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民”活动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59元、344元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刘笑笑
2022年,青岛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统筹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医疗卫生服务优质、均衡、普惠、共享,全面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78岁,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全国前列。
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706.25万剂次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不断健全。224家医疗机构接入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完成率100%。在全省率先联合组建“公安、公卫、通信管理、大数据”流调溯源指挥中心。全市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单管)达到116.36万管。
医疗救治能力扩容提质。建立“6+12+48”分级分类救治体系,市级6家定点(方舱)医院储备床位1.38万张,今年救治阳性感染者3432例;12家黄码医院保障孕妇分娩、血透、化疗、心脑血管疾病和急危重症患者救治;48家发热门诊接诊59.52万人;储备470支共1.48万人救治梯队。
新冠病毒疫苗免疫屏障基本建立。设置接种单位339个,接种单元1325个、医务人员6796名,最大日接种能力达到38万剂次。截至11月24日,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706.25万剂次,覆盖1010.46万人,全程免疫接种率96.58%,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91.79 %,加强免疫接种率88.42%。
形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基层中医药服务圈
今年,青岛市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59元、344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57.06%。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点菜单”式做法入选省级优秀改革案例。
96%的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获批青岛市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出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加快5个市级卫生重点项目建设,遴选打造160个重点专科,引育高层次人才133名;63个学科入围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学科百强榜单,列计划单列市首位;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联合阿斯利康打造罕见病诊疗高地。
同时,今年出台建设中医药强市18条措施,投入1900万元支持市中医医院建设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和3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卫生院全部提供中医药服务,越来越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走进市民家庭,形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基层中医药服务圈。
就诊时间从平均3小时缩短为1小时
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成效。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国家级示范区达到4个,列全省第一。“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互联网平台浏览量1772万人次。国家卫生镇申报率100%。获评国家新生儿安全项目试点城市。
“一老一小”照护服务获得新提升。全市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68家,列全省第一;90%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96%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老年友善环境整治。新增托育机构57家,总数达到125家,比上年增长83.8%;新增托位8675个,总数达到26594个,比上年增长48.4%,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2.56个;2家托育机构被评为省级示范机构,建立1家市级、10家区市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成立全省首家托育服务产教联盟。
“数智卫生”健康服务带来新体验。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接入“健康青岛”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就医付费一件事”让市民无需排队缴费,就诊时间从平均3小时缩短为1小时。“出生一件事”一键联办新生儿证件,办理材料从19份简化为4份。“全市一家医院”让不同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试行医院已互认5514项次结果。在复旦大学《2022卫生健康公共数据开放报告》中青岛市综合等级列115个参评城市第一名。
- 55家上市房企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34家亏损,房企盈利承压
- 虚假宣传学区房,罚款40万元!青岛公布2022年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 半岛观察丨近1.5万亿!2022年青岛GDP公布 胶州即墨双双破1500亿
- 数据海报|14920.75亿元!同比增长3.9%,2022年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公布
- 2022年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
- 已退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超前一年4倍!2022年青岛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611.57亿元
- 10个关键词回顾2022年白酒行业发展态势
- 龙大美食荣获2022博鳌企业论坛“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 2022年山东省属企业实现营收21843.8亿元,主要指标保持全国领先
- 提气!2022年山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