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洗稿成产业链:几秒炮制爆款文章 月入10万

2018-08-29 15:25   来源: 央视新闻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最近,一种新的抄袭手法“洗稿”在互联网上开始兴起,有人甚至说自媒体“洗稿时代”来临。所谓“洗稿”就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通过“洗稿”,可以短时间炮制出所谓的“爆款文章”,并从中获利。

  



  今年1月,有自媒体人发文指出多个自媒体大号“洗稿”,随后又有大号出面否认,双方你来我往引发巨大争议的同时,也让“洗稿”行为走到了台前。洗稿者通过改写标题、改变段落顺序、个别语句替换等方式将原作洗完发表。自媒体从业者王先生前段时间原创的稿件就被“洗”了。

  



  自媒体从业者 王振光:左边这是我的,右边这个是被洗稿的。比如说我的文章里有这么一句话:“事情的起因,另一个项目的leader……”,他会变成“工作的缘由,另一个项目组的leader……”,他会变成这么一个结构。但是你从头看的话,它是一篇文章,他会把整篇的文章的经验和观点都抄袭下来,就是洗下来。就是说他会把整篇文章的词汇,都会换成它的近义词。

  



  业内人士介绍,网络媒体兴起之初,就有一大批人将别人的报道、评论、文学作品等直接照搬过来。如今,互联网平台版权保护措施初见成效,这种低级的全面抄袭已经难以过关。于是又有一些人想出“移花接木”的法子,将别人的原创调整语序,换几个近义词,草草一改,标上自己的“原创”,也就是俗称的“洗稿”。这些换汤不换药的表面功夫,实难“洗”掉抄袭的本质。可以看出,与搬运工式的抄袭相比,洗稿无疑更隐蔽,那么为什么要“洗稿”呢?

  



  版权服务机构“维权骑士”负责人 陈敛:洗稿的驱动力是因为有利可图,对于自媒体人来说,他们营利主要是靠广告流量分成。随着各大平台对于原创内容的扶持力度加大,他们对于原创作者也会有更多的资源与政策的倾斜。对优质的原创内容,他们也会给予更多的推荐权重、流量曝光,甚至是直接的奖励。

  



  原本是给予原创作者的奖励,却被洗稿的人钻了空子。记者在QQ、微信、百度贴吧等平台以“伪原创”、“洗稿”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轻易找到很多“洗稿”群。记者随机加入了几个群发现,这些群里有完整的洗稿流程介绍,记者按照介绍打开专业洗稿网站,可以看到,这里可以根据关键词搜索想要洗稿的素材,并且显示各个平台的实时爆文,选择好素材后,点击“一键伪原创”。几秒钟时间,一篇改头换面的稿件就生成了。

  



  伪原创软件“纸牌屋”工具客服:一年198(元),包含网站上所有的伪原创工具,还有原创度检测工具等所有工具的,它是不限次数,而且不需验证码。

  记者将生成的稿件复制粘贴到可以进行原创检测的网页,稿件的原创度很快检测出来,随后只需根据提示的重复部分进行修改,并将部分不通顺的语句调整,不到10分钟,一篇“洗过的稿件”就完成了,不仅不用自己辛苦找素材,已经成为爆文的文章再爆的几率也大了许多。

  



  在这些QQ和微信群里,几乎时时有人发布信息,只要标明所需字数、题材、原创度这三项,自然会有写手认领。由于写手众多,价格也被压得很低。

  写手团队负责人 梦想火箭:洗稿100个字一块钱,如果要求高点价格就高,最高大概1000字30元吧。有一个客户我们一天提交100多篇文章的。

  写手的上级就是工作室或者公司,他们往往运营着多个自媒体账号。

  自媒体运营培训老师 应天:在这个行业真正做得顶尖的都是做批量运营的,不是玩一个号,而是几十、上百的账号。自媒体做得好的不是一个月一万两万,而是八九万,十几万的也有。

  软件开发者卖洗稿工具——写手洗稿——工作室收稿,可以看到洗稿已形成产业化,然而这样的流水线作业侵害的正是原创者的合法权益。

  



  自媒体从业者 毛皓:之前我花了三到四天的时间,写出了一篇深度稿件,很快就在朋友圈,得到了大量转发,但是还没有等到我开心多久,我突然发现冒出了二三十个帐号,把我的文章写成了他们的文章,甚至还有一些人申请了原创标志,而且他们的账号非常快,(阅读量)也达到了十万以上。最终我的这篇文章,微信端获得了120万的阅读。但是后续的行业数据盘点告诉我们说,这篇文章一共得到了500万的流量阅读,那就意味着80%的流量和收益,都被这些洗稿的拿走了。而且这还仅仅是在微信端一个平台上的效果。我要写出一个刷屏级的文章,可能需要我有七八年的积累,可能一年就只有这样一次的机会。但是这些洗稿的人,花了10分钟就把我的工作成果拿走了,而且洗掉了我80%的流量和收益,对我们这样子的原创者来说,是非常伤害我们的创作热情的。

  “洗稿”层出不穷 花样不断翻新

  可以看到,如今“洗稿”手法可谓花样百出,不仅原创者叫苦不迭,它也危害了整个网络空间的创作氛围和环境,那么治理“洗稿”现象的难点到底在哪?我们又能如何遏制这一现象呢?

  难点一:技术丰富 “洗稿”成本低

  在这些QQ洗稿群里可以发现,用于“洗稿”的软件比比皆是,从伪原创到录制视频、音频再到去水印等等一应俱全,有些软件被封后,过不了多久,换个马甲就又冒了出来。

  伪原创软件“纸牌屋”工具客服:您可以看到网上有很多伪原创或者原创度检测工具,他们的软件都不进行更新,我们的软件一直是在持续更新,你没看我们伪原创软件就提供了几款。

  难点二:内容改头换面 “洗稿”认定难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 王四新:洗稿行为,它从法律上认定有一定的难度,剽窃大段大段的文字用机器就可以发现。但它(“洗稿”)就把别人好的创意,好的文艺作品进行改头换面。要去真正法律上认定它侵权过程会比较长,技术要求难度会比较高,维权的成本也比较大。

  



  难点三:平台态度暧昧 原创者维权难

  以微信平台为例,这个叫“M”的盗版商,朋友圈里发布了大量的盗版课程广告,也有发展下线的广告。记者试图投诉,但根据微信的提示进行操作发现,个人单纯的文字和海报都是无法直接举报的,而在微信群的页面里也没有盗版侵权的举报入口。而另一篇7月30日就被投诉的盗版资源宣传文章,当时的回复结果是文章已被删除,但实际现在还是可以正常访问。

  版权服务机构“维权骑士”负责人 陈敛:有些内容平台对于维权的处理态度还是很暧昧的,有的处理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一周后才回复你,但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不用说一周,就是三天其实热度就已经过了,该挣得的收益和流量都已经挣完了。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 王四新:大量的人在你这个平台上洗稿,或者说发表洗稿的东西,动不动就10万阅读量以上。这个对平台来讲,直接带来的是热闹、人气、流量,这个是互联网平台它的核心诉求,有核心诉求就会动摇他去打假的决心。因为不打假、不严格去反洗稿,他也会获益,因为平台和平台之间都存在一个竞争的问题,水至清则无鱼,我把我的平台打假力度搞的那么大,一方面我要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另外一个方面把好多凑热闹的,或者说能给我带流量,带用户数的这些给打跑了,那平台也会觉得得不偿失。

  今年7月,国家版权局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共同启动“剑网2018”专项行动,首次提出将重点打击自媒体通过“洗稿”方式抄袭剽窃、篡改删减原创作品的侵权行为,并规范搜索引擎、浏览器、应用商店、微博、微信等涉及的网络转载行为。

  



  版权服务机构“维权骑士”负责人 陈敛:中国版权环境进一步的改善,其实最最重要的是创作者,版权方自己能够真正在意自己的版权,他们能够意识到,内容版权是他们作为一个内容创业者,最核心的资产。这才是中国版权环境,去进一步改善的一个群众土壤。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 王四新:要有这方面的专业的打假队伍、专业的打假组织,依靠比较先进的技术,依靠一些大数据来做一个及时的跟踪研判,及时地向有关部门或者说有关平台提供这方面前沿的报告,监管部门要加强处罚,就是给他建立这种法律的高压线,建立各平台之间信息还有举报机制的互通互纠,让这些洗稿者没有地方可洗,在这个平台出了问题以后,到其他的平台上就寸步难行,建立这个领域里面的黑名单制度。

  [编辑: 宗瑞琪]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洗稿 文章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