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走红 唱出了什么?

2018-03-24 08:4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马向阳下乡记》剧照(资料图片)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礼智

  3月19日、20日,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回到青岛演出,得到了不少真正的“第一书记”称赞,被他们称为第一书记发声。其实,自创排之日起,这部剧就肩负着“传承”的重任。首演后就得到了普通观众和业界专家的一致好评,而后还登上了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的大舞台,成了“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

  肩负“传承”重任

  《马向阳下乡记》,自创排之日,就肩负着“传承”重任。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董伟在出席该剧发布会时指出,创作这部民族歌剧对于青岛来说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所谓“大事”,是指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从全国100多部作品中选出了9部作品进行重点扶持,而这9部入选项目中只有两部是现实主义题材,《马向阳下乡记》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此剧不仅代表青岛,更代表国家的民族歌剧艺术水准。而所谓“难事”,是指青岛市歌舞剧院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排歌剧了,而这部剧时间紧、任务重、观众期待高、主创人员责任重,需要组建一支很强的队伍去承担创作任务。

  三个多月、近十稿的修改,深入生活、与真实工作在一线的第一书记、正走向脱贫致富的乡亲们在一起……“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当代乡村喜歌剧”,最终,总导演黄定山给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定下这样的总基调。他同时强调要创作一部“好听”又“好看”的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歌剧。作曲臧云飞表示“《马向阳下乡记》不仅是青岛的、山东的,还应该是全国的,做好了还是世界的。”

  2017年8月30日在青岛首演之后,《马向阳下乡记》就纷纷获得业界称赞。在专家对该剧的几次座谈中,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乔佩娟就给出了好评,“我们是按照文化部定的方向、中国民族歌剧最高水平的要求,来对这部戏负责。《马向阳下乡记》是出好戏!”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认为该剧是继《小二黑结婚》之后,自觉以乡村歌剧形式定位的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自觉践行了一系列民族歌剧的追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从“文化强国”的高度指出,当下现实题材的民族歌剧就是要表现历史性变革新阶段的成就,要为这个阶段的新人物立传。《马向阳下乡记》跟准了“精准扶贫”的道路,而“马向阳”也恰好是一个代表性人物。

  把大实话唱出了艺术性

  2017年12月16日,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共有23部来自各地的歌剧集中展示全国高水平的歌剧剧目。歌剧节专家座谈会上,《马向阳下乡记》获得国字级专家的认可,与会专家认为这是一部散发着泥土清香的乡村喜歌剧,“是非常难得的现实题材民族歌剧,表现了精准扶贫的主题”,希望该剧能够“打造经典唱段,成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

  2018年3月8日,《马向阳下乡记》揭幕“全国优秀歌剧展演”。首演后,迅速在北京文艺界、评论界等专业观众圈里形成了口碑效应。评价一部民族歌剧的最高标准就是“接地气”。时任文化部部长的雒树刚在观看完《马向阳下乡记》后,认为该剧做到了“接地气”,“唱的都是大实话,但是又把大实话唱出了‘艺术性’。”

  首演当晚,著名歌唱演员雷佳现场称赞这部现实题材的歌剧“有意思,让人一直想看到最后。”中国行业报协会资深编辑赵雪纯也在现场评价:“《马向阳下乡记》有不少让人朗朗上口的歌词。从内容上来讲,这是一部既有艺术气息又有浓浓写实风格的歌剧。”国务院扶贫办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晓山在演出结束后表示“反映‘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的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作为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开幕式首场展演剧,今天在保利剧院演出成功。”陆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团长李劲则用打油诗为该剧点赞“歌剧满天,洋洋大观。今有向阳,迎春初绽。又听云飞,再看定山。跨界晓君,风光无限。”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