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全市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暂缓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返校

2022-08-29 21:32 ​半岛晨报阅读 (75028) 扫描到手机

各区市县教育局、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市属各学校:

根据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有关部署,为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和健康,经研究决定,全市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暂缓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返校,自9月1日起实施线上教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活动,具体开学返校和恢复线下教学活动时间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再行确定。教师居家办公,开展线上授课。为做好相关工作安排,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在科学精准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保证教育教学秩序。各区市县(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市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要采取有效工作举措,落实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科学合理安排秋季开学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做好线上教学安排

各区市县(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按照“区域统筹、学校为主、组团联动”原则,统筹教育资源,优化线上教学运行机制。要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大连教育数字课堂等推送的优质课程资源,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合理安排师资,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情,通过线上授课、在线辅导、自修自学等形式,安排好学生居家期间的学习生活。

要依据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参照《大连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指南(修订版)》要求,制定完善各学校线上教学工作方案,规划好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活动设计。各学校要完善线上教学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保证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获得最优化的服务。开展线上教学期间,要统筹运用不同形态的课程学习资源,指导学生按照学习进度要求,选择合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科学规划课程学习、在线学习指导、自修自学及居家健身等活动。线上教学活动安排要兼顾好学生返校后的学习衔接,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同起点转至正常的学习轨道。初三、高三年级,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安排方案和学生居家学习指导建议,努力降低对复习备考的影响。

线上教学期间,要合理安排线上学习的形式、时间,做好学法指导、知识答疑、心理疏导及家校沟通。要增加体音美课程内容,强化体育锻炼,控制好学生连续使用电子终端产品进行学习的观看时长,确保学生用眼健康。要严格落实“双减”要求,劳逸结合,严禁超纲超快教学、合理安排课前、课中、课后任务,处理好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学质量的关系。

各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线上教学的管理,组织教师认真研究落实课程标准要求,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和学情实际,精心备课、上课,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要避免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简单推送学习视频让学生自行观看、教师不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居家学习组织无序和无故缺勤等情况,做到线上教学的组织管理与线下教学基本一致。

各级教研部门、教育信息化保障部门要针对线上教学工作特点,做好业务和技术指导。引导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针对“线上教学”的特殊学境,整合内容、优化过程、提高效率。通过开展线上听评课、线上教研、线上讲座、线上巡视督导等形式,加强线上教学指导,加强对线上教学的信息采集和研究分析、及时推荐优秀案例经验、关注问题跟进指导实践,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线上教学的能力。

三、统筹课程学习与成长教育

在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防疫知识的教育和心理健康的疏导,引导树立积极健康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日常行为习惯、科学理性思考和处事。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自律能力,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和劳动教育。要鼓励学生加强锻炼、强健体魄、保护视力,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促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要精心组织“开学第一课”,注重教育的代入感和仪式感,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基本要求,围绕“青春使命”“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全教育”“实践体验”“专题阅读”等内容,聚焦“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非凡十年,教育巡礼”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生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用青春唱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强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线上教学期间,各学校要全面掌握学生居家学习的状态,要求学生遵守线上教学作息安排和学习纪律,按时听课、自习及开展体育健身和劳动实践活动。线上教学和自习时间,学校要组织教师通过动态巡视监控、点名提问等形式,保证学生在线学习的出勤率。要随时关注学生居家(封闭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和安全状况。组织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了解学生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家长,共同进行教育引导和心理干预。

要针对性的强化防疫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和提醒家长在疫情期间尽量减少社会活动、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和封闭的公共场所,严格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及时真实的上报防疫统计信息,配合防疫部门履行个人防控义务。

四、做好全面普惠和支持保障

要关注特殊学生群体,保证线上教学全覆盖。要全面排查少数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线上学习的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学习终端和网络流量等支持保障。要重视对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的照顾,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加强对农村边远地区留守儿童和家庭困难等群体的关爱、帮扶、指导。对封闭在校的学生,要妥善安排其校内学习生活,为学生线上学习提供必要的网络和设备支持。对因疫情被集中隔离的学生,以及特殊情况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要“一生一策”做好针对性服务,确保“一个都不落下”。

要确保不因线上教学增加师生和家长负担。各地区、各学校要全面落实“双减”要求,规范好线上教学活动,依据教学进度的安排,执行好线上学习时间规定,统筹做好各学科学习资源用量用时,防止超前过快学习,保证学生用眼健康。要充分整合利用公益性、免费的线上学习资源,组织教师优化在线课程安排,做好学习资源筛选和推送,因地制宜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不得要求家长购置新的学习设备而增加学生家庭负担。

要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强化线上教学期间的信息安全保障。学校和教师选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要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要求,避免上线的课程资源内容和在线学习指导过程遭受恶意攻击,避免师生及家长个人信息泄露;要加强对师生和家长的信息安全教育,教育引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合法依规上网,并提高防范网络诈骗与恶意攻击的能力。要落实线上教学监管责任,建构网格化管理体系,未经审核的课程资源不得上线,开设的直播课程需履行校内申报批准程序;教师开展在线教学互动时,应按最小化原则实名授权学生进入学习空间并屏蔽无关人员,并能及时处置异常情况。各学校要落实线上教学实时监控制度,配备除主讲教师以外的线上教学监控员,遇有网络学习空间出现异常情况,能迅速处置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各地区、各学校提供的线上教学资源均为免费,严禁收取学生任何费用。

五、做好线上教学资源的供给储备

各地区、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本着集约优化的原则,充分筛选和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大连教育数字课堂”等已有的开放资源,汇总整理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和储备适合本校学情的系列化的线上课程资源。

各地区、各学校要配合做好“大连教育数字课堂”教学资源的上线工作。大连教育学院各学段研训中心(网络教学指导组分学段教学工作组)要做好任务调度安排,组织调动相关教师梳理、制作并上传优质教学资源供全市中小学生及教师普惠使用。

大连市教育局

2022年8月29日

附件

大连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指南

(修订版)

为更好地开展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活动,彰显线上教学育人价值,规范线上教学管理,优化线上教与学的环境,市教育局组织修订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指南,供广大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时参照使用。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线上教学要体现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针对学生居家或封闭在校进行线上学习的特点,按照国家课程计划课程课时设置的比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强化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法治诚信、生命健康、责任意识、职业精神、行为养成等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当中。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注重心理健康的教育疏导,引导学生科学理性思考和处事,培养学生自学自律能力,重视提升学生从事家务劳动的能力和参与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线上教学期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德育主题活动课时,结合特定的教育时间节点,通过线上班会课和团队活动、“微班会”“微论坛”“微调研”“心理辅导咨询热线”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理性,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砥砺责任担当,坚定战疫信心,塑造阳光心理。

二、科学安排线上教学内容和时长

线上教学期间,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不同学科内容要求,以综合素质养成为核心,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等的有机统一。线上教学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线上课程学习、在线学习指导、课后学习训练、素质能力培养、体育健身活动、个人探索实践等。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凝练授课内容,合理安排线上课程课时和课后作业时长;中小学生线上教学每课时不宜超过30分钟,保证学生充足的护眼休息、体育锻炼和睡眠时间。

(一)小学教学活动安排建议

小学线上教学活动建议根据教学进度的要求,统筹安排素质能力、学习方法培养等内容的线上课程,通过在线学习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居家活动。小学低年级(1-2年级)每日线上课程安排不宜超过4课时,不安排课后作业;小学高年级(3-6年级)每日线上课程安排不宜超过5课时,课后作业时长不超过1小时。

小学素质能力培养内容主要包括:写好作文、应用文写作、阅读技巧、口语表达,数学思维训练,英语微阅读,手工制作、家务劳动,科学实验探究,安全防护演练,学科及跨学科实践活动,唱歌、跳舞、摄影、艺术赏析等。小学线上课程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书法等。

(二)初中教学活动安排建议

初中线上教学活动建议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安排线上课程学习、在线教学指导、课后学习训练、素质能力培养、知识重点解析等内容。初一、初二年级每天线上新授课程学习不宜超过6课时,课后作业时长不超过1.5小时;初三年级可适度增加课时,有针对性地安排备考辅导等内容,并通过在线方式组织模拟性测试,帮助学生诊断学情、把握复习重点。

初中学生线上课程学习的科目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日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书法等。

(三)高中教学活动安排建议

高中线上教学活动建议根据教学标准,安排线上课程学习、在线教学指导、课后学习训练、素养能力提升、知识疑难解析等内容。高一、高二年级每天线上新授课程学习可安排6课时左右,课后作业时长不超过2小时;高三年级根据学生备考实际确定课时,要兼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针对性地安排备考复习和模拟考试等内容。

高一学生线上课程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性课程,以及其他素养提升类课程等。

高二、高三学生线上课程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日语),物理、历史(2选1),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选2)等学科性课程,以及必要的素养提升类课程等。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活动以学生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为核心,可安排线上课程学习、在线教学指导、居家职业技能训练、素质能力培养等内容。每天线上课程学习一般可安排6课时左右。

中等职业学校线上课程内容应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等。

(五)体育健身活动安排建议

在学生居家学习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强锻炼,按照要求自觉做好眼保健操和体育健身活动。各地区、各学校要做好对学生居家锻炼的指导与管理。

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2次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每次20分钟左右,全天体育健身活动不少于60分钟。小学生主要安排广播操、健身操、搏击操、跳绳、体能练习等体育锻炼活动。初中学生主要安排广播操、八段锦、健身操、体能训练(结合中考体育加试项目)等体育锻炼活动。初中体育加试训练内容以初三为主,兼顾初二、初一,设置耐力、力量和综合素质训练等专题,形式以组合训练为主。高中阶段学生主要安排广播操、健身操、体能训练等体育锻炼活动。

要特别重视保护好青少年儿童的视力。组织、指导学生每天上、下午两次做好眼保健操,每次10分钟左右。在学生连续观看电子产品30分钟或连续读写纸质材料(非电子产品)40分钟后,要提醒学生抬头眺望6米以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放松眼睛。建议同学们尽量在自然光下书写、阅读。学习休息时间,去阳台、窗边等有自然光的地方,尽可能多的眺望远方。

学生居家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可参照市教育局2020年发布的《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南》进行。

(六)居家劳动实践安排建议

注重学生线上学习与居家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每周要安排一定的劳动实践时间,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家制宜、就家取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注重日常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珍惜劳动成果,杜绝浪费。要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安全劳动、创造劳动,促进体脑结合、知行合一、身心和谐。

合理安排学生居家劳动实践活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

三、精准有效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学校是线上教学的实施主体,要落实课程标准,完善教学管理,做好教学计划安排,科学适度进行教学监控评估,做好支持保障工作,保证线上教学质量和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要结合学生居家活动的特殊情境,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和认识特点的线上学习模式,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远程监管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制定线上及自我学习计划,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律意识。

(一)线上教学组织管理

1.完善线上教学实施方案

以学校为单位,统筹制定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包括工作组织体系、教学任务安排、教学内容评估审核、教学效果评价、应急情况处置、技术保障方案等。

要做好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节安排的统筹,指导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要注重课程的系统研发、学科资源的遴选、教学氛围的创设、测评方式的设计,体现教学的趣味性、交互性,发挥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针对性指导的优势。

2.编好线上教学安排表

要整合国家、省、市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分年级、分学科(专业)、分班级编制教学安排表。线上教学安排表要统筹好全校的教学时间、师资调配、学生学习时长、课余活动安排等内容,建议按年级(专业)、课程或学生兴趣组为单位编排课表,为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学习菜单,并做到教学资源的统筹优化。

3.落实线上教学任务安排

优化师资配备,选择合适的教师承担不同的线上教学工作任务。可打破行政班级的限制,以网络教学班组为单位配备直播课程主讲教师、在线学习指导教师、线上教学监控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直播课程主讲教师和在线学习指导教师一般由本学科、本年级的任课教师担任;线上教学监控员需要对直播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有准确的把握,并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

4.选择合适的在线教学平台

学校可自主选择公益性直播平台(APP、社交软件等)和在线教学平台,以及学校自主采购或研发的网络教学系统开展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和学生观看的资源均为免费,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为保证在线教学活动的顺畅,实施线上教学时,建议备选两个以上不同产品系列的平台,以备出现故障时第一时间进行切换。在线教学平台应支持直播内容资源的重播或回放,适合学生居家随时收看。

5.开展线上教学研究培训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研究培训活动,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切实减轻教师线上教学负担。教研的重点是教学资源的梳理、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学生接受程度的分析、自主学习任务的安排、有效开展在线教学的策略等。学校还要有针对性地培训教师掌握线上教学相关设备的调试操作方法,熟悉相关平台和软件的操作,确保所有软硬件运行正常,保证线上教学的顺畅开展。

当安排学生观看国家、省、市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时,负责在线学习指导的教师应提前观看录播的课程资源,了解资源内容,组织集体教研,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在线辅导、布置学生作业和自主学习任务。

6.发布学生线上学习指南

要以电子文档方式,向学生发布线上学习指南,包括作息时间表、在线课程表、线上辅导时间表、学习平台使用手册、线上学习和自主学习注意事项、辅助学习资源获取方法等,以及家长需要关注的事宜。

学习任务的安排,要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安排每天的在线教学课时和课后学习任务,适当放慢线上教学进度,严禁占课时、抢进度,坚决防止照搬套用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安排。

7.全方位监控线上教学情况

在教师直播授课和在线进行学习指导时,线上教学监控员要实时监测网络学习空间的状态。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时,应按最小化原则实名授权学生进入学习空间并屏蔽无关人员,当网络学习空间出现不当内容时,能根据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进行处置,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各学校要安排班主任和相关专职教师,全面掌控学生学习生活动态,督促学生根据作息安排和学习纪律要求,按时听课、自习,并进行体育健身和劳动实践活动;要随时关注学生居家或封闭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和安全状况,与学生和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和联络。

8.开展线上教学效果评估

各学校应借助学习平台的教学信息收集功能,如学生在线自动作业评测、线上学习关注度和注意力保持度等信息,结合学生课后任务反馈、在线测试等形式,进行线上教学效果的评估。应通过线上调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的接受度、对教师在线授课和学习指导的满意度,以及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接受效果。

9.提供线上教学技术保障

各学校要安排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提供线上教学的技术保障。要做好教师线上教学的操作培训,编制线上教学软、硬件使用手册,并做好用户授权设置、资源传送等后台管理工作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随时处置线上教学平台使用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10.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要树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意识、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加强线上教学期间的信息安全管理。学校和教师选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要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要求,避免上线的课程资源、在线直播授课和学习指导过程遭受恶意攻击,避免师生及家长个人信息的泄露;要加强对师生和家长的信息安全教育,引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提高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

(二)线上教学基本流程

1.组建交流群组

开展线上教学前,要根据学生不同课程内容的学习需要,组建网络学习交流群组或网络教学班级,参与课程的教师和学生加入,以便教师开展直播授课和在线学习指导。大的群组下可再划分若干学习讨论组,引导学生间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彼此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学习提高。学生在学习讨论组发布的信息,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做好监控。

2.梳理学习资源

教师对网络上提供的数字学习资源进行梳理,根据课程教学要求,梳理遴选并准备好充足的且经过审核的资源,区分课前和课后资源的菜单目录,选择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和辅助学习资料。要整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大连教育数字课堂等录播课程资源,以及多渠道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学校自行开发的数字资源,在保证思想性、知识性前提下,优先选择优质内容为线上教学和学生线上学习的辅助资源,避免重复开发、重复推荐。

3.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综合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进度安排、教情学情和学习资源等情况,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准备好课件和辅助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应灵活安排知识讲授、情境呈现、问题互动、学生展示等环节,以交流讨论、在线抢答(点答)、生生互评、视频与虚拟实验、在线测试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防止发生“一讲到底”“纯文字课件读课”“完全视频播放”等现象。应做好相关文本准备,下载电子教材,提前做好教材的剪切工作;准备或录制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必要的微视频;设计线上教学的教案,绘制线上教学的流程图,设计供学生使用的学案或者活动案。要重点关注情境与问题、活动与练习、评价与纠错、课上巩固练习和线下作业等因素,做好线上教学的预判。

4.推送学习建议

教师定期向学生推送作息安排时间表、课前学习内容指引、线上学习关注要点、学习任务安排等内容,重点提示观看直播课程、录播课程或参与在线学习指导的时间,引导学生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项目引领”等方式进行学习。

要指导学生充分适应线上学习的特殊情境,在线上学习工具、笔记方法、讨论规则、奖惩措施等方面为学生提供预先指导。引导学生预先进行相关资源的学习,明确线上课程的学习锚点,学会及时整理归类、查缺补漏,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构建知识图谱。

5.组织线上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直播和录播课程,以音视频连线、讨论组等方式进行在线学习指导。安排学生通过观看录播课程学习时,在线学习指导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同步观看,以便进行有针对性学习辅导。线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互动应面向全体学生,制定课堂学习评价规则,用好“在线对话和评价功能”。

要通过线上学习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丰富学生线上学习的形式,指导学生采取图片、语音、在线视频等多元方式交流和回答问题,在线使用“批红或圈点”进行学习评价。利用截屏或录屏工具采集学生的反馈和回答的问题,借助白板或者手写板进行在线板书和纠错。做好课堂小结,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个性图示、表格、笔记图片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6.布置课后任务

学生线上课程结束后,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结合任教班级学情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学习任务,巩固线上学习成果。课后任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度适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批改。

要贯彻落实“双减”要求,根据线上学习的特点,科学、多元设计课后任务的内容和形式,布置分层、实践性的课后作业、调研报告和文献资源检索等任务。统筹安排学生课后任务,不得布置过多过难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采用便捷易操作的方式确定学生课后任务上交规则与平台,不给家长增加额外负担。要减少学生课后任务的文字书写或输入量,鼓励学生用语音、思维导图、图示图片、视频、演示文稿等形式提交作业。作业批改采用合适的平台或应用软件,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鼓励学生自主批阅和伙伴互评。建好学生的作业档案,为个性化学习指导奠定基础。

7.诊断改进教学

阶段性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要深入诊断教学过程与结果,保持优势、发现不足,改进后续的教学。有条件的教师应积极探索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多维度采集学生在线学习信息,进行学习数据分析,借助科学统计分析模型诊断教学成果、调控教学行为。要透过教学诊断的信息,反思线上教学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有效方法,丰富教育教学的内涵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