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旧城旧村改造打赢年度攻坚战:老旧小区改造已经完成303个,城中村改造已启动28个

2022-12-10 10:3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497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郭振亮

“拉上地暖了,比春天还温暖。”随着改造工程的完工,城阳区城子C区旧貌换新颜,成为小区居民们寒冬里的头等暖心事。

今年青岛市共计划改造318个老旧小区,新启动改造29个城中村,同步推进58个续建项目。截至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已经完成303个,城中村改造已启动28个,58个续建项目按计划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工程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年底前完成“攻坚目标”。广大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真正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转变。

民心工程!老小区乐享新生活,寒冬里暖到心头上

在改造之前,城阳区城子C区没有供暖设施,居民对供暖的需求十分强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城阳区协调顺安热电增加了供热配套管线,并在小区的西北侧增加了换热站,满足了居民冬季供暖的需求。

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给居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城子C区居民刘素珍竖着大拇指说:“挨着贴保温、挨着刷墙,最实惠的是拉上地暖了,比春天还温暖,亲戚们看了都说好。楼道挨着粉刷,喷上了乳胶漆。楼道大门也换了,一开始破门就一扇,门框都碎了、锈了,更换完确实是好。”

据介绍,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引导实行菜单式服务,让“怎么改”转为“居民定”。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从电梯加装、外立面改造、增设停车位及安装智慧安防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开门纳谏征集“金点子”,制定改造项目“菜单”,引导群众按需“点单”,真正让群众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角”,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胶州三里河街道澳门花园制定“1名示范户+1名村民代表”入户动员机制,仅用2天做通390家住户动员工作,仅用18天实现从召开村民表决大会到首部电梯顺利启用,跑出了老旧小区改造的“胶州速度”。

青岛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督导部部长边诚介绍说,我们坚持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出发,针对不同类型小区、不同居民诉求,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改造重点,将打造宜居环境和提升居民服务融入小区改造全过程。在确保基础类应改尽改的同时,今年着力增加了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内容。计划加装电梯400多部、增加停车泊位8000多个、外墙节能改造220万平方米、安防智能感知设施1100多套、公共休闲健身场地4.8万平方米,对216个小区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青岛模式!既要“里子”又要“面子”,改造管理两手抓

家住市南区市南区金门路街道一小区王女士介绍说:“以前我们小区道路坑坑洼洼的,现在路修好了,路灯亮堂了,下水道也不堵塞了,小区环境焕然一新,看上去特别舒心!小区里还给我们装了电梯,我们老人现在出行特别方便,我真是打心坎里高兴!”

据了解,青岛市老旧小区改造不仅夯实了“基础类”改造,扮靓了老旧小区的“面子”;更在突破“完善类”改造方面也下了真功夫,丰富了老旧小区的“里子”。

边诚介绍说,在丰富“里子”扮靓“面子”的基础上,我们还着重丰富“提升类”项目改造,焕发老旧小区“活力”, 坚持“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理念,在改造中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深入挖掘小区内空间资源,整合小区零星碎片化、空闲土地等社会资源,改建、增设社区医疗、养老、助餐、便利店、家政等生活设施,打造便民消费圈,全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这个小区住了这么多年,环境是越住越破旧,心里是越住越不得劲,看哪都不满意,之前老是想着尽快离开这里;现在真是大变样了,刷了新墙,种了绿树,真没想到现在越来越洋气、越温馨了。”谈起小区的变化,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始建于1999年的裕龙科技公寓小区,共有居民284户,据统计76%的家庭拥有车辆,但以前的划线停车位仅95个,供需矛盾突出。崂山区与居民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结合社区微更新,对小区空间碎片进行整合、化零为整,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植入腾挪出有效空间,增加停车位,进而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改造建设完成之后,如何保持并持续提升小区环境与功能,成为小区居民最关心的话题。

“改造的漂亮只是第一步,引入一个好物业、好管家,才是让小区‘青春永驻’的关键一步。”城阳区推行改造与物业管理一体化政策,对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引进物业管理,按每月每平方米0.3元的标准连续补助3年物业费,并鼓励物业企业通过收取物业费、车位费和广告费等方式实现自我管理、良性循环。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摸索并逐渐成熟的一套“青岛模式”,坚持既要“里子”又要“面子”,改造、管理“两手抓”,改造中严格建设标准,改造后注重小区的长效精细化管理。

让利于民!拆迁政策“微调整”给群众带来真金白银大福利

借助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崂山区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启动15个社区村庄改造。其中,张村河片区剩余12个未改造社区,分别为张村河南、孙家下庄、刘家下庄、李家下庄、董家下庄、张家下庄、中韩、南张、郑张、文张、张村、枯桃,共涉及原村民约7069户,约20634人。

崂山区城市更新推进中心副主任郑卫介绍说:“崂山张村河片区结合村庄改造实际,在充分坚持让利于民原则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住房困难群体等各类情况,对村庄改造住宅房屋搬迁安置补偿政策部分标准优化调整。”

据了解,崂山区对安置补偿政策中上靠20平方米结算价格进行了调整。按照原政策,上靠20平方米居民应交纳31.2万元,居民压力较大。现政策调整为上靠20平方米居民应交纳14.4万元,对比原政策为居民节约16.8万元,有效解决了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上靠20平方米若按现行政策与评估价关联结算,居民补交房款较多,承受压力较大的问题。

此外,崂山区还调整了物业奖励费标准。参照全市物业服务四级收费标准,将物业奖励费从1.12元/平方米·月调整为1.59元/平方米·月,提高安置社区物业服务标准,提升居民居住生活满意度。调整临时过渡费标准和过渡期限。将临时过渡费调整为30元/平方米·月,将临时过渡期限由30个月调整为36个月,让居民在充足过渡期限内能够租住到合适的房屋;提高了惠民补充政策。社区集体按每处宅基地房屋再奖励10平方米安置面积及搬迁奖励费11万元/证,让社区居民在村改过程中享受更多实惠。

品质宜居!安置房和商品房“同一档次”建设标准

“安置房和商品房要同档次建设了,以后安置房再也不会被另眼相看了!”终于盼来拆迁的张村河居民对未来的新房充满了期待,崂山区按照“区域统筹、连片开发”的原则,邀请了国内外优秀设计团队,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张村河片区城市设计,实现生态公园城、科技创新城、国际品质城、低碳高效城、怡居乐活城五个城的目标愿景。

在高标准建设方面,青岛各区(市)普遍选择国有企业或信用好、实力强的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督导各区(市)组织主管部门和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定期巡查,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安置房和商品房同档次。

“新小区的生活环境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住在这里,感觉未来的日子也会更有奔头!”前不久,城阳区城中村改造续建项目北万社区580户居民顺利选到了自己心仪的新房,居民于德志满脸喜悦,他表示将用最快的速度置办家具家电,搬入新家。

此外,青岛市还坚持方法创新,多角度破解征收难题。市北区创新司法路径,召集多部门提出“多数决”“远程视频公证”等符合实际的新签约方案,有效破解了闫家山改造项目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李沧区创新“预签约”模式推动戴家社区改造项目签约率达到100%,并已整村拆除。平度市创新奖励机制,对于每户5万元搬迁腾房奖励资金采取捆绑发放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已搬迁居民的积极性。

实施旧城旧村改造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实际举措。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为民靠民、惠民利民,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推动改造工作纵深突破,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