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启动春风行动 453场招聘会应对用工荒(图)

2010-02-24 04:1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2月23日,胶南春节过后的首场劳动力招聘会人潮涌动。记者 单俊楠 刘鑫 摄



2月23日,胶南春节过后的首场劳动力招聘会人潮涌动。记者 单俊楠 刘鑫 摄



一单位急招汽修工。本报记者 单俊楠 刘鑫 摄



云霄路一饭店经理亲自上菜。记者 张伟 摄



    青岛企业节后面临“招工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青岛用工缺口究竟有多大?

    据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卫国介绍,根据统计,青岛本地各类企业的用工缺口至少为12万人,“用工荒”现象明显。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就业和满足企业用工,2月23日至4月30日,本市举办“青岛市2010年春风行动”,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共安排各类招聘会453场,其中农民工招聘会200余场,计划提供岗位10万多个。启动仪式于2月23日在胶南市体育场举行。当天,城阳区也举行了2010年春风行动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

    本报记者分赴两地调查采访,共同关注岛城“用工荒”。

    “出现‘用工荒’是有多种原因的,总体上还是属于结构型人才缺失,高技能工人和劳动密集型工人缺口最大。但这直接降低了企业的招聘门槛,农民工工资待遇也有了很大提高,据我们调查,农民工今年平均月工资要比去年上涨10%左右。”刘卫国表示,青岛今年安排的招聘会密度已经超过往年,并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集中公布市场所需的培训项目和培训信息,对通过劳务合作组织引进的农民工,还要落实免费培训政策,提高农民工技能。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将集中开展劳动用工执法监察,对企业非法用工和非法职介进行清理整顿,严厉打击职业中介机构的违法和侵害农民工权益行为,打击非法用工行为,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同时,开展“进村入企”农民工调查活动,重点掌握企业用工数量、岗位条件、工资水平、技能需求及农民工就业状态、技能状况、就业意向等情况。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了应对春节后企业用工高峰,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就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青岛从2月23日到4月30日举行“青岛市2010年春风行动”。本次活动将以“服务进城用工,帮助就近就业,扶持返乡创业”为主题,针对春节后农民工及外来人员来青就业需求,集中开展宣传、招聘、对接服务等系列活动,促进农民工就业,解决企业缺工问题。

    在4月底前,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共安排各类招聘会453场,其中农民工招聘会200余场,计划提供岗位10万多个,帮助农民工与企业实现供需见面,现场洽谈。同时各乡镇也将举办集市招聘会,将就业岗位直接送到村、户、人。

    青岛还将开展跨区域组团招聘活动,在2月底3月初举办两次跨省组团招聘活动。其中,第一批将连续组织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月27日)、山西省忻州市(3月1日)举办青岛企业专场招聘会,第二批将在山西省原平县举办。目前已经有91户企业报名参加,提供岗位1.7万个。 记者 单俊楠 刘鑫

    ■口碑留人

    难时不裁员稳定“军心”

    即墨一企业老员工全部按时返厂 ,还从家乡带来500多新员工

    面对眼下的用工荒,也有一些企业按部就班“开张”了。即墨亨达国际数码工业园今年启动后,需要扩招一批新员工。正月初九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厂区招聘现场异常火爆,返乡过年的亨达员工不仅全部按时返厂,同时还从家乡带来了500多名新员工。

    来自沂水的新员工宋萍萍是经亲戚介绍过了年来厂里工作的,面对新的环境,宋萍萍赞不绝口。“公寓很宽敞明亮,餐厅的伙食也好。”宋萍萍说,身边一些熟练工才来了几个月,月工资就能拿到2000元左右,技术水平较高的关键岗位能达到3000元,有的技术能手还能拿到5000元。

    在眼下不少企业出现用工荒的关头,公司扩张却能顺利招揽到500多位新员工,究竟有何制胜法宝?“难时不裁员,稳定军心,用人之际自会有人来捧场。”公司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2009年初,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众多企业开工不足,在许多企业通过降薪、裁员减轻企业经营压力的情况下,公司却顶住压力,提出了“不裁员、不减薪”的政策,而且从各个方面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从而留住了员工的“心”。

    2月23日上午,胶南春节过后的首场劳动力招聘会在胶南市体育场举行,此次洽谈会共有266家招聘单位推出就业岗位1.5万个,涉及60多个工种,求职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80后”、“90后”占到了进场总人数的50% 以上,工资标准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关注的焦点。

    当天,在城阳区2010年春风行动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现场,只能容纳180个招工摊位却挤进了260余家招工单位,招工单位纷纷打出“待遇牌”、“亲情牌”等,以此吸引应聘者。

    >>>要求  “新生代”理想月薪达2000元

    2月23日,在胶南举行的招聘会现场,记者注意到,前来应聘的求职者非常多,招聘企业的需求也很大,招聘现场不仅有年龄大的农民工,也有大量年轻人,“80后”、“90后”占到了进场总人数的50%以上。

    记者了解到,薪酬问题成为年轻人关注的焦点,“每月底薪低于1500元,我不会考虑。”23岁的农民工徐伟告诉记者,他原来在开发区一家企业打工,虽然月工资涨到了1600元,但因为出现了“用工荒”,自己还想换份工作。记者在现场对新生代农民工随机进行了采访,六成求职者的理想月工资达到2000元,不少求职者称月工资低于1200元不干。

    记者在胶南举行的招聘会现场采访时了解到,多数企业的薪酬与去年相比,都有大幅度提高,提高幅度在10%以上,有些企业的薪酬提高了30%。

    胶南一家服装进出口企业的招聘人员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们计划招聘工人50名,但到目前只有20个人报名,陈先生告诉记者,企业需要技能熟练的工人,但技能熟练的工人太少了,“涨工资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才。”

    青岛星火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田先生告诉记者,他们计划招车工等几十人,最高的月工资3000元以上,需要的学历也仅是中专,但最终报名的只有3人,“关键是合适人才太少了!”

    >>>变化  许诺的工资待遇普遍提高

    “有些单位写在招聘广告上面的工资,通常是熟练工的工资,新员工是拿不到的。”有着三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逄杰告诉记者。

    胶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缓解胶南市企业用工压力,胶南市加快与省内外劳务输出单位的合作交流步伐。邀请了各地的十几家劳务合作机构前来参加,此次招聘会共有266家招聘单位推出就业岗位1.5万个,涉及电子、服装、橡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 、餐饮服务等60多个工种。当天有2.8万人进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779多人,其中农民工4668人,比去年增长12%。

    “这次招聘会上,用工单位许诺的工资待遇普遍提高,求职者不仅要考虑工资问题,还要考虑福利、保险、作息时间以及是否加班等多个方面。”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用工荒”的大环境下,招聘企业吸引工人不仅要考虑工资待遇,还要在打“感情牌”等方面下力气,求职者和招聘者都要考虑全面才能达到“双赢”。

    >>>现象  没有工作经验大学生遭冷遇

    在招聘会上,随处可见戴着眼镜、显得斯文的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监测情况看,参加应聘的多半为大中专毕业生。”城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以往只有在人才市场才能看到大学毕业生的身影 ,而 23日的人力资源招聘会,能吸引这么多大中专毕业生,说明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我不是那种挑挑拣拣的大学生,工资差不多就行了。”现场,来自青岛农业大学的应届女毕业生宋健告诉记者,上午填了两个志愿,招工单位没有明确要求有工作经验,月工资不高,约1400元,自己感觉能够接受。“挣钱是次要的,关键是到社会上多锻炼自己。”宋健说,自己曾应聘一家单位的会计,可是招工单位没有选择她,原因是她没有工作经验。

    “希望招工单位能给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锻炼机会,一味要求工作经验不太实际,也制约了单位招工。”刚毕业的大学生李罡说。有关人士认为,如果企业能给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工作机会,获得专长的新员工将会报答单位,有利于单位自身发展。

    >>>剖析  江浙工厂“抢走”不少工人

    在城阳区职教中心招聘会现场,来自青岛华金苑针织股份有限公司的两位招工代表正在发愁。这家公司主要招一些印花工和制衣工,其中印花工的月工资达到了2000元至2800元。“2800元啊,我们很多老职工现在都挣不了这么多。”负责招工的一位女士说,今年的工资比去年增长了三成左右。

    “来我们公司看看吧,我们新建了员工宿舍,每个房间有6个人,房间里有液晶电视和空调,夫妻俩一起来可以住夫妻公寓,管饭,还有保险……”见到有人来,这位女士赶紧将优厚的待遇“抛出”,可还是很少有人在这里驻足。

    当天下午招聘会结束时,前来填表的共有两个人。该公司的徐女士告诉记者,春节前,公司领导就分成多批,前往省内的东平、曹县等地招工,可只招来了100多人。“我们这里的月工资比当地工厂高出200元到400元,很多人宁愿舍弃这部分收入,更愿意待在家乡。”徐女士分析说,这是导致招工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公司的工人多数是女工,她们回到家乡后考虑更多的是结婚生子,今年该公司有20%左右的“老工人”为这个原因而不回来了。

    “我们了解到,今年江浙一带同类企业的月工资比岛城高出600元左右,很多工人冲着这个奔赴到江浙一带的工厂。”徐女士告诉记者,江浙工厂对本地企业的冲击是导致招工难的最主要原因。

    ■行业观察

    岛城酒店节后缺工严重

    服务员忙不过来,大堂经理出手择菜

    节后,尽管不少餐饮店生意十分红火,但却面临着用工短缺的困境,许多老板在为“招工难”问题苦恼。

    2月23日中午,记者在云霄路美食街看到,几乎所有的饭店在门前醒目位置贴出了招聘服务员的启事,部分酒店为了能尽快招到员工,一改平日“工资面议”的说法,直接将工资待遇写在了招聘启事中,服务员职位月工资涨至1200元到1500元,还有提成和奖金。

    记者在云霄路一酒店看到,前来就餐的顾客非常多,但整个酒店只有3个服务员在跑前跑后,就连大堂经理都要客串择菜工。“真是没有办法啊,年前店内的服务员接近20个,现在只回来了3个。”该酒店的葛经理一边给客人上菜一边无奈地说。

    由于服务人员短缺,服务跟不上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餐饮服务行业“旧人难留,新人难招”,既有求职者个人的原因,也有用人单位的原因。不少单位总是“拖延”员工的试用期,不按时发工资,而且劳动强度大,员工缺乏相应的福利,且工作比较累;来自农村的很多务工者觉得“没出息”、“没技术”,也宁愿选择到工厂上班。只有提高待遇、缩短工作时间、加班按规定发加班工资等,才能切实解决“招工难”问题。

    节后汽修业面临人才荒

    汽车维修工中本地人占不到20%

    市民刘先生的爱车在春节假期里刮了一下,送到4S店的快修车间里去修,没想到,现在这快修也快不起来了,平常等半天就能提车,这次却要等上三四天。一打听才知道,节后岛城各大 4S店都要排队修车。记者注意到,岛城的汽车维修工中,本地维修工占不到20%,本地维修工缺少,外地维修工一旦节后返岗不及时,修车难将不可避免。

    “本地人太少了,我们这有28个维修技师,青岛人只有5个。”广汽丰田青岛福日银川路店售后部门的隋经理表示,由于本地维修工太少,修车非常紧张,“外地维修工普遍要早走晚回,现在还有不少省外的维修工没有回来,这样维修人手不够,车主只能多等几天。”

    记者了解到,本地维修工难招,4S店也比较着急。本地维修工缺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本地人觉得维修工没有社会地位,且活脏活累。另外,青岛不少大的汽车销售集团都是与济南、潍坊等地的知名学院直接“对接”,挑选人才,这样本地维修人才进入4S店的机会也就少了。

    ■招工花絮

    小伙要求单位附近可以上网

    记者在胶南举行的招聘会现场了解到,工作环境和福利成了不少年轻求职者的衡量标准,“现在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与要求”。

    “离城市太远的地方我不会考虑,购物和洗澡太不方便了!”出生于1987年的农民工张兰告诉记者,她来自莒南,以前打工的工厂离城市较远,生活非常不便。

    “如果加班我坚决不干!”22岁的小伙李伟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打工的工厂经常加班,而且福利不好,自己整天“窝”在工厂里,平时连和女朋友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我喜欢打游戏,最好工厂附近有网吧。”年轻求职者孙军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上网,他希望能够在工作之余有地方玩。

    为了吸引工人企业现场发糖

    记者在胶南举行的招聘会现场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场景:一家名为东亚轮胎有限公司的招工企业为求职者发起了糖果。“刚过完春节,给求职者发糖就是图个喜庆,而且还能够聚集人气,吸引更多求职者的目光。”该企业负责招聘的王亚辉对记者说,他们企业目前用工缺口很大,这次是特意带着糖果来到招聘会现场。

    据介绍,这家轮胎公司缺少技术工人,今年的月工资待遇比去年提高了300元到500元,而且还提供免费公寓式宿舍,还有食堂、澡堂,提供免费工作餐。“我们将和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并给投保,找工作的人多持观望态度,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王亚辉说。

    招工单位当场修改“待遇牌”

    在城阳举行的招聘会现场,记者注意到,不少单位将已经印刷好的招工简章中的待遇进行了临时修改。有的单位看到招工同行开出的工资待遇提高,也立即修改了招工简章的待遇部分。如城阳一家食品公司的月工资本来为1500元至2500元,现在临时用笔改为1600元至2800元。每月的全勤奖以前是300元,现在改为500元。

    正在城阳区从事“百姓乐园”项目管理的深圳市龙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招聘现场将游泳池管理工和救生工的月薪从1000元提高至1500元。“我们还为职工过生日,定期安排新员工休假。”该公司的姜主任说。

    另外,还有一家公司在招工简章上注明:“冬季夏季宿舍都有空调,有娱乐中心,工作时间不超过9小时”。

    老职工招来人企业给发奖金

    采访中,一些企业表示,目前的用工短缺已经影响了生产,“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加大招工力度,继续派人在外地四处宣传,争取能招到工人。”青岛华金苑针织股份有限公司制衣厂的负责人徐女士告诉记者。青岛恪劳勃服装有限公司的招工负责人李先生表示,他们将派出200多人,到各人才市场或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招工。

    记者注意到,一种招工奖励制度在招工企业之间很流行,各企业均希望通过老职工向亲朋好友宣传,拉来一部分工人,为了鼓励“拉人”,企业不惜开出高价,有的企业甚至按拉来一人奖励400元的标准鼓励老职工。 文/本报记者  单俊楠  刘鑫  刘纯来  李兵 (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