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家大行合资理财公司来了!如何影响行业格局?差异化路线怎么走?

2022-10-27 21:2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2470) 扫描到手机

中外合资理财公司即将再添一员。10月19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官宣,该行全资子公司农银理财与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控股公司(以下简称“法巴资管”)合作筹建中外合资理财公司获得银保监会批准。这也意味着第五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即将到来。这会给行业发展以及原有的行业格局将带来何影响?理财子与合资理财公司有何异同?在已设立理财公司的基础上,为何国有银行还要合资再成立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未来,两者将呈现怎样的关系和发展前景如何?

中外合资理财阵营扩容

第五家大行合资理财公司来了!

10月19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农银理财收到银保监会批复,农银理财获准与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控股公司(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 S.A.,下称“法巴资管”)合作筹建中外合资理财公司。稍后,农银理财发布公告显示,该合资理财公司暂定名为法巴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法巴农银理财”)。公告还显示,法巴农银理财将由农银理财与法巴资管共同出资设立,农银理财和法巴资管出资比例将分别为49%和51%。农业银行表示,下一步,该行将推动农银理财按照监管要求尽快完成合资理财公司各项筹建工作。农银理财也表示,将按照监管要求严格执行有关程序,积极与法巴资管共同推动合资公司完成筹建工作,尽快开业。

其实,早在今年3月底,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对于该行合资理财公司曾表示,未来将充分依托农银集团的产品创新、销售渠道与客群优势,结合外资股东的全球投资管理能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风控体系,立足于中国本土市场,致力于打造能够为各类客户提供优质理财产品和服务,且兼具ESG投资特色的一流的资产管理公司。这样对农银理财公司形成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在已设立理财公司的基础上,为何国有银行还要合资再成立中外合资理财公司?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境外优秀的资管机构有着丰富的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经验,在权益类资产、跨境类资产、另类资产投资方面更具优势,客户管理方面也更加成熟。国有大行理财公司与境外资管机构合作设立合资理财公司,可以拓宽投资领域、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丰富产品类型。对于股份制银行尚未跟进设立中外合资理财公司的原因,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股份制银行成立理财公司的时间相对较晚,注册资本金不高,所以未来成立合资理财公司的节奏会慢一点,预计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等理财公司均后续有望设立。

中外合资理财公司获批加速

据统计,截至目前,监管部门已批复31家理财公司筹建,29家已经开业,包括4家合资理财公司,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旗下理财公司与外资机构共同设立,且均为外资持股均超过50%,注册地也均为上海。其中,中银理财与东方汇理资管设立的汇华理财获批开业于2020年9月,二者分别持股45%、55%,注册资本为10亿元;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建信理财、富登管理私人有限公司设立的贝莱德建信理财获批开业于2021年5月,三者分别持股50.1%、40%、9.9%,注册资本为10亿元;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与交银理财设立的施罗德交银理财获批开业于2022年1月,二者分别持股51%、49%,注册资本为10亿元;高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合伙与工银理财设立的高盛工银理财获批开业于2022年6月,二者分别持股51%、49%,注册资本为10亿元。由此可见,自2020年9月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开业后,中外合资理财公司保持着一年开业1家的速度发展,但今年获批速度再提升,施罗德交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先后获批开业。

除上述5家大行外,市场消息显示,邮储银行旗下中邮理财也曾与德意志银行洽谈过设立合资理财公司事宜。

角色定位及业务发展方向具有显著差异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合资与中资理财存两方面差异。曾刚表示,一是从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层面来看,银行理财子绝大多数由母行100%控股,其发展战略方向、业务重心多围绕母行战略、客户展开,有很强延续性,完全立足资管机构特点的发展独立性目前相对较弱。而合资理财公司中,外资股东持主要股份,相对于其他银行理财公司而言,其独立性较强,但或因此获得内资银行的支持可能相对较少,比如内资行在客户、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资源没法充分利用。

“合资公司的规模因此恐怕都不会太大。”曾刚说,“现在最大的理财公司管理规模已超2万亿元,而规模最大的合资理财估计恐怕也就千亿左右,这种差距可能中长期也无法弥补。”他表示,合资公司与中资机构相比规模相距甚远,但在多元化股权结构下,合资理财公司的治理体系与其他理财公司会有明显的差异,这会导致合资公司在后续的发展战略、业务拓展路径、薪酬激励制度建设以及产品体系构建方面都会有其鲜明的特点。

二是从产品及核心能力方面来看,合资理财公司主要外资股东是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其长期资管经验和能力,相关公司会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特别是产品体系构建上,其市场化运作的经验以及权益类产品投资能力可能会相对更突出。“从实践来看,中资理财公司也想提升权益类资产占比,但无论其客户偏好或其核心能力依然主要在固收方面。因此,权益类资产占比过去几年中并未有明显提升。”曾刚说,在产品谱系与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方面,合资理财公司可能会更加平衡。

“理财子与合资理财公司角色定位及业务发展方向具有显著差异。”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一是股权结构及角色定位不同,理财子由母行100%持股,注册资本多为百亿规模,承接全行理财业务转型重要职责;二是设立政策背景不同,前者基于资管新规下的转型需求,后者基于金融对外开放政策,相对母行是锦上添花;三是发展策略和方向,合资理财子公司的外资合作伙伴各有专长,或将更专注于打造“小而美”,实现差异化发展。

此外,对于合资理财公司的监管问题,今年3月,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授权上海银保监局行使辖内合资理财公司监管主体职责的通知》,授权上海银保监局按照《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其他理财业务相关监管规定,履行辖内合资理财公司的监管职责;授权上海银保监局参照《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高管任职资格核准的相关规定,负责辖内合资理财公司开业后的董事高管任职资格核准工作。其他行政许可事项由银保监会大型银行部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优势互补可组成全新能力拼盘

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表示,合资理财公司可借鉴国际资管行业先进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合规风控体系,发挥中外资管机构各自优势,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更好地满足我国居民的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

“中外联姻后的合资理财公司受益于外资股东在全球市场扎实的投资经验和经营基础,可为国内资产管理市场带来先进的投资文化、市场机制、多元产品及风控理念,既有助于完善资管领域的行业生态,亦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更为丰富多元的产品和服务,未来有望在跨境投资、权益投资、衍生品投资、量化投资、AI投资等领域看到合资理财公司的身影。”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亦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设立合资理财公司,可以将外资资管公司的全球化资产配置理念、资管运营管控及风险管理优势,与中国理财公司的客户基础、渠道优势及熟悉本土市场的优势相结合,组成全新能力拼盘。”杨海平指出“农银理财和法巴资管共同出资设立合资理财公司,见证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稳步向前。合资理财公司与本土理财公司形成良性竞争,共同推进资管行业创新发展。”

中金团队分析指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鼓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资金融机构入股银行理财子公司旨在引入国际上较为先进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合规风控体系,促进我国银行系资管业务健康有序的发展。中金公司还称,合资理财公司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管理机制的一种尝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帮助覆盖中高风险的投资客群,从而在客群结构上与理财子公司的形成互补。与此同时,合资理财与理财子亦会形成内部竞争,商业银行可根据各类机构发展境况予以适配的资源投入,从而最大化发挥旗下资管牌照优势,依靠良性竞争与赛马机制实现资管业务规模的可持续增长。

对于合资理财公司,在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看来,海外资管巨头带来先进的投研文化、产品体系及风控理念,同时有助于完善国内资管行业生态,合资理财符合国内资管领域监管大方向,亦是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弯道超车”的新机会。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表示,合资理财公司丰富了银行理财机构类型,股权结构和外资股东专业能力方面的特点,使得合资理财公司在银行理财市场中成为一类具有明显差异化的机构。

差异化发展将是合资理财公司生命线

展望合资理财公司的发展前景,周毅钦认为,差异化发展将是合资理财公司的生命线。相较于大行的全资理财子公司,合资理财公司一方面在中短期内尚无可对标的规模指标考核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注册资本较为有限,且其净资本管理仍参考银行理财公司,那么总规模上限基本在2000亿至3000亿元左右,相当于一家大中型公募基金。在此情况下,合资理财公司可“轻装上阵”,利用自身所长打造“精品店”。

兴业研究金融行业分析师认为合资理财公司后续发展可分三步走。起步期是在母行支持下扩充规模,达到规模盈利平衡点。发展期是产品设计、投资能力上寻求突破,对标精品公募基金。合资理财公司继续放大产品设计、投资能力的优势,预计未来对标精品固收型、权益型、产品创新型公募基金发展路径。成熟期为拓宽多资产策略,丰富产品线。

对于与其他理财子公司之前的关系,中金公司预计合资理财与理财子公司将呈现竞合关系,商业银行依靠赛马效应将实现资管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半岛新闻整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中新经纬、时代周报、财联社、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