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16年 德州一流浪男DNA比对成功终与徐州家人团圆

2017-12-15 09:37   来源: 齐鲁壹点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2月14日,61岁的陈辉启一夜未眠,他早早地起了床。“今天我儿五一要回家!”从家门口到镇上,陈辉启逢人就说。骑车寻子16年,他终于等来了一份沉甸甸的亲情。

  据悉,这是民政部、公安部部署加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工作以来,德州首例通过DNA技术成功为智障流浪乞讨人员寻家的案例。

  

 陈五一与苦寻自己16年的父亲陈辉启见面,两人相拥而泣。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马志勇 摄



  临近过年,爱子集市上不见了

  江苏省睢宁县姚集镇张圩村距离山东省德州市大约500公里。这500公里的寻子路程,陈辉启找了整整16年。

  2001年12月27日,是陈辉启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陈辉启带着11岁的儿子陈五一去附近的集市赶集,小五一仰着脑袋嚷嚷着让父亲陈辉启“买好吃的”。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陈辉启没能满足小五一的“愿望”。争执后,小五一撒腿就跑。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在陈辉启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了。

  “开始以为他就是耍小孩儿脾气,一会儿就回家了。”陈辉启回忆称,担心夜里小五一进不了家门,当晚家里大门没敢锁。但直到第二天一早,小五一也没回来。一家人兵分几路到车站、邻村漫天找孩子直到深夜,但一无所获。

  11岁的陈五一,就这样在陈辉启的世界里消失了,一走就是16年。

  

 16年来父亲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带着自制的寻人启事骑着自行车辗转多个城市。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马志勇 摄



  骑车跑遍周边省市,终于等到这一天

  寻找,等待。等待,寻找。

  但凡听到哪里有疑似小五一的孩子,陈辉启就会千方百计地赶过去,但往往失望而归。

  “晚上做梦都能听到他喊‘爸’,就担心他在外面受欺负。”陈辉启说,从小五一走失后,他便开始骑着自行车踏上了寻子之路。每年他都有三四个月在外,每次出去总要找上半个多月,最长的一次曾在外苦寻三个多月。为了省钱,他住过桥洞、睡过树下。在陌生的城市,请求陌生的人们帮助寻找孩子,陈辉启已数不清有多少次。

  悬挂在自行车最前方的便是他用一块铁牌自制的“寻子牌”,上面写着:“吾儿陈五一现年13岁,身高一米三左右,于2001年12月27日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四方脸,爱笑……”“寻子牌”上还张贴着陈辉启为数不多的小五一的照片。徐州、江苏、安徽……16年间,他几乎走遍了附近的多个省市,但始终无所获。

  12月7日,寻子16年的陈辉启终于盼来了好消息。社区书记告诉陈辉启一家,孩子找到了。“恨不能马上就见到他。”从得知陈五一归家的日子,陈辉启悬着的心就没有放下过。“他走的时间还小,发来的视频和照片上的人不太像他,害怕再失望,掰着手指头、数着时间盼着。”

  

  12月14日,认出父亲的陈五一跪在父亲的面前。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马志勇 摄

 

  到家喊出父亲名字,一一辨认亲人

  一边是江苏省睢宁县姚集镇张圩村,两鬓斑白的老父亲;一边是山东省德州市,被市救助站救助长达5年的儿子。

  12月14日上午8时许,当德州市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告知陈五一要启程归家时,这个智力有点儿障碍的大男孩竟开心地手足舞蹈。一路上不停地追问:“是回张圩吗?”“到张圩了吗?”一路上,陈五一显得异常兴奋,不停念叨着家里的亲人,“最想爸爸”、“家里还有妹妹、弟弟、叔叔、伯伯”“我家是西屋”。

  下午4时许,因为这场阔别16年的团聚,张圩村的街头格外热闹。“五一回来了……”村民们自发地来到路口迎接陈五一回家。

  “我的儿啊!你可回来了!”陈五一被德州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及村民们簇拥着朝家门口的方向走去,父亲陈辉启冲上去抱住他的头,双手紧紧搂住他的后背,父子俩相拥而泣。“陈辉启”,见到父亲的一刻,陈五一的记忆似乎一下子被亲情打开,他竟能清楚地喊出父亲的名字。陈五一紧紧抓住老父亲的手,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只是不断地嘟囔着,“回来了就不走了,不走了。”

  “你是叔”“你是婶”,站在熟悉的院落里,陈五一依次辨认着那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就是他。个子高了,胖了,五官几乎没有变化。”陈五一的叔叔陈辉勇说,这16年来家里从未放弃过寻找他,前段时间曾有人说在山东见过疑似陈五一的人,他们也曾去寻找过,但依旧无所获。面对久违的亲人和熟悉的家,陈五一竟能用断断续续的语言告诉在场的人们:“听爸爸话,不走了,干活吃饭。”

  

12月14日,陈五一在德州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乘坐火车返回徐州张圩村的家中。



  通过DNA找到家,这是德州首例

  据德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任年丰介绍,2012年6月28日,该站工作人员街面巡查救助时发现了衣着凌乱、精神不佳的陈五一。因为患有精神障碍,陈五一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在此后的耐心交流中,工作人员在断断续续的对话中了解到,他只记得“河南张伟大队”,自称叫“陈五一”,就再也询问不出其它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德州市救助管理站先后通过民政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救助寻亲网、宝贝回家公益组织等措施发布寻亲信息,与公安部门联合先后为包括受助人员“陈五一”在内的所有在站长期滞留人员,采集DNA数据,并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和全国走失人口信息库。

  2017年11月中旬,通过宝贝回家志愿者为受助人员“陈五一”多渠道发布寻亲信息,终于在江苏省睢宁县姚集镇张圩村,找到疑似受助人员“陈五一”的老父亲陈辉启。通过采集陈辉启的DNA血样,送到公安部门录入数据库,最终与陈五一的DNA血样比对成功。

  据悉,这是民政部、公安部部署加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工作以来,德州首例通过NDA技术成功为智障流浪乞讨人员寻家的案例。今年以来,德州市救助管理站共为46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李榕 通讯员 苏峰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流浪男 DNA比对 走失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