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二时辰,翻开中国的小康新篇章——李舫新作《中国十二时辰》中的脱贫镜头

2022-07-29 19:1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134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通讯员  黄雪菁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彪炳史册的时代壮举,也是近年文艺创作的重大主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李舫结合两年的深入调研和走访,通过优美细腻的文笔,优雅的叙述节奏,将飞驰的中国浓缩在一天的十二个片段中,记录十二个城市下辖乡村的脱贫故事,并整理集结成《中国十二时辰》。近日,李舫老师接受了媒体群访,讲述了在创作《中国十二时辰》中的一些感想。

记录的冲动来自于山乡巨变,也来自于对奋斗的敬重

2018年,作者李舫阅读了大量有关人类贫困和反贫困的书籍,同时,她沿着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轨迹,重访了一些连片贫困区,发现这些地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贫瘠、穷困的乡村,在党的带领下勇于探索脱贫方向,让自己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华夏大地上闪耀出动人的光彩。在谈到这本书的创作初衷时,李舫动情地说:“这些变化令我震撼,也深深鼓舞着我,要把所见所想所感真实地记下来、写出来。”

《壤塘,壤巴拉居住之所》是整本书的开篇之作,也是开启《中国十二时辰》的钥匙。壤塘在四川西北部,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由于地处偏远、路途险恶,平时很少有人会前往此处。正是这样一个西南边区、山高路远的小县城,李舫反复去了两次,在考察采访的途中经历过几十次滑坡、塌方、泥石流,隧道垮塌就改道公路,公路被堵就改道野路,崎岖蜿蜒的道路并没有阻止她的脚步,她说:“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发生,而且是几次十几次,走过了这样的道路,我们深感居住在壤塘的人民生活之艰难,深感这样的地方脱贫之艰难。”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把这些令人感慨的变化与来之不易的胜利写出来,这是中国在脱贫道路上小小的一个努力与收获,却是整个中国减贫事业的缩影。十二个乡县的故事不长,但从这些平凡的镜头中可以窥视出中国人民“汔可小康”的朴素追求、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叹为观止的中国智慧。这也正是作者要将其记录下来、分享出来的重要原因。

独特的风格出于对历史的思考,而形式的选择源于对生活的希望

在出版《中国十二时辰》之前,李舫已经出版《大春秋》《纸上乾坤》等多部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品蕴含着浓厚的国风色彩。而此次以传统的笔调描绘新时代的变化是她的一次新突破。

在采访中,李舫提到自己特别喜欢读杂书,特别是历史类的杂书。“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何以不同?司马迁给了我们一个坚定有力的回答,文学的书写在历史的深处,更在岁月的留白处。文学家书写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部分,说到底,就是人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和勇气。于是,我们看到了司马迁笔下春秋时代种种顽强坚韧、不屈不挠。”

阅读中的思考让李舫想到可以将传统的十二时辰与这十二个乡村振兴故事结合起来,讲述虚拟的中国一天的故事。时间之河浩瀚奔涌,一往无前,经过这一天的努力奋斗,祖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她并没有采用常规的报告文学形式,而是巧妙地将故事镶嵌在抒情、真诚的散文语言中。“纵观我们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一直延续着一种扎根生活、关注现实的文化气质,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一篇舒缓而精致的散文,在起承转合中,渐次打开对生活的憧憬,渐次完成人们的持久渴望,这充满着热情和烟火气的故事,本身不就是一篇宏大的散文吗?”作者将我们伟大的脱贫事业,比拟成一篇缓缓展开的散文故事,角度新颖,笔调清新,用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闲笔,表达广袤大地上朴实的中国人民对乡土的眷恋与柔情,从没有刻意着笔于脱贫的好处,却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脱贫的成果。

最后,作者李舫引用黑格尔的话:“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并希望自己也在做这个写作希望、记录希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