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会!青岛中学《小学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2-11-24 14:27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24813)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11月24日讯 近日,由青岛中学小学融合课程团队研发的《小学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在市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荣获特等奖。为响应青岛市教科院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活动,促进学校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青岛中学课程与教学中心牵头举办了经验分享会,集中展示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获奖成果,进一步推动教学成果的实际运用。

分享会上,首先由小学部融合课程首席刘宝林老师为大家做了《中国芯k-12小学跨学科融合课程报告》。报告围绕着“为什么做跨学科融合课程?”“青岛中学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是什么?”“跨学科融合课程目标图谱是什么意思?”“五大领域是怎么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领域目标与领域年级目标是什么?” 等核心问题展开交流,层层剥离青岛中学融合课程的整体架构。

刘老师指出,青岛中学“中国芯k-12小学跨学科融合课程”是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儿童认知心理学,哲学等为依据,构建的小学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以及“我与我们”“我们与自然”“我们与社会”“我们与世界”“我们与未来”五大领域的内涵及外延界定,并通过现实世界中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探究,开展跨学科融合主题学习。

随后,二年级主管李琛老师带来《跨学科学习蓝图下的主题活动》,她以五年级《我能活到一百岁吗》主题为例,集中展示了核心任务特点及其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推动意义。

通过设置贴近真实生活情景、符合学科学习本质的核心任务(撰写学生自传)和子任务(“器官自述”及“生命的宽度和长度”辩论赛),既能促进学生对学科大概念的理解,又为其提供了适切的脚手架,从而促进真实学习的发生。

接下来,小学部主任曲淼老师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对跨学科主题学习做了报告。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各学科互为支持、互相促进,通过贯通学科联系、优化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构建集思辨性、系统性、融合性及创新性于一体的稳定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体系。

五年级主管邵晓丹老师围绕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如何诊断评估及其作用做了发言。首先,邵老师针对诊断如何驱动学生学习过程,以“陶与瓷有故事”主题诊断为例做了报告。接下来,邵老师围绕量规驱动学习结果,以融合主题学习诊断评价为例做了分享。

邵老师讲到,跨学科融合课程首先需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来确定年级目标和话题目标,从而确定话题和核心任务,并随之确定诊断方式、诊断工具。老师们根据任务和诊断方式来准备学习资源、方式、工具和路径,并在任务探究的过程中,进行表现性过程评估。最终,完成核心任务,也代表着相关的诊断评估和反馈的完成。

为促进合作共赢,推动资源共享与教学进步,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青岛实验学校与青岛金家岭学校的教师代表,为大家分享了两校的优秀案例与经验。

最后,本次活动特邀了国家二级教授、鲁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苏春景教授为本次分享做了点评。苏教授针对以上七位老师的分享内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对青岛中学小学部融合课程的教学成果荣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表示了祝贺,该项目做到了教学研一体化。

同时,苏教授针对跨学科、大单元的概念和运用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针对融合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苏教授建议在设计融合课程时深挖国家课程标准与主题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结,并结合示例给出了具体的方向指导”,充分发挥出跨学科“辐射面宽、有深度、高起点、时空长度”及“结合、联合、整合、融合”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