法想象的痛苦,她全身白骨外露,身体皮肤多处炭化,可即便是这样,赵一曼仍然没有吐露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在审讯室内,她怒斥敌人:你们这群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当一段1000字的讲解词说完的时候,焦璐已经泣不成声。和摄像张述孟复看视频短片,焦璐觉得不妥,感情太过充沛。于是,平复一下情绪,焦璐又重新讲述了一遍,尽管努力克制着强烈的感情,眼睛还是湿润了。

其实,从打磨完这段词以后,焦璐讲述了不下百遍,然而,每一遍她都会流泪。每当讲到赵一曼所受的折磨,和她给儿子的家书时,她则会忍不住哽咽起来。

即便近日面对面聊起这段经历,她依旧潸然泪下。“咱们去年合作过《新青年说党史》的短视频录制,我们受到启发,今年6月份录制了英雄系列《白山黑水民族魂——缅怀抗日英雄赵一曼》”,这一幕就发生在录制现场。

出生于1989年的焦璐,在青岛市档案馆做讲解员已经10年了,除了讲解青岛历史外,红色档案讲解也是她工作的重要部分。2016年6月8日,青岛市档案馆引进《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展览,当13位外国记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一张张呈现在焦璐面前的时候,她被震撼了。共产党人的风采和面貌,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一点点地改变着焦璐。两年后,她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她即将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

2022年7月21日上午9时30分,预约参观的26名中学生准时等在了展览馆门外。焦璐迅速整理着装,戴好麦克风,“同学们这边请,我们到二楼参观……”对于展览,焦璐轻车熟路,因为这些档案早已烂熟于心。对讲解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临展。“去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馆引进了中央档案馆的‘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展示的档案数量多,内容广。为了完成将近10万字的讲解词,我们讲解团队加班加点,在展厅梳理逻辑内容,找亮点挖深度,查阅大量的党史资料”,一番努力下来,讲解团队个个成了党史通。

也是在这次展览中,焦璐更加深入了解了赵一曼的事迹,了解了半条棉被的故事,“像赵一曼这样为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能够把他们的故事讲给观众听,感到十分荣幸,也觉得我这份职业更有责任和价值”。

10年来,站在焦璐对面的,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面孔稚嫩的孩童,有学生,有工人,有来自海外的游客,一件件珍贵的红色档案,一个个动人的英雄故事,就这样从青岛市档案馆的展厅传播出去。

同时,焦璐和她的讲解团队们,还会深入仙游路社区、山东科技大学等社区、学校进行红色宣讲,“孩子们知道得比我想象的多得多”,焦璐由衷地感叹。

这,就是红色档案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