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孔治疗胸椎管狭窄 市立医院OSE脊柱内镜技术取得新突破

2022-07-28 12:04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35850)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7月28日讯(记者 李京媛 通讯员 徐福强)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林勇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位74岁胸椎椎管狭窄患者实施单孔双入路脊柱内镜下胸椎管减压术(胸椎OSE手术),通过仅2厘米的小孔,为患者解决了胸椎管狭窄,使患者避免了胸脊髓损伤。这是市立医院OSE技术在又一新领域的成功应用。

胸椎管狭窄,脊柱外科医生的“雷区”

胸椎管狭窄症是胸椎管横断面减小而产生的胸段脊髓压迫综合征,是脊柱外科现阶段棘手的问题,其导致的胸脊髓损害等严重表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截瘫。早期手术减压是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胸椎管和胸脊髓特殊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导致其截瘫发生率高,手术风险大,一直成为脊柱外科医生的“雷区”。

传统手术存在创伤大,失血多,患者耐受程度差,需要钉棒系统进行脊柱固定,存在术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多等问题,使得年龄较大患者,尤其是基础疾病较多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无法得到有效治疗,最终影响下肢功能,甚至截瘫。

一个小孔,微创解决老人胸椎管狭窄难题

6月17日,74岁的魏大爷(化名),因走路不稳于市立医院东院神经内科就诊,完善检查后请脊柱外科会诊,诊断为“胸椎椎管狭窄”,考虑患者年龄大,身体状况一般,常规手术患者可能无法耐受。考虑到团队已经熟练掌握OSE技术,并已成功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林勇主任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将这一微创技术拓展至胸椎管狭窄的治疗,为魏大爷行“单孔双入路脊柱内镜下胸椎管减压术(胸椎OSE手术)”。

6月24日,手术如期进行。手术历时约3小时,林勇主任熟练操控内镜,顺利完成骨化黄韧带切除、椎管减压、黏连松解。过程简练清晰,减压效果显著。术后患者背部仅有一个2cm小切口,愈合后疤痕小,不影响美观。术后患者下肢无力、麻木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一天便可下地活动,疗效显著。

脊柱内镜微创技术新星——OSE技术

林勇主任表示,单孔双入路脊柱内镜技术(OSE,open spinal endoscope)的单通道操作技巧更适合熟练掌握脊柱内镜的医者进行技术转型升级。实现了手术器械和内镜分体,兼顾了椎间孔镜和双通道内镜技术的优点,是一次手术器械、手术方法与理念的革新,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相关疾病,包括各类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椎体滑脱等。

其主要有以下优点,操作更灵活。全程可视化操作且灵活的操控空间优于椎间孔镜;操作器械与内镜分体,有更灵活的操作空间。单通道更微创。可根据病变特点靶向选择切口位置,软组织剥切更少;视野更清晰,手术时间更短。视野和手术操作置于一个切口内,可以在水介质、空气介质下操作转换。使得术者有着更为精准的解剖辨识,防止“镜下迷路”,从而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神经减压更彻底。相对于其他微创脊柱内镜技术,OSE技术神经减压区域更加广泛,效率高,学习曲线低,便于推广。术后感染几率更低。OSE技术借助于水介质,在水流的“冲刷”下,患者术后感染几率较普通开放手术更低。

3000余例内镜手术,主流内镜技术全覆盖

林勇教授团队先后在青岛市率先开展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手术(PELD手术)、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ENDO LIF手术)、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LBD手术)、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下手术(UBE手术)等微创内镜技术。继开展单孔双入路脊柱内镜技术腰椎椎管减压手术(腰椎OSE)以来,又陆续开展了单孔双入路脊柱内镜技术颈椎管减压手术(颈椎OSE)、单孔双入路脊柱内镜技术胸椎管减压手术(胸椎OSE),将这一微创内镜技术成功应用于多种脊柱外科疾病领域。团队已经全部开展、并熟练掌握现行主流微创脊柱内镜技术。团队累计成功开展各类脊柱内镜手术共3000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进的内镜技术使越来越多患者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