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青岛市档案馆:一馆藏天下 往事亦可追

2012-04-25 07:1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档案材料修复好后,工作人员将它们粘贴在木板上进行晾干。



  

工作人员展示存有档案材料的缩微胶片。



  

唐致卿教授在档案馆内查阅历史资料,为他的新书做准备。



  

档案管理员在库房内整理存档的资料。



  对于许多市民来说,坐落于延吉路的青岛市档案馆显得既陌生又呆板,“很多人以为我们这儿只是个放资料的仓库,实际上我们和许多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除了存放档案,档案馆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呢?和我们普通市民又有什么关系呢?4月23日至4月24日,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探访了青岛市档案馆。

  靠档案馆找回退休待遇

  “我好像是1974年进的厂,这里有没有我当时的招工表?”4月23日上午,王阿姨来到档案馆“求助”,原来,近期准备办理退休的她发现自己的人事档案中缺少了一份入厂工作证明,这导致她的工龄无法进行核算。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王阿姨最终找回了自己丢失已久的“招工表”。

  2001年12月,档案馆成立了文档服务中心,用以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已公开的政府行政文件和开放档案的查阅、复印等服务。“我们每天平均会接待30余名来访者,既有搞研究的学者,也有政府的公务人员,但更多的是普通市民。”采访中,文档服务中心的高主任表示,每天的来访者中有六成以上是像王阿姨这样的普通市民,他们有在办理工作调动或退休时遭遇个人档案缺失的求助者,也有来查阅相关文件规定的维权者,还有来翻查各种老资料的怀旧者。

  “我们这儿不仅仅有政府档案,还有许多企业的档案以及各种历史文献,因此不论是搞学术研究,还是办理各种手续的人都会到我们这儿来。”宣教处的周处长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不再是坐等资料,而更多的是主动收集资料,同时做好资料的利用。而编研处的孙处长说,不久前,他们刚刚根据馆藏档案整理了青岛城市发展相关资料,并提供给了青岛“两会”的代表,“反响很好,我们还有整理给普通市民的资料,很多的。”

  修裱室里修复残缺“历史”

  推开两道厚重的密码门,记者和工作人员一起进入了档案馆的仓库,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上百个放满文档的铁柜,这座城市的记忆就静静地躺在这里。

  与想象中不同的是,这些存放资料的仓库并不在地下,“这是其中一间,我们一共有16间这样的仓库,放着从青岛建制以来的各方面资料,这些柜子下边都有滑轮,用的时候先通过手柄把它们滑开。”负责仓库管理的高明告诉记者,这些档案入库前都要进行杀菌和清尘,而为了保护档案的安全,仓库内部完全封闭,并形成恒温恒湿无虫鼠的环境。记者看到所有的文档资料都被整理装订好放在专用的文档盒内,“除了纸张的,我们还把文档制成了胶片,这些都是。”高明拿起一个黑色的盒子告诉记者,目前仓库里还有录像带、光盘等各种形式的资料。

  “用胶片保存资料不仅效果最好,而且存放时间长,使用起来也方便。所以我们正在逐步把馆内的文档都做成胶片。”在微缩室,记者见到了对纸质文档进行胶片化录入的工作人员。由于制作胶片时不能见强光 ,所以狭窄的微缩室内终日灯光昏暗。记者看到两名女工人把一张张文档放在工作台前进行拍摄录入,并不断机械化地重复着这一动作。“我们这个工作其实很枯燥,每天要重复2000多次这样的动作。”文档保护处的姜处长告诉记者。

  修裱的糨糊要“去筋”

  “做我们这个活要求三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干这活的都是娘子军。”在文档保护处的另一个部门“修裱室”内,5名女工人正拿着刷子、镊子静静地忙碌着。“一般步骤是我们先拆线,把每一页都分开,然后再整理,接着用糨糊和宣纸进行装裱修复,贴在木板上晾干后再揭下来最终重新装裱好。”刘玮告诉记者,这一套流程下来,修复一份200页普通的文档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

  记者看到一名工作人员先把破损的文档小心翼翼地拼接好后在文档背面铺上了宣纸,并用糨糊进行浸湿,随后贴到了旁边一块木板上进行晾干。“这些糨糊是我们用面粉自己制作并处理的。”记者得知,修裱档案专用的糨糊必须“去筋”,即先洗去面粉里的蛋白质,否则过不了多长时间,粘合处就会变脆甚至被虫蛀。刘玮告诉记者,他们与其他书画装裱工作室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不追求装裱的“美观性”,而是力争还原文档面貌的“真实性”。据介绍,这里每名工人每天可以修复约20张受损的文档。

  1999年,青岛农科院在搬迁时从仓库里发现了一张破烂不堪的老地图,当时这张原本110CM ×175CM 的地图卷缩的还没有一个巴掌大。修裱室的工作人员经过近一个月的抢修才基本还原地图原貌。专家通过修复,研究发现这是一张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于1925年汇编的《山东省详密图》,而这张日本人绘制的山东地图,其目的耐人寻味。它也成为研究青岛和山东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档 案馆的“常客”

  老人来此“寻战友”看史志

  档案馆不仅是一个“仓库”,这里也成为许多人业余研究、怀旧甚至休闲的地方。

  “除了下大雨,我基本天天都过来查资料。我虽然退休了,但现在还是要继续学习。”已经退休的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唐致卿是档案馆的“常客”,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在为《近百年的山东粮食经济研究》做前期资料准备,其中部分资料就是通过查阅青岛市档案馆里的县志收集到的 。现在唐教授已经制作了8000张县志资料卡片,而档案馆也给唐教授安排了专用的电脑、查阅栏以及存储资料用的柜子。“我对咱们档案馆有很深的感情,档案馆的服务特别的好,馆员工作也特别认真,我去过不少的档案馆,咱们青岛市档案馆各方面的水平绝对全国一流。

  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安邦老人与档案馆则有着更特殊的感情,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去岛市档案馆的展览馆走走看看。“我今天是来查资料的 ,我一个老战友以前在青岛当地报纸上发表文章,他现在在外地想写个自传,于是托我来查。”对于档案馆,老人记忆最深的就是在青岛市档案馆展览馆里抗美援朝板块布展工作中,自己和老战友们一起动员在抗美援朝时立过部队二等功和朝鲜三级国旗勋章的马青生把他所获的锦旗、勋章以及抗美援朝时期的照片捐给青岛市档案馆。如今,安邦老人一有空,就会来这看看自己的“老战友”。文/实习生 王龙 图/本报记者 孙传浩 记者 孙英男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