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数字化时代 枣庄乡村振兴指向智慧变革

2022-07-30 10:00 界面山东阅读 (203627) 扫描到手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任务内容。

数字乡村是在党和国家巩固脱贫成果、纵深推进乡村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2022年8月1-2日,2022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大会将在枣庄开元凤鸣山庄举办。

作为东道主的枣庄市,利用大会全方位展示城市特色优势,共话“数字乡村建设”在发展新场景下的机遇与共赢。

统筹谋划,形成合力

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需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近年来,枣庄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建立网信、农业、金融、电信运营商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制定数字乡村工作要点,搭建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一个数据中心、N个乡村微脑、N项定制化场景应用的“1+N+N”建设模式,构建党委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

在规划引领方面,枣庄市委网信办按照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战略部署,将数字乡村建设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制定了《枣庄市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实施意见》《枣庄市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2022-2025年)》,为数字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枣庄市在山东省率先将数字乡村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制定《枣庄市数字乡村建设考核细则(试行)》,对各区(市)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考核,考核结果计入乡村振兴大盘子,调动了区(市)党委政府的积极性。

同时,枣庄市作为骨干互联网一级节点城市,全市互联网带宽达到3000G,5G基站4600个,全市实现4G全覆盖,5G覆盖所有重点区域,雪亮工程监测点达到6万余路,社会综合治理平台覆盖所有村居,为数字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了数字基础设施之后,如何让数字技术更好赋能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紧迫性日渐凸显。

2022年4月枣庄市成功创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是山东省首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

多年来,枣庄积极探索智能社会治理向基层延伸,建成了峄城区“榴乡诉递”、滕州市“E呼善应”、山亭“e诉通”、台儿庄区“三事连心桥”等一批基层社会智治服务平台,实现了民生问题线上线下同步解决,打造了基层首创、全市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综合治理新格局。

此外,枣庄市委网信办还组织召开全市数字乡村建设动员会,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签订数字乡村建设战略协议,联合相关高校、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电信公司、农业龙头合作社等单位,组建成立枣庄市数字乡村创新发展联盟,整合资源参与数字乡村建设。

其中,山东移动围绕乡村振兴“五大板块”,在枣庄滕州西岗镇打造了标准版的镇级数字乡村平台,下步将在全省推广;枣庄联通利用钉钉平台,从村级需求出发打造数字乡村平台,在村级疫情防控、美丽家庭评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聚焦实际,突出试点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山东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千差万别,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模式各有不同。

为此,山东省突出试点先行,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4个国家级试点、57个省级试点形成了一批具有齐鲁特色数字乡村建设有益做法。

而枣庄切切实实给山东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山东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评选中,枣庄市山亭区、滕州市及薛城区常庄街道、峄城区古邵镇、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均被确定为省级试点,数量为全省最多。

在市级试点建设方面,枣庄围绕乡村振兴“双十镇”建设,枣庄市委网信办联合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大数据局等,创新开展市级数字乡村试点培育,评选出市级试点镇(街)17个,带动更多乡镇通过数字赋能,助力“双十镇”发展。

枣庄市委网信办带领各大电信运营商,对西岗镇、大坞镇、水泉镇、城头镇、古邵镇、西王镇、马兰屯镇等数字乡村试点镇开展现场调研,围绕产业基础、产业特色和基层需求,对照《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有侧重地推动乡村治理、智慧党建、乡村文化、数字产业、雪亮工程等场景应用,全面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枣庄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镇一策,着力打造智慧党建、智慧村务、乡村广播、云公章等一批贴近群众现实需要的数字应用场景。

如:滕州市开发的数字乡村APP,满足乡村党务、政务管理、乡村治理、村务管理、村民事务办理等多种需求,形成建设经验,向市域推广复制;薛城区常庄街道以健袖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生产基地为重点,建立喂料、饮水、免疫、生长等生产全过程信息化软硬件管理系统,实行智能管理,打造高水平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台儿庄古城规划建设了台儿庄古城智慧旅游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通讯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古城的实际情况,建设智能高效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包括网络系统、指挥调度中心等23个子系统…、

自此,枣庄初步形成了,以市级搭建数字乡村平台,推动基层数据汇聚,因地制宜建设数字乡村应用场景,积极推广数字乡村建设案例经验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围绕产业,数字转型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当前,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加速了现代产业要素与乡村传统产业的融合,而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有助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与发展,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佼佼者,枣庄预先想到了“乡村振兴”,必须“产业为先”。

近年来,枣庄市率先布局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应用,不断探索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枣庄市峄城区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石榴之乡”,拥有18万亩“冠世榴园”,峄城石榴可以说是枣庄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品牌。

为全面实现石榴产业的数据赋能,完善和丰富峄城石榴产业大数据的标准体系,峄城区建设了5G石榴大数据分析平台。“一个中心、三大平台、N应用”石榴大数据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加持,汇聚石榴全产业链数据资源,实现行业数据共享交互,为石榴产业监测预警等应用提供丰富、准确、实时的数据资源。

当然峄城区,只是枣庄锐意进取的一个缩影。

在市中区永安镇九顶莲花山生态农业观光园里,以智慧农业、物联网及传感设备,搭建了“智慧大棚”采集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终端设备实现数据采集和远程操作,对农产品种植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监管。通过手机APP、控制中心大屏都可以随时掌握大棚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从而操作通风系统、灌溉系统及照明系统控制植被的生长环境。观光园还兼具着棚内游客人数、自行采摘数据等功能,进一步掌握农作物人为因素信息便于更好管理。

由此可见,枣庄多地已通过智慧+农业+生态+旅游的新型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实现产业振兴,最终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加力驱动农业农村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大会赋能,更进一步

2022年7月15日,国务院网站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枣庄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同意枣庄市以创新引领乡村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示范区将重点针对农业资源价值实现不充分、乡村发展要素集聚能力不足等问题,集成应用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施农业基础能力提升、城乡经济新动能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生态建设提速和科技创新支撑等行动,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

2022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大会,将于2022年8月1-2日在枣庄举行。

此次大会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主题,探索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产业、组织、生态、文化、人才等全面振兴,为乡村跨越式发展,寻找内生动力并提供发展新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枣庄市政府与省级电信运营商签订数字乡村战略合作协议、数字乡村建设重点项目、枣庄市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签订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将进行集中签约。

“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枣庄秉轴持钧,解析未来方略的密码。这座迅速发展的城市,处处都在飞快地有机更新,以此次大会为契机,透过她全新的面貌,我们可以预见一个“实现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身影。(文 | 徐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