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丨来场亲情与远方的双向奔赴

2022-10-29 07:4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7516) 扫描到手机

终于在我妈69岁这一年,可以带她去旅行了……”不久前,四川博主张新带妈妈到青岛旅游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被赞“最孝顺”网红的张新告诉记者,他的目标是带妈妈去100个地方旅游,青岛是首站(详见本报10月19日A07版)。无独有偶,一段“孙女带84岁独居爷爷游中国,陪爷爷实现100个愿望清单……”的视频也在此后走红。视频主人公、孝心孙女是四川自贡的95后女孩小万,今年回家探望84岁的独居爷爷后,她经过再三思考,决定辞职陪爷爷去完成100个心愿。时代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天地,很多人为梦想选择远方,求学、打拼、旅行……总觉得日子还长,还有很多时间孝敬长辈、陪伴家人。此时,张新与小万的行动,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亲情与远方双向奔赴的样本。

我们的远方离不开感恩、爱与陪伴

□特约评论员 玄子

不论是“带妈妈去100个地方旅游”,还是“辞职陪爷爷去完成100个愿望”,这都是儿孙发自内心的爱与陪伴,在他们的心中,诗与远方固然美好,亲情与孝道凌驾其上。

张新的老家在四川自贡农村,妈妈一直种菜卖菜,69岁的妈妈在此之前连自贡都没有走出去过。刚开始,他提出要带妈妈旅游,她并不愿意,因为不舍得花钱,这是典型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写照,他们的收入全部来源于自己的收成,他们太清楚生活的艰辛,太明白钱的来之不易。由此,她不舍得让儿子花钱带她外出旅游,她不能想象住一晚海景房要花费600元,这么多钱如果换成她种的菜,会有多少呢?她是幸福的,有愿意陪伴、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给她爱的儿子。

同样,那位独居的爷爷,遍览人生四季,夕阳西下,想来脱不开《老来难》唱词中“年轻人嫌我走路慢,吃饭之间吐黏痰”的境况。那又怎么样呢,这就衰老的本色,面容不再光鲜,记忆不再清明,行动不再矫健,年老的人可能脆弱、可能寂寞,可能衰朽,可能无助,但他依旧有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所以,孙女小万的行为得到了许许多多人的尊重和追捧。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一对外国父子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年届耄耋的父亲指着不远处草坪上的麻雀问儿子:“那是什么?”儿子平和地回答:“麻雀。”转瞬之间,老人重复了刚才的问题,儿子仍旧耐心地回答,这样的问答周而复始,儿子开始有些不耐烦了。此刻,镜头闪回到他的幼年,同样的场景,他的父亲风华正茂,面对蹒跚学步的稚子,他不厌其烦,回答咿呀学语的儿子,他在回答孩子简单的、重复的问题时,眼里闪着熠熠的光华。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描摹我们无法规避的老,我想应该是苍翠。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世事的凝练,她也许臃肿,也许满布皱褶,也许颤颤巍巍,这正是苍老的本色,值得每一个善良的人去敬畏,值得我们用感恩、爱与陪伴去滋养。

(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办公室主任)

“双向奔赴”的辛苦理应得到社会的“奖赏”

□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近期,关于年轻人带着亲人旅行的新闻密集出现,例如“养女扛着养父在天安门看升旗”,更早前还有“山东男子用板车推86岁母亲逛游乐场”“北京小伙推着残疾母亲去旅行”等,感动了无数网友。这些样本中,多数是年轻人辞掉工作专门陪伴老去的亲人。这确实在一个侧面显露了“陪伴的成本”,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一些年轻人呵护亲情的决心。他们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在“亲情建设”中的坚守者和开拓者,放下了许多。

无论如何,个体根据自身情形——包括生存方式、家庭关系、硬件条件等——所完成的“亲情与远方双向奔赴”叙事,很有意义。他们对人间美好情愫的追寻和展示,本身是对一个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温厚态度。

就个体心理而言,很多人都被“常回家看看”的旋律感染过,却表示无能为力。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一切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时候,悔恨交加也无济于事。其实,人生尽一份责任,履行一份义务,远没有想象得那般难,关键在于如何在利益和成本之间取舍。而一旦想通了其间的道理,对既有的社会关系安排作出改变,向亲情有所倾斜之后,自己所面对的格局也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例如,陪伴独居爷爷游中国的那个女孩,在受到越来越多网友关注后,其账号有了一定的流量,可以接广告补贴生活开销。可以预见,随着流量的更多注入,这种生存和旅行“两不误”的情形会更加稳定。而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社会给予孝心人士的“奖赏”。

人常说“情怀不能当饭吃”,但个体却完全可以凭借情怀与呼唤人间真情的社会心理产生共振。应该看到,呵护养父也好,照顾爷爷也罢,不仅是对长辈的孝心侍奉,亦是对一个社会“文明池”的共建行为。我们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自然也会从情感上、认知上予以善意关切和互动,并在无形中使得这些好人可以更滋润、更从容地施展手脚。

当然,并不是说带着亲人去旅行、去实现夙愿,就一定会得到或者必须得到显而易见的“好处”。社会存在竞争,人们为了谋生自然需要参与竞争,并承受一定的压力。但面向亲情的适当“回归”,却是不可或缺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我们应该有此自觉和勇气。

(作者为媒体人,专栏作家)

做好当下,才可谈诗与远方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最近,两条与数字100有关的视频引人关注,一条是四川博主张先生带69岁的妈妈旅游,目标是100个地方,首站到了青岛。另一段是95后女孩小万,带84岁的独居爷爷游中国,目标是完成老人100个心愿。

在新冠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的当下,中年人的不易在于一边是生活的忙碌,另一边要面对不确定的疫情传播,以及可能被不时影响的生活。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羁旅之思,故乡遥,何日去,久作长安旅。疫情期间的空间阻隔,也让人需要内心的慰藉,再加上“常回家看看”的人类永恒主题,所以,这两条视频引发了公众广泛的情感共鸣。

当然,也有人在质疑是否有“炒作”的嫌疑,其实做此争论大可不必。在一个网络社会中,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放大自己行为的影响力,将越来越成为一部分人的能力与权利。如果这种对于影响力的放大,能够带来公众的思考,则善莫大焉。特别是在一个日渐老龄化的社会中,那些形单影只、内心孤独的老人,更应该得到关注、关心与关爱,因而两位网友的举动,孝心满满,值得称赞、祝福,也值得学习。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说的是孝敬老人要趁早。但这两条视频之所以引发共鸣,并不是鼓励儿女辞掉当前的工作,回到家乡“躺平”,去陪家中老人看看祖国的大好山河。恰恰相反,这两条视频在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以及需要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生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心的诗与远方,但如何实现这种诗与远方是个问题。如果没有眼前的脚踏实地,最终只能是一种纸上的抒情,充其量是一个内心的空想家。结果呢?不过是梦幻泡影。

“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做好当下,是一种社会责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人是有惰性的,也总是想给自己找一点理由,去抚慰自己偷懒之后的内心愧疚感,比如当下的“疫情”也成了一种理由。可是,疫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就在那里,成为一种外在的客观环境。只有秉持一种刚毅卓绝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有诗和远方的可能。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互动留言>>

@青岛科技大学苗然: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孝须及时,不一定非要拘泥于某种形式,但每一份孝心都值得鼓励。博主张新和孝心孙女小万带着长辈旅游的行为都值得大家赞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一定非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更多的是生活上的细节,一句问候、一个电话都是爱的体现。尽孝的方式有很多种,所以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青岛科技大学王华玥:

父母们一辈子省吃俭用,老人们受限于自身出行的不便,而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忙着在理想与现实中奋斗。我们总觉得一生很长,有很多的时间可以陪伴长辈。殊不知,随着岁月流逝,我们可能会越来越受困于身边的事物,变得身不由己。与其总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陪伴父母,倒不如将亲情列入奔赴远方的清单当中,成为梦想的一部分。

@任冠青:

面对很多年轻人无法时刻陪伴老人的现实情况,社会和个人不妨有所发力,为老年人丰富退休生活创造更多条件。对社会而言,为老年人提供更多资源支持,通过开办老年大学、兴趣班等方式,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社交生活,也应当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

@与归:

很多时候,现实的种种所谓忙碌和困难,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钱可以少挣一点,也可以慢慢挣,但是亲人长辈一天天老去,他们的身体也不可能永远健朗,年轻人腾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多陪陪他们,所获得的,未必就比失去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