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6000至8000元左右,存着娶媳妇!”531名甘肃务工人员乘高铁专列抵达青岛

2023-02-02 06:2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708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昌威 陈亚梅

2月1日晚9时35分,载有531名甘肃定西籍务工人员的“青定山海”返岗务工G2093次高铁专列历经11个小时运行抵达青岛火车北站。这也是2023年全国首列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列。“定西—青岛返岗务工高铁专列”已有三个年头,它由青岛定西两地人社部门共同策划、精心打造,旨在将千里之外的劳务人员及时送达黄海之畔,满足春节后岛城企业的用工需求

欢迎仪式

今年多挣钱

在青岛逛一逛

531名定西籍来青工作人员从G2093次高铁上下来,他们统一带着红色的帽子,手里拎着内有青岛特产的红色袋子。青岛市各区县和企业的工作人员手持着标有身份的指示牌,他们在站台处迎接着从定西远道而来的朋友。

今年50岁的杜淑英来自定西市渭源县五竹镇,顺利在青岛找到了工作,她将前往位于胶州市的青岛宏洋木业有限公司从事生产婴儿床的工作,月薪6000多元。“能在这里挣钱,非常高兴,”刚下火车,杜淑英满脸笑容,她告诉记者,“这个地方特别好。今年的计划就是奋斗,多挣钱,钱挣好了,在青岛逛一逛。”

刚下火车,来自定西的务工人员杜淑英满脸笑容

“今年想把资格证考出来,工资会高500到800元,现在平均工资也挺好的,平均6000至8000元左右,存在银行卡里面,以后方便娶媳妇。”20岁的定西籍小伙张树谈到未来眼中充满着希望。这是他第二年来青务工,就业在三菱重工海尔空调机有限公司,工资7000元左右,小小年纪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在青岛的这一年,张树收获满满,不仅有了一份可观的收入,还学习了新技术。

定点输送到127家单位

工资待遇都比较好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同各方,精心梳理了定西籍务工人员的多方需求,本次来青的定西籍务工人员已定点输送到了127家单位。

“这次青岛一共有127家用人单位接收这些定西籍务工人员,包括海尔、海信这些优秀的企业,还有一部分专精特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定西籍的劳动者来青岛之后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比较好,可以和青岛市民享受同样的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以及免费的技能培训政策。” 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长城介绍道。

在站台等候

“我们公司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公司招聘的人去了甘肃,感受到青岛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对企业很热情,也给了企业很多帮助。这次有30多位定西籍的朋友来到我们公司,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商业冷柜的组装,工作相对来说不是很累,工作时间是长白班,管吃管住。只要工作出满勤工资就能达到6000元以上,我们希望甘肃的老乡来到青岛安心工作,也欢迎更多人来青岛就业。” 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王国伟介绍道。

据了解,为了做好这次定西务工人员的招聘和返岗服务,早在1月10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人员就赴甘肃定西参加了2023年定西市“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暨东西部劳务协作专项服务活动,在招聘会现场,来自青岛的10余家用工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现场发布焊工、涂装工、一线普工等招聘岗位3000余个,月工资均在4000元以上。定西各县区有求职意向者2000余人参加了此次招聘活动。

“点对点”精准输送

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到厂门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与东西部劳务协作城市人社部门沟通,连续多年通过专列、包机和包车的形式,开展春节后来青就业人员“点对点”精准输送,确保来青返青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到厂门。

定西来青务工人员走出青岛北站

“今后一段时期,劳务输转仍是协作地群众提升劳动技能,增加工资性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有组织的劳务输转,通过政策扶持、岗位开发、技能培训和服务保障,用心用情做好协作地群众在青岛期间的稳岗就业帮扶工作。鼓励人力资源机构积极参与到东西劳务协作中来,针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岗位开发力度,使协作地群众在青岛期间,工作有岗位,生活有保障,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工资性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传华说。

“我们将全力推动东西部劳务协作向纵深发展,让更多劳动者有岗可寻、有业可就。同时,还将持续打造‘青定山海’返岗劳务高铁专列品牌,吸引更多协作地区人员来青岛工作、生活,让更多的外地来青人员感受青岛的温暖和关怀。”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董海波说。

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已帮助协作地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近4.5万名,培训协作地脱贫人口396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