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之下吞服200多片药…….医病更医心,花季少女终于走出“阴霾”

2022-09-14 11:48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46631)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9月14日讯(记者 孙贴静 通讯员 毕乙贺)   “快快快!13岁患儿吞服过量药物,马上抢救......”凌晨,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青岛妇女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立即开始了一场紧急抢救。

13岁的婷婷(化名)患有抑郁症,曾有多次自杀史。一天,在家与父母发生矛盾后,越想越气的她一下子吞下200多片异丙嗪、丙戊酸钠等抗抑郁药物。家人发现后,赶忙拨打“120”,转运至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来院时,婷婷已意识不清、胡言乱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抖动……PICU医护人员立即给予甘露醇导泻、活性炭药物吸附毒物、左卡尼丁保护肝脏、西咪替丁保护胃黏膜、大量补液水化碱化促进毒物排出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并提前做好血液透析及血浆置换准备,以防病情进一步加重。

幸运的是,得到及时救治后,婷婷意识逐渐清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减轻。

孩子的病情虽然得到控制,但医护人员怎么也放不下心来。青少年抑郁症是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一类常见的精神障碍,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宁可自己忍受痛苦也不愿寻求家人及医生的帮助,而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变化,没有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最终酿成惨剧。

怎样帮助婷婷打开心结,走出抑郁的困境?接下来的治疗中,“医心”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

入院后,婷婷便一直躺在病床上,拒绝与人交流。“只有让患儿开口说话,相互交流才能帮助她敞开心扉。”医护人员一直试图与婷婷交流,取得她的信任。早上,他们会先和婷婷说早安,关心她休息的怎么样,身体有没有好一些;工作间隙陪婷婷聊聊家常、学校生活、兴趣爱好;下班时,和婷婷道别,嘱咐她需要注意的事项......润物细无声的关怀让婷婷逐渐放下了戒备、敞开了心扉。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完美的女儿,不是我。”沉默许久后,婷婷说出了自己的“心结”。原来,升入初中后,父母对女儿学业要求的更加严格,但婷婷却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游戏,成绩下滑严重。面对父母的批评和指责,婷婷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的感受,逐渐产生了对抗逆反心理,甚至有多次过激行为,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了解到婷婷的心结后,医护人员对症下药,鼓励她与身边人交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缓解压力的方式、多参加户外活动、树立一个小目标......几天的交流沟通和心理疏导后,病房里终于传出了婷婷的笑声。

“在医院的这几天,我感觉自己得到了理解和认同,终于有了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感谢医生和护士姐姐给了我不期而遇的温暖。”出院时,婷婷不再抗拒与父母沟通,笼罩在一家人心头的“阴霾”终于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