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市医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亮成绩单 全市医保参保人数超915万

2022-12-07 08:46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5710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刘笑笑

实施了“我帮企业渡难关”20条措施和“复工稳企”六大行动计划,扶持小微企业创新转型项目789个,同比增长41%,支持资金达到3.6亿元;全市已汇聚电子证照数据260余类2900余万条,50类常用电子证照全部接入市、区两级政务大厅线上审批系统。1月份至10月份,全市参保人数达到915.55万人,医保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41.7亿元,同比增长6.4%,高于全市GDP增速2.3个百分点……市民营经济局、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市医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亮出了今年工作的成绩单。

市民营经济局>>>> 

扶持小微企业创新转型项目789个

2022年,市民营经济局坚持惠企、利企、便企导向,送政策、优环境、促改革、育动能,通过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生态、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助力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良好态势。

聚焦难点,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市民营经济局实施了“我帮企业渡难关”20条措施和“复工稳企”六大行动计划,扶持小微企业创新转型项目789个,同比增长41%,支持资金达到3.6亿元。出台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区域性股权交易等奖补政策,持续开展政策性转贷,实施“专精特新”上市培育工作三年行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担保增信+金融赋能”支持。优化营商环境,联合出台《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二十五条措施》,转办督办“市委书记信箱”72件,累计为2997家(次)企业清理欠款32.39亿元。2021年度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中,我市综合排名跃升6位次,居全国第11位。

扩大覆盖,精准构建政策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市290人的“企业政策专员”队伍,开展“政策进企业、服务促发展”专项行动和“四进”“三堂”服务,组织惠企纾困政策宣讲活动45场,服务企业超60万家次。充分发挥“青岛政策通”一站式政策服务平台作用,累计浏览量突破430万次,汇集政策信息超2.4万条,超1万家企业完成92个财政奖补项目线上申报,累计兑现财政奖补资金近18亿元。平台获评全国优秀中小企业创新项目,被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

培强育新,切实激发市场活力。注重“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赛道,新认定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16家。

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无证之城”成为青岛城市新名片

“无证明”是指企业和市民办事时使用电子证照证明、数据共享或告知承诺等方式,免于提交或无需重复提交相关纸质证照证明材料。2022年,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把全面建设“无证明城市”作为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数据为民、善政必简”工作理念,创新实施“减证办”“免证办”“承诺办”等一系列便民惠企改革举措,在政务服务、民生保障、营商环境、城市治理等领域大力实施纸质证照电子化、无证化,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通过一张张小小的电子证照,节省市民和企业海量办事时间,有效地提升了青岛市公共服务水平,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各类“无证明”服务已经深入青岛市企业生产、市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证之城”成为青岛城市崭新名片。

原本需要填表填单、各处投递、开具证明,而今在电子屏上滑动手指,在APP上刷下人脸,后台便会自动比对信息;原本需要市民主动寻求帮助,而今则是服务精准找到个人。本市在全国领先推动跨行业、跨层级、跨领域电子证照一站式联展联用,通过综合运用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减少市民办事的麻烦。目前,全市已汇聚电子证照数据260余类2900余万条,50类常用电子证照全部接入市、区两级政务大厅线上审批系统,实现食品餐饮、文化体育、人力资源、医疗卫生等13大类67个电子许可证与电子营业执照联动应用,并通过数据共享方式推出涵盖民政、人社、住建、文旅等10余个业务领域的无感审批事项348项,为全市3万余家企业提供无感服务,打造了无感审批智享政务模式,比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青岛人才无感服务平台智能抓取在青博士后站(基地)的设立单位、工作单位及博士后相关信息,经信息审核和公示后主动发放博士后资助资金,不再需要博士后本人申报。

市医保局>>> 

为6100万人次提供各类医保结算服务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不断深化医保领域改革,大力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后顾之忧。1月份至10月份,全市参保人数达到915.55万人,医保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医保基金支出224.47亿元,同比增长11.78%,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6100万人次提供各类医保结算服务,平均每天结算20多万人次、涉及医保资金8400万元。按DRG付费国家试点获评全国示范点,长期护理保险“青岛模式”被《人民日报》专评点赞。

今年及时足额拨付2.36亿元疫苗及接种费用,为685万人次接种疫苗,共建免疫屏障。连续三次降低核酸检测价格,降价超90%,大幅节省检测费用。在莱西、即墨等区域疫情爆发关键当口,迅疾向救治医院拨付救治资金,确保相关医院稳定运行、开展救治。及时调整医保报销政策流程,让肿瘤、血透、门诊慢性病患者疫情期间能拿药、可报销。

连续第三年降低职工参保人单位交费费率,在往年降费基础上今年再降低0.5个百分点,今年为27.4万家用人单位减负47.1亿元,三年累计减负115.2亿元,助力各类用人单位在疫情困难时期实现轻装上阵。对中小微企业实行缓交医保费政策,为8万户中小微企业缓交3个月医保费共计1.87亿元,而且“免申即享”,企业不申请也享受政策,实现“零跑腿”。

提高生育保障待遇,孕期产检和生育医疗费报销额大幅提升,1月份至10月份,生育医疗费同比支出增长43%。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41.7亿元

2022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环境,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了金融对经济大盘的支撑。

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41.7亿元,同比增长6.4%,高于全市GDP增速2.3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税收203.9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14.2%,较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全力提升资金融通能力,为经济发展引入源头活水。截至10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24740亿元,同比增长12.04%,高于全国1.64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26556亿元,同比增长11.38%,高于全国0.88个百分点。本外币存贷比107.34%,高于全国、全省24个和22个百分点。积极发挥保险作用,强化风险保障功能。前10个月,全市保费收入437.9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新增风险保障52.8万亿元。

聚焦金融政策传导和要素保障,推出金融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20余项政策措施,创新建立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评价机制,激发信贷供给积极性。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构建“金企对接+热线咨询+金融辅导+平台对接”融资服务新模式,组建228支金融辅导队746名辅导员,辅导企业4720家,开展专题融资对接活动60余次,前10个月新增贷款2466亿元,其中,93.5%流向实体经济。

全国首创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十项工作机制”,建立首批117家企业“白名单”,资本市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