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提出“六个城市”推进路径 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2022-09-20 17:44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62656)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9月20日讯 (记者 宿万里)9月20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 开新局·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发布会,重点介绍青岛市打造“六个城市”工作的总体情况和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工作的有关情况。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建军同志,市政协副主席、商务局局长李苏满同志,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解宏劲同志,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殷世逸同志出席本次发布会。

提出“一二三四六十”目标定位

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建军表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聚焦“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出了“一二三四六十”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

“一”就是“一个总目标”:即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就是“两个城市愿景”:即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三”就是“三个新突破”:即在增强综合发展实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建设人民城市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四”就是“四个发展导向”:即突出“引领型”“创新型”“枢纽型”“共享型”发展导向;

“六”就是“六个城市定位”:即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

“十”就是“十项重点工作”:即抓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区域统筹、经略海洋、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文化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十个方面重点工作。

在“一二三四六十”体系中,“一个总目标”是今后五年青岛发展的战略指引;“两个城市愿景”“三个新突破”“四个发展导向”是从不同角度对总目标的分析解读;“六个城市”是落实总目标的“四梁八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新使命、新内涵、新路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造“六个城市”,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6个专班,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各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各个专班组长。坚持顶格推进、科学谋划,编制了《关于聚力打造“六个城市” 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意见》,对打造“六个城市”作出总体部署;制定了打造各个“城市”的《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分别明确了目标任务。目前,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即将印发实施。青岛将坚持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努力抓好落地见效。

成立工作专班 聚力打造“六个城市”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解宏劲具体介绍了《关于聚力打造“六个城市”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意见》起草过程和主要内容。

成立工作专班,起草“六个城市”《实施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发改委牵头开展“六个城市”工作谋划和推进落实,会同科技、工信、公安、住建、海洋、商务6个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围绕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意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有关精神要求,起草编制《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具体路径和推进措施,共8大部分33条。

聚焦重点任务,提出“六个城市”推进路径。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能级提升、数字经济提质扩面,加快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工赋青岛”行动,推进“育苗”“倍增”计划,夯实现代产业城市根基。

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聚焦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发展、航运贸易金融、海洋生态示范,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畅通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推进海上风电创新应用,建设国内领先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聚焦创新策源、企业创新、人才集聚,加快建设吸气式发动机关键部件热物理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创虚拟现实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推进“未来之星”培养、“岛城工匠”培育等人才引育计划,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

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聚焦国际合作、双向投资、综合交通和内外循环,放大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字号开放平台能级,高水平建设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争取承办首届中国—中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推动青岛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港。

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聚焦城市更新、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社会民生、乡村振兴,抓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深化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争创全国碳达峰示范城市,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聚焦平安青岛、法治青岛、文明青岛、美丽青岛和数字青岛,深入推进“法智谷”建设,深化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六个城市”工作合力。专班化推进。“六个城市”按照“一城市一专班”的方式,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合力推进“六个城市”建设。

指标化引领。坚持引领性与操作性并重的原则,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构建“六个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清单化落实。围绕产业发展、科技研发、社会治理等方面,建立重点任务清单、重点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推进进度、完成时限,抓好推进实施。

责任化督导。把“六个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综合运用调度、督导、观摩、考核、激励、问责等手段,抓好落实,确保成效。

阶段化评估。对重点指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进行年度监测,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围绕“五个中心” 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殷世逸表示未来五年,青岛将围绕打造“活力海洋之都”的愿景目标,加快建设海洋科技、海洋产业、航运贸易金融、海洋生态、海洋国际事务交流等“五个中心”,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海洋贡献。

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加强海洋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支持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重大科研平台加快发展,推动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

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能力。加强极地科考、深远海探测、载人潜器等海洋基础研究,实施透明海洋与气候变化、蓝色生命与生物资源开发、海底发现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

营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支持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推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推动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高水平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加快推动养殖工船产业发展,提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水平。依托海岸、海岛优势资源,丰富海洋旅游业态,新打造一批高端海洋特色主题旅游产品。

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大力发展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巩固海水淡化领先优势,统筹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培育打造一批现代海洋产业集群。

积极培育深远海未来产业。依托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字号”科研院所,提升深海油气、海底矿产、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等领域技术储备和装备保障能力。

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提升港口枢纽功能。健全现代化港口设施,完善董家口港铁路集疏运体系,拓展海铁联运服务网络,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加快国际邮轮港区开发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推进港口建设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港口智慧大脑,全力推动港口数字化转型。

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海洋产业能力。加速集聚海事服务机构,积极发展船舶管理、气象导航、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生态示范中心。建设绿色生态海岸带。加大胶州湾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禁养区限养区清理整治及胶州湾局部清淤工作。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探索“一湾一策”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一批美丽海湾。

增强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能力。积极开展海洋碳汇研究,加快推动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山东)筹建落地,探索建立海洋碳汇交易机制。

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和防灾减灾。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海湾生态养护与修复。提升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防控能力,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加强海洋环境预警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海洋灾害应急处置水平。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事务交流中心。打造海洋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重要经济出海口作用,建设好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海洋开放合作平台,深化海洋科技、产业、经贸、投资、人文、资源等领域务实合作。

拓展国际海洋合作空间。推进“透明海洋”等海洋科技合作伙伴计划,支持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建设运行,深化海洋资源开发、深海极地研究、防灾减灾、技术转移和教育培训等领域国际合作。

搭建国际组织合作发展平台。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实体化,建设青岛海洋国际合作中心,办好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东亚海洋博览会、世界海洋科技大会等海洋国际会展活动。

依托“开放”基因 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市政协副主席、商务局局长李苏满表示青岛立于开放,兴于开放。多年来,青岛始终走在国家开放最前沿,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条件愈加成熟。

战略叠加优势日益凸显。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肩负重大使命,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处于重要地位。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获批建设。

交通通达能力显著提高。青岛港链接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2021年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球第4位、第6位。4F级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通航覆盖全球126座城市,洲际直飞航线11条,新开行27条国际国内班列,海铁联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城市首位。

开放经济能级不断提升。投资贸易合作遍及230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货物进出口8498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9位,服务贸易进出口超1100亿元。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跨境电商进出口突破300亿元,全省首单以人民币计价的跨境易货贸易完成通关测试。实际使用外资61.7亿美元,位居计划单列市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接近6000亿元。

国际交往水平持续提升。成功服务保障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外国驻青领事机构3家,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83个,与61个国家(地区)的111个城市(省州、机构)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连续十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城市”。

对标香港、上海、新加坡等城市,青岛确定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就是聚焦“门户”和“枢纽”两大功能,围绕构建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链接,打造服务山东、辐射黄河流域、东接日韩、北接蒙俄、南连东盟、西接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制定了《青岛市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和《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未来五年,主要通过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投资贸易集聚能力、提升重大平台开放能级、提升国际交往合作水平四个方面推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

近期,突出“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主要实施八大具体行动:一是门户通道畅通行动,包括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提升胶东国际机场门户枢纽功能,完善“四网五向”铁路交通网和“路网畅达、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公路体系。二是物流体系增效行动,包括高质量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链、创新应用供应链体系和提升多式联运综合服务能力。三是招商引资突破行动,包括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总部经济培育增能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四是对外经贸拓展行动,包括高质量发展货物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和提升对外投资竞争力。五是国际消费提质行动,包括培育消费品牌矩阵、打造消费新地标、创新引领数字消费、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等方面。六是数字经济赋能行动,包括建设数字信息港、提升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数字贸易平台能级和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七是开放平台提升行动,包括高质量建设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创新发展临空临港产业示范区和经开区综保区。八是国际交往深化行动,包括推广世界城市形象、拓展国际交往渠道、培育高端交流载体和优化国际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