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日德战争 青岛一战中亚洲唯一战场(图)

2011-05-31 04:0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正在山头上用望远镜侦察的日军。



德国守军用重机枪与日军展开激战。



日军遗留在浮山主峰老寨顶附近的石刻,成为历史罪证。



    这是青岛120年建置史上发生的为数不多的兵燹战火之一,交战的双方是意欲争夺青岛殖民权的德国和日本。这也是实力悬殊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几乎是一比十,战争结果让青岛历史由德占时期翻入日占时期。这更是改写青岛城市发展走向的一场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土上的厮杀,使青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的亚洲战场 ,5万余名青岛人经历了长达50天的战火洗礼。

    97年过去了,这场战争的硝烟早已烟消云散,与之相关的人与事也逐渐湮灭殆尽,唯有败落残存的遗迹和各种史料碎片,散落在文史学者的视野中。岛城民间学者衣琳,通过长达十年的史料研究和实地调查,为世人还原了当年这场战争中的一幕幕细节。今天首先刊登的是著名的浮山战役。

战端首开 兵力悬殊接近十比一

    近日,记者特意在一个晴好的天气里,来到崂山仰口湾畔,此时海面上的粼粼波光闪烁着炫目的光芒。远处的笔架山巍然耸立,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正拾级而上,不时回头俯瞰山脚下美丽的仰口湾。但很少有人知道,1914年9月18日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队日军就是在仰口湾畔登陆,并掀开了日德战争的序幕。

    事实上,早在当年的9月2日,日军已调动了以第十八师团为主力的陆军4.5万人,配备了数百门重型攻城重炮、山炮、野炮在内的火炮和多架飞机,于山东龙口强行登陆。尽管日德双方都很清楚,为了争夺青岛乃至整个胶东半岛的殖民权,双方迟早会有一场战争,蓄谋已久并且有备而来的日军,先是在15天内先后侵占了黄县、掖县、平度、即墨以及胶济铁路沿线城镇,最终屯兵李村向青岛逼进。

    在仰口湾登陆的日军不能说没有遭到抵抗。当时德军在青岛构筑了两条防线,外围防线是浮山、烟墩山(如今的徐家东山)、四方山等制高点,驱逐中国劳工修筑了临时炮台,并挖掘壕沟工事、运送物资等,备战态度还算是积极。但由于当时驻青的德军总兵力不足5000人,几乎是日军进攻兵力的十分之一,因此处于外围防线之外的仰口湾,只有少量德军的轻骑兵负责警戒。登陆日军没耗费多少弹药,就击退了德军的警戒部队,并向李村挺进,与一路南下的日军主力会合。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时日本海军已出动了60余艘军舰,对胶州湾进行封锁并从海上攻击驻青德军,但由于德军在胶州湾内布下大量水雷,因此青岛东侧登陆几乎成了日军唯一的选择。数日后,又有一队总兵力约 2000人的英军也在仰口湾登陆,史料称其中还有印度士兵。

    日本对青岛觊觎已久,此行又配备重兵,拿下青岛自然是势在必得。还有史料可以证明日军对战争结果的自信:几乎就是在日军主力出发的同一时间,日本国内已开始修建战俘营,准备迎候驻青德军的到来。兵力集结完毕后,1914年9月26日,日、英联军开始向青岛外围发动进攻,逐步占领了孤山、楼山、罗圈涧等处的德军外围阵地。

浮山战场 偷袭与反偷袭的争夺

    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在日军攻打外围防线的战斗中,驻青德军组织的有限几次抵抗最终都以撤退告终,唯有浮山攻坚战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场战斗。

    如今沿着银川西路一路向东,在鲁信长春花园的正对面,矗立着海拔368米高的浮山最高峰——老寨顶,很多喜好爬山的市民常把登上此峰看成是征服浮山的象征。正因此处是青岛市区东侧最高的位置,在百年以前机枪火炮是主要作战武器的年代,占领这个制高点对日德双方来说都举足轻重。

    前不久的一个下午,岛城民间学者衣琳给记者引路,沿着通道攀爬近一个小时,终于到达了距老寨顶不足20米的山脊上。通道的尽头要经过一条人工开凿的隧道,穿过隧道后,前面顿时豁然开朗,可以看到皇冠状的颐中体育场。在山腰一处平滑的岩石上,刻着两个日本人的名字:佐藤嘉平次和冈千太郎。在100多年前的那场日德战争中,这两个日军侵略者把姓名留在了这里,据说连尸骸也就地掩埋。

    就在日军从仰口湾登陆的第二天,德军即派58名官兵来到浮山高地设了观察哨,并建立了5个防御工事,储备子弹6万发、手榴弹300枚、照明弹2000发及足够坚持8天的食品和水,准备与日军周旋一段时间。而日军要想摧毁德军在青岛市区各个山头的炮台,就必须在纵深地带安装大口径重炮,但德军观察哨的存在使日军无所遁形。

    1914年9月28日凌晨,日军派出两个中队的兵力摸黑向浮山发动偷袭。由于山高路陡,凌晨3时30分,这些日军突然遭到德军步枪的射击,由于辨不清对方的位置,只好派出15人的小分队迂回到德军阵地的东南脚下展开搜索,其余日军散开继续向德军阵地推进。

    4时30分,日军再次遭到德军的猛烈射击,只好就地卧倒,观察周围地形。接近5时,天微微泛白,日军的能见度已达二三十米的距离,终于发现德军阵地主力位置,于是在先头分队的射击掩护下,大队人马继续向德军阵地逼近。在激烈的对射中,5时20分,日军中队长佐藤嘉平次阵亡。接替他指挥的日军中尉冈千太郎,冲至德军阵前约40米处时也中弹身亡。

    5时30分许,天色大亮,日军各个小队距离德军阵地只有15米左右,在近乎垂直的山崖上发起冲锋。而驻守的德军士兵依然猛烈阻击,许多日军被击中后滚落山崖。日军随后改变战术,以大部队在高地的东侧猛攻吸引德军的注意力,同时派士兵爬上高大凸起的巨石,在德军的头顶上向下射击。接着,日军又派出敢死队爬上山崖,并集中数名优等射手封锁山崖方向的德军。

    战斗一直持续到上午10时,日军的大股部队集中于山脚下向驻守浮山的德军射击。上午11时30分,德军只好竖起白旗向日军投降。中午12时许,日军全部攻占了浮山一带高地,俘虏德军士兵58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而日军最终对外宣称,此役日方24名官兵阵亡,近百人受伤。

■讲述

浮山香苑也曾是日德战场

    几乎就在日德双方争夺浮山高地的同时,在西北方向与老寨顶主峰遥遥相望的徐家东山山头(今市北区浮山香苑内),也经历了一场激战。

    根据岛城民间学者衣琳的研究发现,当年德军在徐家东山的山头上修筑有炮台,浮山观察哨上的德军一旦发现日军的进攻动向,就会通过电话通知徐家东山上的炮台,向青岛市区推进的日军就会受到炮火的攻击。

    从地理位置上看,徐家东山与浮山形成掎角之势,共同守护着青岛的东大门。而从浮山北侧偷袭观察哨的日军,也很容易暴露在德军炮火的攻击范围内,如不拔掉徐家东山这颗“钉子”,日军偷袭浮山将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

    于是,在偷袭浮山高地的同时,日军的又一路中队也同时向徐家东山发动了进攻。战斗的过程短暂且毫无悬念,日军最终拿下了徐家东山,德军用来支援浮山的火炮顿时哑声,而此时天已大亮,争夺浮山高地的枪炮声正酣。拿下徐家东山山头的日军趴在巨石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浮山高地的德军部署,并调集炮兵向德军观察哨发起了猛烈攻击,因为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德军的炮弹会从天而降了。

    如今,浮山香苑内的登山石阶已经接近山顶,荒草中还能看到登山者踩出的小路。留存至今的资料照片上,还有日军观察浮山的证据,距山顶约20米处的巨石上还镌刻着阵亡日军军官的名字。巨石石刻昭示着青岛当年的这段历史,日德列强发起了战争,炮火却灼伤着中国的大地,青岛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的亚洲战场。如今遗留下来的这些巨石石刻,已经成为日本侵占青岛的历史罪证,鞭策着国人奋发图强。本版文/记者 马正拓(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相关专题:青岛建置120周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战场 日德战争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