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经济”助力劳动女性添技增收

2022-11-16 15:42 工人日报阅读 (64156) 扫描到手机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充分依托利用本地民族特色,采取“党建+妇建+非遗+文创”的方式,积极开展民族刺绣技艺培训,将传承手工技艺与推动就业相结合,让“指尖技能”转变为“指尖经济”,助力本地妇女劳动力添技增收。

建馆收藏让技艺“活下来”。按照“政府主管+企业(行业)自营”的模式,依托苗族苗绣技艺,建成施秉县特色民族刺绣产业园,开展“巾帼创业孵化基地”和“手工编织孵化基地”创建。将“园区企业”转变为“传习中心”,收集县内外苗绣珍品、汇集各地艺术名家,通过珍品展示、技艺体验等,让苗绣技艺得到更好保护。目前,园内有“专精特新”企业2家,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13个,记录苗绣保护影像资料1套、图片5013张,收集495项藏品录入纹样图腾数字博物馆。1家企业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1人荣获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

多措育人让技艺“传下去”。采取“公司+基地+高校+农户”的 苗绣人才孵化模式,与清华美院、贵州民族大学合作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与贵阳幼儿师范学院合作开发“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产学研教学基地。聘请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归国设计师组建专门设计团队,以“培训育品牌、品牌拓市场、市场促就业”的发展思路,将“传统工艺”转变为“创新工艺”,培养专门人才让苗绣技艺更好传承。目前,全县共开展手工刺绣培训92期,培养出专业绣娘2000余人、农家绣娘7000余人,省级工艺大师1名,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发展产业让技艺“兴起来”。依托省锦绣计划精品馆、东西部协作平台等,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在企业融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产品设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技术支持,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引导形成集苗绣工艺品研发、生产、体验、展销的产业利用发展模式,推动苗绣技艺持续发展。目前,打造出“蝴蝶妈妈”“舞水云台”“锦绣黔呈”3个知名绣娘品牌,有国家专利产品80余个,组织参与各类博览会、展销会6场,签订订单1000余件,销售额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