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高跷声名远扬,糖球妇孺皆知:探源庙会由来,再现青岛百年传承

2023-01-29 16:4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274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年节期间,逛街成为主流度假活动。走访老街区,远赴即墨古城,人气旺盛。

翻看青岛老照片和老明信片,与庙会有关的文化活动由来已久,时光百载,每一帧都记录了过节的喜庆气氛。本期人文青岛,走入老照片的世界,采访民俗专家,并结合当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节日活动,再现喜庆节日的传承。

1

何为庙会?心灵的寄托

庙会是什么?

庙,一般指的是寺庙。因为庙会的举行地点一般在寺庙门口或者附近。会,有集会的意思,在青岛,有的地方将赶集就叫赶会,有的地方叫赶山,就是人群聚集的地方。

这种源于寺庙周边的集体活动,有了三层含义:祭神、娱乐、贸易。

祭祀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比如天后宫,承载着先辈们对亲人平安归来的寄托,是一处集妈祖文化、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而在天后宫,还有着关于胡三太爷胡峄阳的记载。

胡峄阳,名良桐,后更名翔瀛,号云屿处士,生于1639年,卒于1718年,享年79岁。据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即墨县志》载:“(胡峄阳)生有异禀,研精《周易》,于濂洛之学别有微契。家贫甚,一介不苟取,蓬室瓦牖,悠然自适。雅工制艺,视进取之途泊如也……”崂山东麓的黄山村西,有一处石头垒砌的石洞。当地人叫它狐仙洞。传说是供奉胡三太爷灵位的地方。每年正月初八,传说是胡三太爷的生日。不少当地人和市民都带着各种供品香纸,虔诚地前来拜谒。平时也有三俩村民或者市民来这里焚纸烧香许愿还愿。据说非常灵验。

在城阳流亭建有峄阳文化园,“不光姓胡的,也不光周围社区居民,天天都有到祠堂祭拜的人,一赶上节假日更是要排队。”胡氏后人胡维村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家里边有红白喜事,都会到祠堂里跟祖先报一报”,这种细水长流的行为,也成为了人们的习惯,“年除夕夜,只要是胡姓宗族的人,下完了饺子,大家先不吃。碗里盛上三五丸饺子,由家里的长辈端着,带着子、孙,只要是四五岁会走的男娃,就必须跟着,祭拜回来后,大家才能动筷。由于祭拜要排队,年纪大的人行动不便,年纪小的人往往就先让年纪大的人祭拜,宗族内部礼让的传统一直在延续。”

其实,古人举办庙会,最早就是为了祭祀。在生产力尚未达到发展的农耕社会,对自然认识有限的民众会崇拜非人力的神秘力量,这是催生信仰的温床。如城隍庙,因被认为能保一方太平,而成为庙会集中的地点。到了汉朝,英雄崇拜兴起,能够护卫平安的就是一些平定战乱的将军。

集会自然会产生娱乐,因此也就穿插着一些娱乐活动来调剂人们的心情。当时的交通不够便利,庙会上售卖的货物,也给予参会者极大的购买热情,毕竟不能能随时购买到的,因此,更多的摊贩和娱乐活动就参与到庙会中来。

到了北宋时期,庙会的货物种类就更加丰富了。有珍禽奇兽,簟席屏帏,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书画古玩,绣作珠翠等等。有趣的是,宋朝的庙会贸易还很国际化。宋神宗时,江少虞参加庙会,见到有卖日本扇的,但江少虞很穷,买不起。后来再参加庙会,日本扇已经卖出去了,所以江少虞“每以为恨”。

2、

踩高跷表演,庙会的焦点

翻看青岛市档案馆、青岛收藏家们提供的老照片,虽然照片上的人早已离去,但传递出的那种喜庆、满足的气氛,未曾削减。

庙会表演,必不可少。搭台唱戏,十里八乡闻声而至。

在热闹的表演中,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青岛高跷是一种民间舞蹈,作为流传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沟崖村的一项传统民俗表演节目。2006年,青岛沟崖高跷入还选为青岛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岛高跷的历史可追溯到1900年(清光绪26年),先后由臧允宗、臧作钦、臧瑞松发起组织创办,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在晚清年间,闻名青岛。

老明信片收藏者赵瑞竹女士给半岛全媒体记者提供的明信片中,可以看到,13位踩高跷的表演者衣着华丽、装扮各异,有男扮女装者,有少年儿童,男女老少,组成庞大的队伍,好似如今组成的团体,是四里八乡的名人。

在即墨故城庙会上,半岛全媒体记者在即墨县衙门口,看到了精彩的演出,其中的财神爷,便是高跷表演者,他一手持有金元宝,一手拿着恭喜发财的条幅,摇摇晃晃,口称祝福语,引得观众争相合影拍照,他也一一满足,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对比穿越百年的表演,过去的高跷队伍是成熟的团体,演出更为专业,值得注意的是,高跷的高低也不同,“财神爷”的高跷较矮。

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高跷演员时得知,无论高矮,踩高跷都是技术活,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尤其对平衡感要求很高。脚步的移动,双手配合的表演,都要经过专业指导。另外,踩高跷不仅仅是脚下的舞蹈,还要求演员会唱歌,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

3、

糖球糖画糖人,孩童们的最爱

青岛的庙会里,受小朋友欢迎的一个娱乐项目是吹糖人和画糖画。

吹糖人和画糖画都是民间手工艺,流传数百年。二者都以糖稀为原料,在城阳大集上和即墨古城庙会上,半岛全媒体记者分别感受了两种工艺的魅力。

肩挑挑子,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是麦芽糖溶化所得)。用小铲取一点热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后用嘴衔一端,边吹边造型,想要什么动物都可以,甚至小朋友吹都可以,经过糖人师傅的巧手,憨态可掬的小动物跃然手上。据记载,吹糖人儿祖师爷是明朝宰相刘伯温。朱元璋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吹糖人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卖糖人。刘伯温创造性地制作各种小动物,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刘伯温将这一技艺传给了路人,已有数百年。

糖画则是一把小勺,经过简单的勾勒,画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物,虽然材料相似,但成品不同。

在即墨古城庙会,摊主们与时俱进,不但制作了各种以人物名字命名的糖画,还制作了“一亿元”的硬币,非常有趣。制作糖画时,观众围拢在一起,这种亲密的氛围,终于又回来了。

因特殊原因,今年海云庵糖球会没有举办,但无论是天后宫庙会,还是大鲍岛老街里节上,以及即墨古城庙会上,都少不了糖球的身影。

糖球也叫冰糖葫芦,起源于宋朝。传说南宋光宗皇帝的黄贵妃生病后,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不见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称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贵妃按此办法服用后,果然病愈了。这就是后来的冰糖葫芦。当然,这主要是冰糖和山楂都有助消化的作用。

青岛的糖球在全国颇有名气,不仅用山楂,还采用软枣、山药、桔宁、草莓等制成的糖球,各呈特色,闻名遐迩。

老照片中,卖糖球的两位商贩走街串巷,使用的木棍和草编糖球桩和今日的区别不大,照片在日后上色,形成了红色和绿色不同的糖球。在青岛太平路上,半岛全媒体记者偶遇了一位卖糖球的女士,她的行头和百年前区别不大,仿佛将时光静止。

在青岛的各个庙会上,半岛全媒体记者均见到了卖糖球的摊位,他们的商品比起行贩要多,品种也齐全。老北京糖球和青岛的高家糖球打擂台,吸引了八方游客。吃一支糖球,酸甜可口,在寒冷的冬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4、

节日的花灯,臭豆腐的传承

元宵节即将来临,看花灯、猜灯谜成为一项重大的节日活动。

在老照片中,店铺门口的彩灯琳琅满目,特别吸引眼球。中国灯笼的历史悠久,每逢传统节日,千家万户都要张挂灯笼,元宵节则是最大的灯笼节。灯笼一般分为三类:一类为花灯,二类为绢纱灯,三类为纸灯。

传承至今,灯笼的种类和大小有了新的突破,因为电的使用,让彩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老街里的花灯样式多,颜色鲜艳。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里,夜晚的彩灯点亮了海边的夜空,美不胜收。

同时与节日气氛很符合的还有卖纸花的摊位。赵瑞竹女士说,很早以前就有手工纸花,深受妇女喜爱。纸花清新淡雅,制作精美,用途广泛,既可以用于家庭插画和摆设,也可以作为喜庆的节日鲜花替代用品,有的还可以戴在头上。

如今的纸花变成了玩具风车和漂亮的头饰,家里装饰用的则是鲜花或者塑料花,给寒冷的春节增加了春日的暖意。

另外,还有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玩具摊位,没到一个摊位都不愿离开,手里的压岁钱成为他们购买玩具的底气。一如百年前的流动玩具摊,小朋友渴望的眼神里散发着真挚的童真。

小吃中,必不可少的臭豆腐竟然也流传了百年。

臭豆腐的起源据说也与朱元璋有关,朱元璋出身贫寒,年少时当过乞丐和和尚,有一次因饿得无法忍受,拾起人家丢弃的发臭的豆腐,以油煎之,塞进嘴里,没想到吃起来很香,那种味道刻骨铭心。后来他当了军事统帅,军队一路胜利地打到安徽,高兴之余,命令全军共吃臭豆腐庆祝一番,臭豆腐之美名广为流传。

手推车,现炸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路过者往往走不动步。老照片中,摊主的笑脸非常有感染力,可见生意不错。

在老街里和即墨古城,半岛全媒体记者见到了臭豆腐的摊位,在青岛的主要以长沙臭豆腐为主,油炸的臭豆腐佐以特制的辣酱,味道很香,口感不错。

一路逛下来,这些传统的摊位有了改良,但大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故事,这种来自民间的传统小吃和技艺,总能给人以无形的力量,前辈留下来的民俗,后辈用同时代的方式进行了传承,让中华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中,默默流传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