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价1万8仅赔500元?快递保价不能形同虚设

2022-09-20 08:47 北京日报客户端阅读 (48355) 扫描到手机

继“寄丢20克黄金保价八千赔两千”事件后,快递公司顺丰再次因保价问题引发争议。有网友吐槽,自己花108元买了1.8万的保价服务,结果物品在运输中受损贬值,主张按保价赔付却被告知只能赔500元,客服还理直气壮回复:不是保多少赔多少。

所谓保价,就是给快递上个“保险”,投保金额即用户自己对快件的估价。消费者额外支付保价费用后,若遇快递丢失或损坏即可获得赔付。那么,保价后是否能够按照保价金额赔付?这一点,相关法规写得一清二楚。《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邮政法》也规定,保价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可以说,就保价快件而言,保多少与赔多少基本相当。如果就此随意打折,或在损毁程度鉴定上与消费者各种扯皮,变着法子“少赔”,确有店大欺客之嫌。

而放眼快递行业,保价形同虚设绝非个案,保价条款常常成了“套路条款”“霸王条款”,大有成为投诉重灾区之势。对这种欺客行为,监管力量应依法跟进,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倒逼相关企业履约尽责。消协等行业协会也要做好普法工作,及时上线权威信息,切实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任何企业、行业,服务过硬、恪守信用都是行稳致远的基石。越是头部企业,越要爱惜羽毛。在保价赔付上玩猫腻,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会对行业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083亿件,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即便受疫情影响,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达到512亿件,同比增长3.7%。当快递行业迈入“千亿件时代”,显然得跳出“薄利多销、服务不保”的陈旧赛道,开始下半场“精细服务、守法守信”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