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听证会”

“生存还是燃烧?”“村民”代表、“政府”代表、专家学者相继发声

2015-12-04 16:0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十年前,一座垃圾处理厂在东海市的一个村落里悄然落成,给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和大笔的收入;十年后,当正常的生产生活难以维继,恶臭的味道充斥着天空,二恶英成为村民挥之不去的噩梦,“是生存还是燃烧?”11月28日晚,一场关于是否取缔东海市垃圾焚烧厂的“听证会”在石油大逸夫礼堂上演。本次听证会是不仅有到场的学生参与,还得到了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支持。

  “俺叫丁环保,俺就住在这个垃圾焚烧厂附近,俺家大花已经几年没有下崽了,兽医说这是垃圾焚烧厂的臭味惹得祸。俺们村村民,现在不带上一些加厚口罩都不敢出门,这个日子啊,真是没法过了……”村民代表“丁环保”,一身农民打扮、一口朴实的方言逗得观众哄堂大笑,现场观众纷纷为他这小处着眼的论据点赞。记者了解到,本次听证会聚焦东海市农村垃圾焚烧厂的去留问题,出席听证会的各界代表分为两派,从各自立场出发,在现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城市能源部门的与会代表则持相反意见,从科学角度解释“二恶英”的前身今生,为被“妖魔化”的二恶英平反。城乡两地的售楼员,虽从事相同的行业却有着不同的观点。城市售楼员坚决捍卫城市的优美环境,乡村售楼员则叫苦不迭,垃圾焚烧厂害苦了村民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在听证会上从市长的大局观点,到专家学者的针砭时弊,再到普通市民的现身说法,村民朋友的切身感受,仿佛让观众真切地感觉,这就是一场真正的听证会。同学们扮演的各式角色,在带给观众欢声笑语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要环境还是要经济”的思考。

  在场的教授学者们也忍不住相继发声。马克思主义学院江华教授以自身习惯说起,呼吁大家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减少垃圾的排放,从源头解决垃圾问题。田原宇院士则从化学构成的角度,为在场观众们讲起了“课”,揭开了二恶英的神秘面纱。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纪光欣说,“十年的时间,从东营的黄河入海口,到西海岸新区的唐岛湾畔,我从青年教师到中年教授,一路见证了模拟听证会的成长。这是让在校大学生认识社会听证会一种很好的形式。”

  “我们行政管理专业的全体同学们,前后历时一个月,为听证会的大事小情悉心准备。从选题到排练,从彩排到正式演出,每一位成员都在努力着。我们着力打造一场高水平的模拟听证会,从今晚的效果来看,我们做到了。”本次模拟听证会总策划田韶旭告诉记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校园 垃圾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