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成抬价新手段?“标签刺客”可休矣

2022-09-02 21:49 人民日报阅读 (73262) 扫描到手机

一模一样的餐盘,打上“网红爆款”“INS风”等标签,标价就翻一番;同样的保温箱,写着“轻奢”“复古”的比写着“长效保温”“冷藏便携”的标价贵了3倍多。近来,有消费者网购时发现,相较于体现商品功能性的标签,以产品功能之外的氛围、观感、体验等相关内容为标签的商品往往标价更高。标签化营销成为一些商家变相抬价的新手段。

商品标签,通常用于介绍商品功能、用途、风格等属性,初衷是为了帮助消费者通过搜索关键词精准匹配到所需要的产品。在网购平台,搜索流量是店铺流量的重要来源。这意味着,同样的商品,使用不同的标签,就可能带来不同的曝光。由此不难理解,商家为何纷纷在优化商品标签上下功夫。比如露营走红后,某购物平台今年4月以来的露营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145%,户外折叠椅也随之贴上“露营”标签,野餐垫也加上了“露营”关键词。

商家打出特定标签吸引流量,本是正常营销策略,无可厚非。“复古”“INS风”“网红爆款”等标签,折射出消费者在产品功能之外,对审美价值的更高追求,也是对市场的客观反映。但在激烈的流量争夺中,类似营销标签词义模糊宽泛,缺少界定标准,给了某些商家可乘之机。有商家牵强附会,罔顾商品属性,动辄给商品贴上七八个标签;还有商家借机抬价,利用不同类型标签进行差异化营销,用“轻奢”“氛围感”等标签匹配购买力更强的消费群体,将普通商品高价卖出。类似行为,不仅有违标签使用的初衷,也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更不利于平台算法发挥正向作用,长此以往会扰乱市场秩序。

买商品不是买标签,营销标签的滥用暴露出平台在标签设置上的管理漏洞。整治商家利用营销标签蹭热度、乱定价的行为,平台不妨制定明确的标签使用规范,提高标签精准度和匹配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在展示符合搜索关键词的商品同时,展示更多同类商品,为消费者选购比价提供便利。让品质、服务与价格相匹配的商品得到展示,给予消费者充分的选择空间,才能维护好公平交易秩序,赢得消费者信任。

近段时间以来,无论“雪糕刺客”还是“文具刺客”,其中暴露出的一个问题都指向价格标签,不标示或显著弱化标示商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形成价格欺诈。同样,为了引流量、蹭热度,胡乱标示或过度标示商品价格标签,致使出现价格畸形等情况,是另一种形式的“标签刺客”。价格法也早有明确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因此,不管何种产品、何种销售渠道,在定价、营销、标示等问题上,必须要做到公开透明、合理合法。

网络经济、商品经济是诚信经济、法治经济。少点套路、多些诚意,少点营销陷阱、多些品质服务,是商家和平台的本心所在,以此才能赢得美誉度和信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