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成绩单丨市北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0%左右 综合改造老旧小区53处惠及居民约1.47万户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1月5日上午,市北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北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刘新学代表市北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刘新学说,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市委关于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三条主线”,推进“2+6”特色产业体系和“两带三区”发展布局,砥砺奋进、克难攻坚,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打开新局面。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0%左右
全力稳增长,经济大盘稳中向好。实施一揽子保增长政策举措,克服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不利影响,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8亿元(还原增值税留抵退税),同比增长4.3%(还原2021年地方级留抵退税3.85亿元后比较),税收占比达到83.4%。投资活力持续释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0%左右。总投资过千亿元的4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提速放量,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加快推进生物科研交流中心等5个亿元以上高技术产业项目,高技术投资预计增长20%以上。抢抓政策机遇,争取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城市更新资金等支持,撬动总投资280亿元的13个项目饱和施工。
围绕商超、家电、汽车等消费板块,依托利群集团、凯德MALL等企业,开展“相约市北·欢乐畅购”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630亿元左右;做强TOD商业综合体,丽达茂为浮山后商圈注入新活力,未来城万科广场填补老四方北部商业空白。外贸动力稳步增强。出台扶持政策,真金白银支持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青啤集团入选山东省重点培育的贸易双循环试点企业,儒海船舶等企业亮相服贸会等国家级展会。预计全年跨境电商贸易额达15.7亿元、增长超50倍,货物进出口总额预计增长14%左右。
全区落地基金总规模突破500亿元
主攻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速增效。聚焦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深耕“2+6”特色产业,24条区级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链”的实力不断壮大。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建成运营,浪潮集团全球第二总部落户,集聚上下游企业30余家,昔日棚户区涅槃成为数字经济新高地。华电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青岛能源徐家东山等热源项目完成煤改气,进一步健全城市新型能源体系。春雪食品集团青岛研销中心注册落地,致力打造高品质调理食品产业链发展平台。现代金融跃升能级,上汽基金完成75亿元认缴增资,实现全市首支QFLP基金外资到账,全区落地基金总规模突破500亿元。“引”的成效不断提升。绘制“2+6”特色产业图谱,精准出击、招大引强,率先“走出去”赴日韩招商推介,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8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6个。国电投山东海洋能源、山东土发集团青岛总部等一批区域总部落地。实施“北尚英才”八大计划,举办“北爱人才日”主题活动,山东人才集团助力发展,累计引进各类人才3万余人,入选山东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建设试点。“智”的支撑不断强化。福诺科技、浩海科技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青岛勘察测绘院研究成果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1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优”的品牌不断擦亮。全区税收亿元楼宇预计增至13栋,青岛烟草、中铁发展等成为十亿级税收总部企业。
历史城区完成7.5万平方米整体性保护更新
坚持点面结合、系统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面起势,一批谋划多年的枢纽项目成功破题,一批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快速推进,一批补短板的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城区形象品质明显改观。重点片区开发全面提效。邮轮港区加快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启动区地下空间、山港航运金融中心等38万平方米项目高效实施,山东港口、山东海运等龙头企业引领发展,陕建集团青岛总部、中铁四局山东总部等项目注册落地,“TEU集装箱部落”建成运营,“三区互融”迈出坚实步伐。历史城区完成7.5万平方米整体性保护更新,海泊路、高密路等“老街里”精彩开街,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复苏老城“烟火气”。台东步行街入选首批省级示范步行街,登州路啤酒街、长兴路小吃街焕新纳客,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40万人次。停工9年的人和路旧城改造项目重启建设。青啤博物馆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老四方工业区75万平方米项目全面开工,欢乐滨海城2.1公里岸线加固整体完工,中车四方城市客厅、机车公园建成开放,工业遗存变身文旅新地标。棚改清零与城中村改造实现突破。充分发挥收尾清零专班作用,健全高效推进机制,累计完成历年棚改遗留533户清零,拆除筒子楼73栋、21万平方米。同步实施微更新224处,人民路片区、上海路片区等一批停车、公园休闲区域投入使用。历时三十年的大水清沟村回迁难题得以解决,三期项目开工建设。居民盼望十余年的河西剩余片正式启动拆迁,1200余户居民生活环境将得到本质改善。
以“钉钉子精神”攻克道路建设难关,高效完成山东路—鞍山路立交西南象限等951处市重大交通工程征迁任务。提前完成南京路拓宽、劲松五路打通、辽阳路快速路等沿路业户搬迁和房屋征收,跑出了“当年征迁、当年开工、当年通车”新速度。助力胶州湾第二隧道顺利动工,历时多年的唐河路全线通车,宁安路等5条“断头路”顺利贯通。全力推进地铁沿线房屋征收,保障5号线14个站点进场施工,4号线提前4个月正式运营。完成“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数据接入,新建公共停车场17处,开放共享停车场43处,新增泊位1.3万个以上,居民停车更加便捷。城区环境品质有力提升。太平山等10座山头公园整治按时完成,浮山绿道市北段全线贯通,齐鲁康体公园开工,建成2.2公里滨海绿道,城区“绿色颜值”越来越高。综合改造老旧小区53处,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约1.47万户。实施既有建筑节能保温改造9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5部。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整治空中线缆近30万米,拆除各类违建、违法户外广告32万平方米,打造50条市容秩序示范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李村河、海泊河等重点流域控制断面稳定达标。
4个安置房项目顺利回迁安置
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创业,新增城镇就业4.76万人,新安置城镇公益性岗位5720个,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00余万元、总规模达3.4亿元。顺昌路等4个安置房项目顺利回迁安置,实现交房即办证,3000余户居民喜迁新居。落实精准帮扶,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调10%,累计发放低保、残疾人补贴等各类救助金1.7亿余元。升级20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在全市率先利用公益基金进行适老化改造,夯实“老有颐养”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开办富源路小学新校区和3所幼儿园,完成立新小学改扩建,开工人民路295号小学等2所学校,增加优质公办学位6400余个,11所民办幼儿园转型为公办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获评首批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开工建设区妇幼保健中心,新建医疗机构27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关爱照护“一老一小”,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10万余人,新打造2家市级示范托育机构。文化体育更富活力。开放青岛里院展览馆,广兴里、礼贤书院旧址获评省级文保单位。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近2600场次。扎实推进群众体育设施建设,集运动、休闲、展览于一体的滨海文化体育中心实现开工。
打造9处市级智慧社区示范点,“南山模式”经验向全省推广。社会大局更趋稳定。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排查整改隐患8500余个。为50多万户居民免费更换不锈钢波纹管。开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抽检7000批次。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2%,平安市北建设扎实有效。
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及退税72亿元,拨付企业扶持资金4.9亿元,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20万户。通过精准招商、政企联动、法制保障,烂尾9年的福鼎大厦顺利复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90个“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场景,建成6处政务服务分中心,3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就近可办。RCEP试验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参与举办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开通北方首条中日RCEP快线,首年预计完成货物贸易额50亿美元,“鲁贸通”平台在全省推广,累计使用突破10万次,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落户会员企业50余家,交易额超过500亿元。
- 盘中股价最高涨幅超6%!新华保险2022年报凸显五大核心竞争力
- 海信视像年报:2022年净利增长近五成,份额持续提升改写行业格局
- 全新艾瑞泽5 GT的“满分”体验,比2022款逸动PLUS更适合这届年轻人
- 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 创造可持续共同价值 ——交通银行发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 新华保险2022年净投资收益率4.6% 受托第三方资管规模增长48%
- 2022年业绩出炉:国寿寿险业务发展韧性强,规模价值持续引领
- 北京汽车2022年报解读:营收1904.6亿元,仍有“快跑”空间
- 潍坊市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报出炉:缴存99.02亿元 提取67.08亿元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 多家上市青企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汇金通、海尔生物、华仁药业实现营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