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红兵
快报5月 29日A13版《酸牛奶里喝出“
卫生纸”》报道了山东工商学院大一学生小姚近日在烟台大学西门附近的麦千车超市购买了一箱三元牌酸牛奶 ,之前喝的酸牛奶一直没有问题 ,但在 28日,小姚的同学从一袋还在保质期内的
三元酸牛奶里喝出了好几块像卫生纸一样的黏稠物。
酸牛奶里喝出似“卫生纸”一样的白乎乎黏稠物,别说看着会恶心,就算想想也令人作呕。酸奶再浓,也不至于黏稠得在嘴里嚼两下还嚼不烂。要知道,酸奶跟街上卖的越嚼越香的烤鸭、烤鸡可不一样,它是流汁食品,真没听说还有嚼不烂的 。
这黏稠物究竟为何物?山东三元乳业有限公司烟台经销商回复:白色黏稠物实质是菌类,商品没有质量问题 。而学习生物的学生却说菌类根本不长这个样。一边说是菌类,一边说菌类不长这样,消费者究竟该听谁的?说实话,酸奶中的黏稠物是否是菌类不是谁声音大谁就对,唯一靠谱的验证方法就是提取酸奶中的黏稠物进行化验,用化验结果说话。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消费者的举报,经销商还没有进行细查就断言酸奶本身没问题 ,这种主观臆断的回答本身就有问题 。还没看到牛奶中的黏稠物就下结论,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吗?这是大品牌商家的作风吗?
后来经销商的回答更是荒唐,“我猜测白色絮状物可能是在超市存放的过程中气温变化引起的轻微变质”。什么是“可能”?面对责任重于山的食品安全,面对奶制品信誉每况愈下的境地,经销商的“可能”说得太草率了,对其来说“消费者是上帝”似乎只是一句口号。
如果酸奶真变质了,那还有轻微与严重之别吗?又岂是用一箱新奶就能弥补那么简单吗?酸奶里面出现黏稠物真因不明,别说赔偿一箱奶 ,就是一车奶 ,消费者恐怕也没有胃口去喝。
消费者不是蛮不讲理的“泼妇”,更不是任凭商家打发的“乞丐”,他们也有尊严。如果酸奶没有问题 ,他们可能一滴都不要赔偿,但如果酸奶变质了,那起码应该给一个准确的说法吧。
依笔者之见,一方面厂家与销售商应正视“卫生纸”这样的酸奶问题 ,取样化验,用数据给消费者一个客观而准确的说法,还其他人一个真相。另一方面,商家应大规模检查在售酸奶 ,决不能让类似的问题再坑害消费者。此外 ,既然生产厂家和销售商都知道夏天气温较高,酸奶运输与储藏容易出问题 ,那就该严格运输、储藏程序,加强管理、检查力度,确保每一滴奶都新鲜、健康。
[编辑: 姜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