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这两个区“全省最强”!入选首批“标杆”,还获200万元专项资金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
1月6日,市场监管领域再次传来好消息——山东省质量强省及品牌工作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公布2022年度山东省质量强县(市、区)名单,青岛市崂山区、黄岛区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质量强县(市、区)。
为发挥县域质量建设的重要载体作用,提升质量发展水平,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省质量强省及品牌工作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山东省质量强县(市、区)创建实施方案》。2022年—2024年,每年认定10个质量强县,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县域质量发展典型和示范标杆,激发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县域质量竞争力。省级财政对认定的每个质量强县给予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并在重点项目和财金融合方面优先向质量强县倾斜。
2022年,青岛市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省对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评议再获A级,出台年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在产品、工程、服务及重点行业领域质量供给等方面统筹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青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入选总局推广的20个典型案例,4家企业的特色质量管理模式纳入山东省第一批质量管理模式推广名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质量品牌大讲堂”活动培训企业质量、品牌管理人员近千人次,新增“好品山东”品牌26个,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89家。
下一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将积极落实质量强县创建工作部署,引导支持相关区市持续开展质量强县创建,健全质量治理机制、强化质量基础设施、提升重点领域质量水平,为质量强省建设提供青岛力量。
崂山区:
打造“1+5”质量发展模式建设品质崂山
崂山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质量工作部署要求,将质量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打造“1+5”质量发展模式:聚焦一个目标:建设品质崂山,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示范窗口区。实施五大措施推动质量提升,建设质量强区。以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实施“鼓励创新在崂山”,设置专项产业扶持资金,发布“揭榜挂帅”榜单,通过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影响质量提升、制约产业安全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以品牌锻造质量提升,引导企业构建品牌管理体系,设置5000万元品牌奖励资金,打造“好品山东”、省高端品牌企业、新一代“青岛金花”等品牌集群,提升崂山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建设国家家用电器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完成首批国家标准化服务业试点任务,聚焦虚拟现实、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区级重点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率先建设青岛市标准创新先行区,形成标准化生态圈。以基础支撑质量提升,深化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依托辖区6个国家质检中心、47家省级资质认定实验室,聚集优质质量基础设施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质量技术服务;以治理保障质量提升,创新实施一三三监管模式,为全区9.2万家市场主体建立“全景画像”,构筑信用等级和风险指数“双评估”体系,开展服务型执法实现监管成本最优化、效能最大化。
黄岛区:
以“大质量”理念指引质量发展
黄岛区抢抓发展机遇,把抓好质量提升作为强区之基、立业之本、转型之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提升。完善质量治理体系,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质量工作,横向建立“质量领先、标准引领、品牌驱动、信用保障”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纵向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新格局。创新质量提升路径,以质量提升推动工作攻坚,将质量提升融入改革创新、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以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深化工委管委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培训提升等服务;加强标准建设,组建标准化委员会,建立区级层面统筹推进标准化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以国际标准为引领、国家行业标准为基础、团体和企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新型标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政策》,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夯实质量兜底保障,对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四大安全”,实行“四个最严”要求;创新打造规范化、智能化市场监管领域风险预警平台、“双随机”平台、信用公示平台,风险预警“汇总成单”、双随机“统筹派单”、各单位“照单监管”、信用平台“录单公示”,统筹推进质量服务监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